事業單位在教育考試考務經費管理方面面臨挑戰,建設合理支出標準體系及規范成本管控需求迫切。隨著社會進步,對其資金使用效率和規范性要求提高。本研究旨在構建科學的支出標準體系,強化成本管理,提升事業單位資金效益和服務質量。
事業單位考試考務支出標準體系構建的重要性
提升資金使用效率 在教育考試考務經費支出中,精確規劃可避免浪費。如減少對第三方考試服務公司技術、服務依賴;適當配置單位自有考場,通過合理安排考試時間和場地,減少場地閑置成本;優化考務人員配置,防止人力冗余。這能使資金用在刀刃上,提升單位整體資金效益,確保資源合理分配,促進各項事業發展。
準確反映業務成本 規范的考試考務經費支出管理能提供準確業務成本信息。每筆費用有清晰記錄和合法憑證,收支明細準確核算,為財務報表奠定可靠基礎。對事業單位而言,這有助于如實反映業務經營狀況,為決策提供依據,提高財務數據的可信度和可用性。
確保業務活動合法性 考試考務經費支出嚴格依規定進行,按項目標準編制預算支出,使用符合規范,采購程序完整。事業單位以此為鑒,能保障所有業務活動依法依規開展,避免違法違規風險,維護單位聲譽和公信力,保障公共服務的合法性和規范性。
當前事業單位考試考務成本管控存在的問題
成本核算管理意識淡薄
認識和重視不足 許多事業單位業務部門對完整的考試考務成本核算管理缺乏足夠的認識和重視,認為成本控制是財務部門或管理層的責任,與業務推進無關。這種觀念導致在日常工作中,缺乏節約成本的意識,如隨意增加考試期數,配置考務人員等。
忽視成本效益分析 部分部門在開展業務活動時,只注重工作成果的完成,而忽視了對成本效益的分析。例如,在組織考試活動時,為了追求考試的規模和影響力,過度投入資源,而不考慮投入產出比,導致成本增加。
缺少完善的成本核算體
核算方法不科學 一些事業單位目前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較為簡單和粗糙,如平均分攤法。這種方法無法準確反映成本的實際構成和變化情況,導致成本信息失真。例如,在計算行政管理費用分攤到考試項目時,平均分攤法不能體現不同考試項目對行政管理資源的實際需求差異。
核算范圍不全面 部分間接費用和隱性成本未被納入核算范圍,使得成本核算結果不完整。例如,在教育考試考務活動中,對考試場地的前期準備工作所涉及的費用,如場地清潔、設備調試等費用,如果不納入核算范圍,就會低估成本。
信息化程度低 成本核算的信息化建設滯后,數據分析處理效率低下且準確性不高。手工記錄和計算成本數據的方式不僅耗時費力,而且容易出現遺漏、錯誤。這使得成本管理工作難以滿足現代事業單位的需求。
完善事業單位考試考務支出標準體系構建的策略
細化梳理考試考務項目內容
結合主要工作任務
考試組織流程細化 教育考試考務工作包含多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有特定任務和費用。考試報名涉及系統開發維護、宣傳推廣及人員薪酬等費用。考場安排需考慮租賃和布置費用,包括場地價格差異及桌椅、設備安裝費用。監考人員培訓涵蓋講師費用、資料印刷分發及場地租賃費用。試卷分發要關注運輸費用,包括工具、距離和安全保障費用??荚噷嵤┥婕氨O考人員薪酬和考場水電費等。閱卷評分包括閱卷人員薪酬、場地設備費用及系統維護費用。成績公布需考慮網絡平臺使用和人員薪酬費用。
工作任務與費用對應 明確任務與費用的對應關系對準確核算成本很重要。例如,報名系統、審核系統、考試系統、評分系統等開發維護屬資本性支出或信息技術服務類支出,宣傳推廣屬廣告宣傳費??紙鲎赓U、閱卷場地租賃和設備使用屬租賃費,考試電腦、桌椅、監考設備安裝屬專用設備購置費,考場水電費屬商品和服務支出中的水電費。試卷運輸、保密保存屬其他服務類支出。監考人員、評卷人員、其他考務人員等勞務屬人員經費。
梳理測算信息和績效目標
確定測算信息 收集考試相關測算信息是制定標準的依據。考試人數影響試卷印刷、監考人員和考場安排等費用??荚嚳颇繑盗坑绊憣S迷O備購置和人員經費??荚嚂r間長短影響人員經費和水電費??荚囯y度影響人員經費和信息技術服務類支出。
明確績效目標 考試考務的績效目標包括公平性、準確性和及時性。公平性需投入資金用于監考設備和人員培訓。準確性需高質量設備設施和專業人員,增加費用支出。及時性需優化流程,投入資金用于網絡考試平臺和人員薪酬。
以現有標準為基礎提升標準的科學性
吸納現有參考標準
行業通用標準借鑒 教育行業有通用標準可參考。如考場租賃價格、監考人員報酬和試卷印刷質量標準等。事業單位可根據自身情況參考確定合理支出標準。
政府規定標準遵循 政府有關教育考試考務經費使用的規定標準必須嚴格遵循。如特定考試收費標準和考試安全要求等,相關費用應納入支出標準體系。
結合實際情況總結特有標準
單位自身特點考慮 事業單位自身特點影響支出標準體系構建。不同考試可能需要不同設備、場地或人員配置。單位組織方式也會影響支出標準。
歷史經驗數據運用 利用歷史經驗數據可調整完善費用支出標準。如試卷印刷費用過高可分析原因調整,監考人員薪酬過低可適當提高。
分類研究支出成本動因
業務職能相關支出
專用材料費 專用材料費與考試業務量相關。如試卷印刷費可建立數學模型,根據考試人數確定支出標準。
委托業務費 委托業務費也與業務量相關。如考試技術服務可根據考生人數和考場安排確定支出標準。
人員相關支出
勞務費 勞務費與考務人員數量、考試時長相關,可建立數學模型確定支出標準。
差旅費 差旅費與考務人員數量相關,可建立數學模型確定支出標準。
資產相關支出
維修維護費 維修維護費與資產賬面價值和數量相關,可建立數學模型確定支出標準。
租賃費 租賃費與資產賬面價值和數量相關,可建立數學模型確定支出標準。
其他支出 難以判斷成本動因的支出科目與部門歷史平均支出水平相關,可據此確定支出標準。
從標準體系構建各環節節約成本
人員配置環節
合理確定人員數量 根據考試業務量和復雜程度,采用科學的方法合理確定考務人員數量。例如,可以通過建立數學模型,綜合考慮考試人數、考試科目、考試時間等因素,計算出所需的考務人員數量。避免人員冗余,降低人力成本。
提高人員素質 加強考務人員的培訓和教育,提高其業務能力和工作效率。通過培訓,考務人員能夠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務,減少工作失誤,從而降低因工作失誤導致的成本增加。例如,經過培訓的監考人員能夠更準確地識別作弊行為,減少因發生規模作弊而重新組織考試所帶來的成本增加。
物資采購環節
采用集中采購和招標采購方式 對于專用設備、材料費和委托業務費等費用支出項目,采用集中采購和招標采購的方式可以降低采購成本。例如,對于試卷印刷,可以通過招標采購的方式選擇價格合理、質量可靠的印刷廠商,降低試卷印刷費。
優化采購流程 優化物資采購流程,減少不必要的采購環節和手續。例如,在采購考務資料用品時,可以建立辦公用品清單,根據實際需要定期采購,避免頻繁采購和浪費。
場地使用環節
合理安排場地和時間 根據考試人數和考試科目,合理安排考試場地和時間。例如,可以根據考試人數將考生分成若干組,分別安排在不同的場地進行考試,提高場地利用率。同時,合理安排考試時間,避免場地閑置時間過長,減少場地閑置成本。
共享場地資源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與其他單位共享考試場地資源。例如與各類學校、考試培訓機構合作,在學校非教學時間使用學校的場地進行考試,降低場地租賃成本。
(作者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培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