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何英,翟慧敏,劉亞楠
(青島市城陽區人民醫院 消化內科,山東 青島 266109)
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種腸道黏膜損傷的慢性炎性疾病,病程較長,且易反復發作,隨著病程的延長,可增加癌變風險,故早期評估病情對患者具有重要意義[1]。內鏡檢查是臨床評估UC患者病情的重要手段,不同分級的內鏡下活動度存在一定差異,是臨床診斷UC 病情的重要參考指標[2]。但是,結腸鏡檢查會增加患者痛苦和經濟負擔,且部分患者有結腸鏡檢查禁忌證等,內鏡檢查應用受限[3]。尋找一種簡便、安全和有效的血清學指標,來評估患者內鏡活動度,具有重要意義[4]。有研究[5]表明,miRNA 與炎性腸病密切相關,血清miR-505 在UC患者黏膜組織中異常表達,但關于miR-505與UC患者內鏡下活動度關系的研究較少。UC 作為一種炎性疾病,炎癥反應在其發病和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而miR-15與炎癥反應的發生和發展關系密切。因此,推測miR-15與UC的發生和發展有關,但關于miR-15與病情嚴重程度的關系,研究報道較少[6]。基于此,本研究通過檢測患者血清miR-505 和miR-15 水平變化情況,分析其表達與UC 患者內鏡活動度的關系,旨在為UC患者病情評估提供指導依據。
選 取本院2020 年8 月—2022 年5 月收治的98 例UC 患者作為觀察組,選取同期80 例腸易激綜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作為對照組,回顧性分析患者的臨床資料。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和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BMI)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納入標準:1)符合《中國炎癥性腸病組織病理診斷共識意見》[7]中UC診斷標準,IBS參考2016年羅馬Ⅳ標準[8];2)年齡>18歲;3)臨床資料和內鏡資料完整;4)患者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惡性腫瘤、感染性疾病和血液系統疾病等;2)合并其他腸道疾病;3)合并嚴重肝、腎功能異常者;4)合并嚴重外傷或既往有手術史者;5)近3個月內服用過影響研究的相關藥物者。
取患者空腹靜脈血約5 mL,以4 000 r/min 離心10 min,取上清液,使用美國Thermo 公司的TRIzol試劑盒(批號:1405266),提取總RNA,使用美國Thermo 公司TaqManTMMicroRNA 逆轉錄試劑盒(批號:1405137)進行逆轉錄,獲得cDNA,PCR擴增。反應條件為:95℃ 60 s 預變性,95℃ 15 s,15 s 退火,72℃ 45 s,共40個循環。miR-505 正向引物5’-CTACGTGGGTCACCCCCTA-3’,反向引物5’-CCAAAGGCGACCTCGTAG-3’。miR-15 上游引物5’-AAGGAGGGCAAGAACCACTC-3’,下游引物5’-AGCACACAGGCAAAGAAGTTG-3’。GAPDH上游引物5’-GGAGCGAGATCCCTCCAAAAT-3’,下游引物5’-GGCTGTTGTCATACTTCTCATGG-3’。以GAPDH 為內參,采用2-ΔΔCT計算miR-505 和miR-15的相對表達量。
1.3.1 內鏡活動度 采用改良Mayo評分進行評估。評分標準為:正常或無病變,改良Mayo評分為0分;紅斑、血管紋理較少和輕度易脆表示輕度病變,改良Mayo評分為1分;紅斑、血管紋理模糊不清和糜爛為中度病變,改良Mayo 評分為2 分;出現自發性出血和潰瘍為重度病變,改良Mayo 評分為3 分。臨床分期定義標準:改良Mayo 評分0 和1 分定義為愈合期,≥ 2 分定義為活動期。98 例UC 患者,愈合期53 例,活動期45例。
1.3.2 病變分型 參照蒙特利爾分型標準,分為E1 型34 例,E2 型36 例,E3 型28 例。分型標準為:病變僅位于直腸為E1 型;病變累及左半結腸和脾曲為E2型;病變累及脾曲和全結腸為E3型。
1.3.3 血清miR-505 和miR-15 水平 比較UC 患者和IBS患者、不同臨床分期UC患者、不同分型UC患者血清miR-505 和miR-15 水平,并繪制受試者操作特征曲線(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curve),探討血清miR-505和miR-15對UC患者內鏡活動度的評估價值。
應用SPSS 25.0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多組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計數資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檢驗;兩變量相關性分析采取Pearson直線分析法;根據血清miR-505 和miR-15 水平,繪制ROC curve,以探討其對UC患者內鏡活動度的評估價值。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血清miR-505 水平低于對照組,miR-15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清miR-505和miR-15水平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serum miR-505 and miR-15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2 兩組患者血清miR-505和miR-15水平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serum miR-505 and miR-15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活動期UC 患者血清miR-505 水平低于愈合期患者,血清miR-15 水平高于愈合期患者(P< 0.05)。見表3。
表3 不同臨床分期UC患者血清miR-505和miR-15水平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f serum miR-505 and miR-15 levels in UC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clinical stages()

表3 不同臨床分期UC患者血清miR-505和miR-15水平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f serum miR-505 and miR-15 levels in UC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clinical stages()
E3 型UC患者血清miR-505 水平低 于E2 型和E1型患者,血清miR-15 水平高于E2 型和E1 型患者,改良Mayo 評分高于E2 型和E1 型患者,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4。
表4 不同分型UC患者血清miR-505、miR-15水平和改良Mayo評分比較()Table 4 Comparison of serum miR-505,miR-15 levels and modified Mayo score in UC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types()

表4 不同分型UC患者血清miR-505、miR-15水平和改良Mayo評分比較()Table 4 Comparison of serum miR-505,miR-15 levels and modified Mayo score in UC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types()
注:1)與E1型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2)與E2型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Pearson分析結果顯示,血清miR-505與改良Mayo評分呈負相關(r=-0.51,P< 0.05),血清miR-15與改良Mayo評分呈正相關(r=0.54,P< 0.05)。
ROC curve 結果顯示,miR-505 截斷值為0.93,評估UC 患者內鏡活動度的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the curve,AUC)為0.67(95%CI:0.659~0.785),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為73.24%和68.55%;miR-15截斷值為0.85,評估UC 患者內鏡活動度的AUC 為0.69(95%CI:0.672~0.814),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為76.38%和69.72%;兩者聯合評估UC患者內鏡活動度的AUC 為0.82(95%CI:0.809~0.912),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為84.56%和68.49%。見圖1。

圖1 血清miR-505和miR-15水平評估UC患者內鏡活動度的ROC curveFig.1 ROC curve of serum miR-505 and miR-15 levels to assess endoscopic mobility in UC patients
2.6.1 典型病例1 0分,健康人。見圖2。

圖2 典型病例1Fig.2 Typical case 1
2.6.2 典型病例2 患者 男,43 歲,改良Mayo 評分為1分,輕度潰瘍性結腸炎。見圖3。

圖3 典型病例2Fig.3 Typical case 2
2.6.3 典型病例3 患者 女,45 歲,改良Mayo 評分為1分,輕度潰瘍性結腸炎。見圖4。

圖4 典型病例3Fig.4 Typical case 3
2.6.4 典型病例4 患者 男,50 歲,改良Mayo 評分為2分,中度潰瘍性結腸炎。見圖5。

圖5 典型病例4Fig.5 Typical case 4
2.6.5 典型病例5 患者 男,46 歲,改良Mayo 評分為2分,中度潰瘍性結腸炎。見圖6。

圖6 典型病例5Fig.6 Typical case 5
2.6.6 典型病例6 患者 女,41 歲,改良Mayo 評分為3分,重度潰瘍性結腸炎。見圖7。

圖7 典型病例6Fig.7 Typical case 6
2.6.7 典型病例7 患者 女,43 歲,改良Mayo 評分為3分,重度潰瘍性結腸炎。見圖8。

圖8 典型病例7Fig.8 Typical case 7
UC 一旦發生惡變,惡性程度較高,早期可發生遠處轉移。因此,早期了解UC 的進展情況,對于病情評估及對癥治療尤為重要[9]。內鏡檢查時,通過觀察腸黏膜情況進行病情評估,UC 的內鏡下病理特征為彌漫性縱行表淺潰瘍,且脆弱易出血,周圍組織可存在出血性水腫。miRNA 是一種非編碼小RNA,在細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多種疾病的發生和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10]。有研究[11]表明,UC 患者miRNA 呈異常表達,其表達與患者病情密切相關。miR-15 和miR-505在胃腸疾病中發揮重要作用[12],為進一步探究其表達水平與UC 患者內鏡活動度的關系,本研究對此展開深入分析,發現血清miR-15 和miR-505 水平與UC 患者內鏡活動度密切相關,可作為病情評估的重要血清學指標。
本研究結果顯示,UC 患者血清miR-505 水平較IBS 患者低,miR-15 水平較IBS 患者高,且不同臨床分期和不同分型的UC患者,血清miR-505和miR-15水平有明顯差異,提示:血清miR-505和miR-15水平與UC的發生和發展,密切相關。究其原因,可能為:miR-505 是一種非編碼小RNA,可通過調控NF-κB信號通路,調節炎癥反應,進而參與疾病發生發展過程[13]。miR-15 是一種功能性miRNA,在細胞分化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14]。以往研究[15]證實,miR-15與多種炎性疾病關系密切,考慮與miR-15 可通過調控炎癥因子水平,參與UC 的發生發展過程有關。因此,探討血清miR-15和miR-505水平與UC患者內鏡活動度的關系,對于病情的評估具有重要意義。
血清miR-505 與改良Mayo 評分呈負相關,血清miR-15 與改良Mayo 評分呈正相關,提示:血清miR-505和miR-15水平與UC患者內鏡活動度密切相關。miR-505 是一種腫瘤抑制因子,高遷移率族box-1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是其靶基因[16]。由于HMGB1 是損傷相關分子,在自噬中具有重要作用[17],而自噬是免疫防御系統的重要過程,故miR-505 可通過調控HMGB1,調節機體免疫應答反應[18]。炎性活動時,HMGB1 表達上調,激活HMGB1介導的自噬,進而加劇炎癥反應,參與疾病進展[19]。miR-505 過表達可下調HMGB1 表達,抑制自噬相關蛋白,抑制自噬過程,調節免疫應答,減輕炎癥反應,進而影響UC患者內鏡活動度[20]。miR-15 參與凋亡、細胞分化與周期調控和應激等重要細胞功能活動的調節[21]。miR-15 表達水平升高,可促進調節性T細胞分化,促進白細胞介素-10分泌,減弱巨噬細胞的抗炎作用,加劇UC 患者炎癥活動度[22]。故miR-15 可通過調控調節性T 細胞功能,影響炎癥因子分泌,進而影響UC患者內鏡活動度。
ROC curve結果顯示,血清miR-505和miR-15評估UC 患者內鏡活動度,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兩者聯合檢測,評估UC 患者內鏡活動度的價值更高。這主要是因為:聯合檢測彌補了單一檢測的不足,可更全面地了解UC 患者炎癥活動度情況,進而幫助病情評估[23]。檢測miR-505水平,可了解患者機體免疫防御系統情況,檢測miR-15 水平,可了解患者炎癥反應程度,兩者綜合檢測,可更好地評估患者炎癥活動情況,進而為UC 患者內鏡活動度的評估提供重要參考[24]。因此,血清miR-505 和miR-15,對于UC 患者內鏡活動度具有重要評估作用,可作為病情評估的重要血清學指標。
本研究為樣本較小的單中心研究,對患者數據納入可能考慮不全,還需進一步擴大樣本來證實血清miR-505 和miR-15 對UC 患者內鏡活動度的評估價值。
綜上所述,UC 患者血清miR-505 較IBS 患者降低,miR-15較IBS患者升高,其水平與患者病情和內鏡活動度密切相關,檢測血清miR-505 和miR-15 水平,可為UC 患者早期病情評估提供重要參考依據,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