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蘊芬
每個人的學生時代都會有關于課間10分鐘的美好畫面:下課鈴響起,學生爭先恐后地沖出教室,到操場上自由地玩耍,校園里到處洋溢著歡聲笑語。
對于學生來說,在刻苦學習的同時,需要一段自主活動和交流的時光。在這10分鐘里,學生可以勞逸結合,放松身心,緩解學習上的疲勞,以輕松愉悅的心情投入到下節課的學習中。然而,不知從什么時候起,課間的校園變得不再熱鬧,操場上再也難見學生活動的身影,“課間圈養”現象讓家長心疼,也引發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那么,學校應如何玩轉課間10分鐘,讓孩子們動起來?安全與快樂運動如何兼得?
課間10分鐘的合理安排應該基于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深入理解和尊重。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長春街第三小學(以下簡稱“長春街三小”)提出“共生教育”理念,樹立“培養自律樂學、健康向陽的時代少年”的育人目標,因地制宜,創新思路,通過以下實踐鼓勵學生“走出教室、走進活動”,讓校園真正“活”起來、“動”起來。
專屬鈴聲有特色? 樂享課間有妙招
“同學們,下課時間到了。請大家文明有序地走出教室,沐浴陽光、遠眺綠植、放松身心。”與常規鈴聲不同,長春街三小對校園鈴聲進行升級,將單一的下課鈴改為音樂加語音播報的形式,提示學生課間休息及活動。類似的鈴聲還有“同學們,大課間活動時間到了,請大家到操場伸伸腰動動腿,我們一起運動吧”,“同學們,離上課還有2分鐘,請大家結束活動,回到教室做好課前準備玩游戲”……清晰的語音提示及各時段不同的音樂讓午餐、休息、運動更有氛圍。伴隨著舒緩的音樂和親切提示,同學們三三兩兩走出教室,跳繩、踢毽子……
學校采用“常規課間+超長課間”的形式把課間還給學生。常規課間指課間10分鐘,超長課間指上午30分鐘陽光體育大課間以及下午20分鐘的“放飛時刻”,孩子們可以自由地去做各類運動、游戲等。學校通過設置不同的專屬鈴聲引導學生在常規課間走出教室放松休息,在超長課間走向操場做課間操和拉伸運動,還會根據年級不同引導學生適當地進行跑步、踢足球、打籃球等體育鍛煉。
我的課間我做主? 創意游戲撒歡玩
“課間和小伙伴一起到走廊涂鴉墻進行成語接龍比賽,挑戰‘每周最燃星’,感覺心情特別愉悅,煩惱都拋到九霄云外去了?!?五(1)班的學生小熠非常興奮,課間10分鐘雖短,自己卻可以在游戲中“充滿電”。
為了鼓勵孩子們課間多活動,學校推出課間文明游戲征集活動,號召孩子們一起動腦筋、出主意,并通過視頻、圖文說明等方式向學生推廣,還發起了課間文明游戲的倡議,引導孩子們合理安排課間10分鐘,參加健康向上的活動,學會玩耍。
教學樓走廊設計的“涂鴉墻最燃星”游戲闖關是孩子們喜歡的游戲之一。孩子們通關后,可以到打卡板上貼上一顆星星,達到一定數量可兌換積分,然后去學校的“誠信驛站”兌換獎品。
學校還把共享理念融入教育教學,在公共活動區域設置體育器材共享區,并在體育器材共享區擺放了籃球、跳繩、乒乓球、羽毛球等各種體育器材,供師生使用。學校實施體育器材開放式管理,讓孩子們在操場上自由盡情地玩耍,煥發無限活力。
活動空間多樣化? 課間精彩不設限
長春街三小的課間10分鐘不僅讓孩子們走出教室,“玩”之有物,還要“撒”得有趣。學校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因地制宜、因時而定、因人而異,統籌規劃學生的活動內容,充分利用教室、空中操場、教學樓內樓道以及轉角大廳等開放、自由的活動空間,讓孩子們走出教室,開心地到操場上、走廊里跑一跑、跳一跳、喊一喊、笑一笑,實現“以體健身,以體培美,以體育心,以體樹人”。
學校在著力保證學生安全的前提下,將三樓空中操場劃分為多個活動區域,并在每個區域開展“花樣跳繩”“踢毽子”“跳皮筋”“袋鼠跳”等趣味健身小項目。學校在一樓架空層設計的創意樂高墻,一直是孩子們喜愛的游戲天地,學生三五成群地聚在那里,發揮想象,創意拼搭。
體育組教師還根據樓道、走廊的特點,為低年級學生設計花樣跳繩、室內運動操、室外拍手游戲,讓孩子們在互幫互助中動起來;中高年級開展獨具班級特色的童趣翻繩、四人毽球賽、成語猜猜猜等活動,讓孩子們暢享快樂、健康的課間生活。
“玩鬧是孩子的天性,學校充分利用場地優勢,讓孩子們在多種多樣的群體活動中體驗到樂趣,這樣的校園生活才是最真實有趣的。”家長也紛紛點贊學校的課間10分鐘。
系上安全防護帶? 拉滿課間快樂值
無論是常規課間10分鐘的活動安排,還是大課間的活動,學生安全都是學校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如何去破解課間10分鐘背后存在的安全問題?學生安全與快樂運動如何兼得?長春街三小也探索了新的方法:建立校內安全事故相關的規章制度,明確學校和教師的責任,對學生進行日常安全教育和提醒,增加防護設施,開展常態化校園安全隱患排查,安排低年級學生在低樓層教室,實行安全守護三級管理,學生、教師、校級管理干部都是校園安全的守護者。
學校在每層過道、轉角、樓梯間、廁所、露臺、大課間的活動區域以及教學樓各出口等區域設置監督點。每個課間,有一支由6名四、五年級學生組成的“小藍帽”安全小隊在可能出現危險的地段流動執勤。各班設置“小紅帽”課間活動管理員,提高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對本班學生追逐瘋跑、高聲喧嘩等不良現象進行溫馨提醒。學校設置教師執勤點,就近安排教師和保安在不同點位值守,對表現優秀的執勤教師,學校會在績效考核中獎勵。
學校不僅要有讀書聲,也要有歡笑聲。與其把學生“圈”在教室,不如充分利用學校設施設備、優化活動課程設置,加大安全巡查力度,讓孩子們走出教室,放松身心,這才是教育的“正確打開方式”。同時,我們還應該給予孩子們更多的自由和空間,改變一刀切的教育方式,實施個性化教育,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為他們創設一個充滿快樂和尊重的學習環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培養出“自律樂學、健康向陽”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