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靜純




兒童的學習品質是在參與性、體驗式活動中體現并培養的,而游戲正是一種具體的參與性活動,它能讓兒童獲得多元體驗,是培養兒童學習品質的基本活動。同時,兒童的學習品質具有一定的內隱性,因而,在具體的游戲中評估兒童的學習品質既有助于挖掘游戲的深層價值,更是培養和提升兒童學習品質的有效途徑。
如何評估兒童的學習品質?首先要獲取兒童的發展信息,評估工具的編制是獲取和收集兒童發展信息的主要手段。編制評估工具是從評估指標開始的。根據學習品質的內涵和外延,我們將學習品質劃分為游戲的主動性、計劃性、專注性、創造性4個維度,這4個維度也是評估兒童學習品質的一級指標,在此基礎上結合各年齡段兒童發展實際,擬訂“兒童發展進程”,再將具體的“兒童發展進程”轉化為可觀察、可檢測的評估記錄表,如:“游戲主動性發展評估表”“游戲計劃性發展評估表”“游戲專注性發展評估表”“游戲創造性發展評估表”,以隨機記錄或有目的、有計劃記錄的方式收集、保留兒童游戲中學習品質的發展信息,為教師評估兒童的發展提供具體、詳細的資料,從而幫助教師理清價值判斷思路,客觀、真實地反映兒童在游戲中的發展面貌。
兒童游戲主動性發展評估
游戲主動性是指兒童在不需要外部力量推動的情況下,對游戲投入的程度。游戲能充分激發兒童學習的內驅力,在支持性的游戲環境中,他們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獨立性和自我導向性,他們渴望在游戲中探索世界,喜歡嘗試新事物,并在學習新事物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想法,顯示出無窮潛力。為使游戲情節更豐富,游戲過程更有趣,他們主動投入其中,自發地解決問題,主動開展學習……游戲主動性高的兒童對游戲充滿熱情,專注于游戲的始終,愿意承擔游戲任務,遇到困難時會積極出主意、提建議;游戲主動性不高的兒童在游戲過程中常常是追隨者的角色,遇到困難不愛思考,不愛嘗試,容易半途而廢。
1. 兒童游戲主動性發展進程
3~4歲:樂意參加游戲,能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游戲,喜歡承擔一些游戲任務,遇到問題容易退縮,放棄游戲。4~5歲:能主動參與游戲,對喜歡的游戲興趣濃厚,敢于嘗試有一定難度的游戲,有一定的探索欲望,會用不同的方法探索新事物。5~6歲:能主動發起游戲,對游戲有強烈的探索欲望,會用多種方式探索新事物,愿意為解決游戲中的問題付出較大努力。
2. 兒童游戲主動性發展評估表
兒童游戲計劃性發展評估
游戲計劃性是指兒童根據自己的意圖制訂游戲計劃并按計劃開展游戲。兒童的游戲計劃反映了他們現階段的經驗水平、游戲興趣或他們覺得有意義的事,是兒童有意圖的選擇。有計劃、有意圖的游戲,會讓兒童更專注,游戲時間更持久,游戲水平不斷提升。兒童做游戲計劃時,先要確定游戲目標,然后考慮達成目標的選項,包括玩什么,在哪里玩,和誰玩,怎么分工,需要哪些材料,游戲中需要遵守的規則。兒童游戲計劃性的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具體,越來越復雜。小年齡的兒童可能只會選擇某個游戲區域或游戲內容,隨著經驗增長,他們對如何開展游戲有了更多想法,會和伙伴一起用記錄的方式將小組內的游戲計劃進行表征,并在游戲過程中按照原定游戲計劃有目的、有意圖地行動,努力實現自己或小組的游戲意愿。
1. 兒童游戲計劃性發展進程
3~4歲: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游戲或游戲材料,經常重復選擇同樣的游戲或材料。4~5歲:會制訂簡單的計劃,游戲一開始能按計劃行動,但之后可能會改變計劃,轉向其他區域或活動。5~6歲:會和同伴在商議的基礎上制訂較為詳細、復雜的游戲計劃,會按自己的計劃行動。
2. 兒童游戲計劃性發展評估表
兒童游戲專注性發展評估
游戲專注性是指兒童對感興趣的游戲內容的專注程度。當兒童參與感興趣的游戲時,他對游戲的專注性是持續的。持續地專注于某個游戲,可以幫助兒童發展游戲所需要的情節和技能,會給孩子帶來更多學習機會,積累更多經驗。兒童游戲的專注性與年齡有關,年齡越大,對游戲的專注程度越高,年齡越小,游戲專注程度越低。影響兒童游戲專注性的因素還有游戲材料、游戲空間與時間、游戲中的干擾等。如何判斷兒童對游戲是否專注以及專注的程度?可從注意和堅持兩個維度來評估。“注意”是指兒童對游戲任務或游戲情境的專注程度;“堅持”是指在面對干擾或挫折時仍對游戲主題、游戲任務或游戲情境保持注意。專注性強的兒童對感興趣的游戲主題或內容在較長時間內保持興趣,而專注性差的兒童會頻繁更換游戲主題或內容。
1. 兒童游戲專注性發展進程
3~4歲:能連續集中注意力10分鐘以上,能堅持完成一些簡單的游戲任務,有一定的任務意識。4~5歲:能連續集中注意力20分鐘以上,能堅持完成稍有難度的游戲任務。5~6歲:能連續集中注意力30分鐘以上,能堅持完成游戲計劃,主動克服游戲中遇到的困難或干擾,有較強的自我調節能力。
2. 兒童游戲專注性發展評估表
兒童游戲創造性發展評估
游戲創造性是指依據一定的目的,運用已知信息,設計某種新穎、獨特、有價值的游戲。兒童游戲創造性能讓兒童不由自主地沉浸到各自的想象中,津津樂道地創編游戲情節,自編自演,自覺地開展學習。基于游戲的價值,可從兒童的物品替代能力、情節設計能力兩個方面展開評估。物品替代能力是兒童因游戲情節發展的需要用當前事物替代想象中的事物的一種行為過程,也就是以物代物,以物代物表明孩子的思維已進入表征階段。物品替代能力強的孩子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使用同一種材料。兒童游戲情節設計能力是孩子按照自己的游戲意愿開展游戲的過程,游戲情節設計能力強的兒童會興致勃勃地創編游戲情節,導演整個游戲過程。
1. 兒童游戲創造性發展進程
3~4歲: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使用材料,并能模擬生活情景進行游戲。游戲主題與情節單一、重復,情節之間缺乏內在的邏輯關系。4~5歲: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及想象以物代物或一物多玩,游戲情節逐漸豐富、有變化,有一定的內在邏輯線索。5~6歲:能有效遷移原有經驗,創造性地使用材料,能預先對游戲情節進行計劃和設計,游戲情節復雜,主題豐富。
2. 兒童游戲創造性發展評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