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武平,王琪琪,王春鳳,曹亦楠,楊 燕
(北京中醫藥大學孫思邈醫院 1.影像科,陜西 銅川 727031;2.科教科;3.檢驗科)
據統計我國不孕不育癥發生率已經高發7%~10%,已經成為嚴重影響生殖健康的重要疾病,對居民家庭幸福、生活和諧造成嚴重負面影響[1]。女性不孕的主要病因包括盆腔疾病和排卵障礙,其中輸卵管梗阻最為常見,據報道我國因輸卵管梗阻造成的不孕占全部不孕女性群體的30%以上[2]。輸卵管梗阻與輸卵管痙攣、輸卵管內存在組織碎片和黏液、輸卵管炎癥等因素相關[3]。臨床治療輸卵管梗阻性不孕通常采用輸卵管通液、手術等方式,但創傷較大,術后再次梗阻發生率和并發癥率較高[4]。隨著介入技術的發展,輸卵管介入再通術在輸卵管梗阻治療中的應用愈加廣泛[5]。但介入再通治療后,患者妊娠率仍然較低,本研究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采用中藥保留灌腸聯合輸卵管介入再通術治療輸卵管梗阻性不孕,取得良好效果。
1.1一般資料:本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間收治的124例輸卵管梗阻性不孕患者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2例。對照組年齡23~36歲,平均(29.64±3.87)歲;不孕時間1~9年,平均(5.63±1.95)年;輸卵管梗阻程度分級:Ⅰ度13例、Ⅱ度27例、Ⅲ度16例、Ⅳ度6例。觀察組年齡23~36歲,平均(30.26±3.75)歲;不孕時間1~10年,平均(5.85±1.86)年;輸卵管梗阻程度分級:Ⅰ度11例、Ⅱ度28例、Ⅲ度16例、Ⅳ度7例。兩組患者各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①符合輸卵管梗阻性不孕癥診斷標準,經輸卵管造影檢查確診[6];②育齡期且有妊娠需求;③在未避孕情況下正常性生活1年以上未受孕;④本次研究經過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排除標準:①男方不育;②因其他因素造成不孕;③對本研究所用造影劑、中藥過敏者;④合并感染性疾病、免疫系統疾病或嚴重心肺功能異常者。
1.2方法:對照組患者在月經干凈后第3天~第7天接受輸卵管介入再通術治療,具體如下:術前排空膀胱,并在術前15~20 min肌內注射0.5 mg阿托品,取膀胱截石位,常規會陰消毒、鋪巾,放置窺陰器充分暴露宮頸,宮腔內置入球囊導管并固定在宮頸后部,導絲引導下經球囊導管置入導管,將導管置入子宮角部,待觸及輸卵管出口后拔出導絲。行子宮輸卵管造影探查輸卵管梗阻部位,待輸卵管開口處顯影后經導管注入利多卡因防止輸卵管痙攣,置入超滑導絲至輸卵管傘端后退出,沿著導管向輸卵管中插入微導管和導絲,并沿導絲將導管送至輸卵管遠端。根據輸卵管造影形態、通暢度和造影劑彌散情況確定輸卵管再通結果。再通后向雙側輸卵管中注入地塞米松、慶大霉素、糜蛋白酶及甲硝唑注射液等混合藥液約20 ml,術畢留觀約30 min。
觀察組患者在輸卵管介入再通術治療后進行中藥保留灌腸治療2 w,灌腸方劑如下:紅藤和菟絲子各20 g,當歸、熟地黃、牡丹皮、穿山甲、白芍、薏苡仁各12 g,紅花、皂角刺、路路通和地鱉蟲各10 g,桃仁6 g,加水500 ml煎煮,濃縮至100 ml后在溫熱狀態下保留灌腸,囑患者灌腸后臥床休息30 min。治療后1個月內禁止性生活,在第2個月經周期時可擇期性生活。
1.3觀察指標
1.3.1梗阻通暢情況:分別在術前和治療后1個月時采用《臨床婦科子宮輸卵管造影學》中相關標準評價輸卵管梗阻通暢程度。Ⅰ度:輸卵管角部完全梗阻;Ⅱ度:輸卵管峽部完全梗阻;Ⅲ度:輸卵管傘部完全梗阻;Ⅳ度:輸卵管能夠將造影劑完全排出至盆腔;Ⅴ度:造影顯示輸卵管完全通暢。
1.3.2血清炎性因子:分別在術前和治療后1個月時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3 000 r/min離心15 min后分離血清,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產的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血清中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2(IL-2)和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檢測設備為深圳雷杜生命科學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RT-6100型酶標儀,嚴格按照設備操作規程和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檢測。
1.3.3妊娠情況:術后隨訪,記錄患者術后3個月和術后6個月時的宮內妊娠、輸卵管妊娠和未妊娠情況。
1.3.4并發癥:記錄患者治療后腹痛、陰道不規則出血、感染等并發癥發生情況。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5.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和分析。采用t及χ2檢驗。等級資料組間比較采用秩和檢驗。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輸卵管梗阻程度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輸卵管梗阻程度分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治療,兩組患者輸卵管梗阻程度均得到顯著改善,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輸卵管梗阻程度分級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輸卵管梗阻Ⅴ度比例顯著高于對照組(χ2=4.867,P=0.027)。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輸卵管梗阻程度比較[n(%),n=62]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血清TNF-α、IL-2和IL-6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治療,兩組患者血清TNF-α、IL-2和IL-6水平均顯著降低,與治療前比較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血清TNF-α、IL-2和IL-6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TNF-α、IL-2和IL-6水平比較
2.3兩組患者妊娠情況比較:在未避孕情況下,觀察組患者術后3個月和6個月時的宮內妊娠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術后6個月時的輸卵管妊娠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隨訪期間妊娠情況比較[n(%),n=62]
2.4兩組患者并發癥比較: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8.06%(5/62),腹痛1例,惡心嘔吐3例,陰道不規則出血1例]與對照組[11.29%(7/62),腹痛2例,惡心嘔吐1例,陰道不規則出血3例,感染1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369,P>0.05)。
輸卵管梗阻是女性不孕的最主要致病原因之一,多種因素能夠造成輸卵管梗阻,主要包括[8-9]:①細菌、沙眼衣原體、支原體、原蟲等感染引起的炎性損傷可造成輸卵管黏膜水腫充血,引起輸卵管管壁增厚,管腔狹窄;②輸卵管內組織碎片、黏液栓引起輸卵管狹窄、粘連。患者排出的卵細胞不能通過狹窄甚至完全梗阻的輸卵管,無法受精,造成不孕癥。通過疏通阻塞或梗阻的輸卵管,使卵細胞能夠正常通過,可提高受孕可能性。
手術和輸卵管通液是既往常采用的輸卵管梗阻治療方案,前者創傷大,術后復發率高。而常規子宮輸卵管造影檢查發現的輸卵管梗阻患者中有超過30%的病例為假性不通,這是進行盲目的輸卵管通液治療反而可能增加了不孕的概率[10]。輸卵管介入再通術是在影像設備監控下,通過導管和導絲的擴張分離輸卵管內粘連,并在液體靜壓力雙重作用下達到擴張輸卵管的作用,且能夠最大程度降低輸卵管痙攣和管腔擴張性疼痛。本研究對照組患者經輸卵管介入再通術治療后,輸卵管梗阻程度均得到顯著改善。李娟等[11]研究發現,行輸卵管介入再通術治療的輸卵管梗阻性不孕患者術后短期復通率高達91.18%,顯著高于輸卵管通液術(72.73%)。
輸卵管介入再通術仍屬于物理治療,治療后仍有很多患者再梗阻、再粘連,影響妊娠。通過藥物改善患者輸卵管炎性狀態有助于輸卵管長期通暢和妊娠。祖國傳統中醫認為輸卵管梗阻發生的病機在于多種因素造成患者氣滯血瘀、脈絡阻塞,因此應采取活血化瘀為主的治療方案[12-13]。本研究說明中藥保留灌腸能夠改善輸卵管梗阻,提高妊娠成功率。本研究所用保留灌腸中藥方劑的主要作用為活血化瘀、疏通經絡,通過灌腸能夠使藥物作用輸卵管病灶位置,方劑中的紅藤、當歸、白芍、紅花、地鱉蟲、桃仁、穿山甲都具有活血散瘀之功效,熟地黃補血益精,薏苡仁可利水散濕,牡丹皮清熱涼血,路路通祛風活絡,利水通經,諸藥合用提高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疏通經絡的作用。桃仁中的舒張血管成分能夠提高輸卵管血容量,增加血流,降低血液黏度,進而促進微循環,減少輸卵管腫脹[14]。
現代藥理學還發現熟地黃、白芍、菟絲子、牡丹皮等具有抗菌作用,當歸、紅花具有抗炎作用,薏苡仁能夠增強NK細胞活性或細胞毒性,提高體液免疫。本研究結果說明通過中藥保留灌腸能夠顯著改善輸卵管梗阻性不孕患者炎癥狀態。患者炎癥減輕后其輸卵管再梗阻風險降低,妊娠成功率增加[15]。此外,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無顯著差異,說明兩種方法聯合應用的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中藥保留灌腸聯合輸卵管介入再通術能夠顯著改善輸卵管梗阻性不孕患者輸卵管梗阻和炎癥程度,提高宮內妊娠率,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