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炳
(萍鄉市湘東區中醫院內科,江西 萍鄉 337016)
2型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群常見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多見于肥胖者。2型糖尿病可通過飲食控制、健康運動輔助降糖藥物控制病情,但部分血糖控制效果欠佳者由于血糖持續升高容易引起大血管和微血管并發癥,其中高血壓較為常見[1]。臨床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值十分不穩定,需要及時采取治療干預控制血糖、血壓水平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藥物治療是目前臨床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主要手段。厄貝沙坦為治療該病的常用藥物,屬于選擇性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抑制劑,能夠有效且平穩、持久的降低血壓,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心腦腎等并發癥的發生,但單獨用藥時仍有部分患者獲益效果并不理想[2]。硝苯地平控釋片則是一種鈣拮抗劑,在擴張冠狀動脈和周圍小動脈、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血管阻力以及增強心肌細胞的抗缺氧能力等方面有明確效果,降壓作用良好[3]。本研究探討硝苯地辛控釋片聯合厄貝沙坦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效果。
1.1一般資料:選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5例。觀察組男20例,女15例;年齡40~75歲,平均(57.44±5.38)歲;糖尿病病程1~12年,平均(8.08±1.77)年;高血壓病程2~7年,平均(4.51±1.36)年。對照組男19例,女16例;年齡40~76歲,平均(57.52±5.47)歲;糖尿病病程1~12年,平均(8.10±1.82)年;高血壓病程2~7年,平均(4.47±1.43)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符合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4];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高血壓聯盟(中國)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國醫師協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等聯合發布的《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5]中高血壓診斷標準;符合用藥指征;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有嚴重的心、腦、肝、腎功能障礙或急性代謝紊亂者;有凝血功能障礙者;對本研究中所用藥物不耐受或過敏體質者;有精神疾病情況的患者。
1.3方法: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獲得常規的降糖治療。對照組患者接受厄貝沙坦片治療:厄貝沙坦片(生產企業:浙江華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30016,規格:75 mg/片),0.15 g/次,1次/d,口服,1個月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3個療程。 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硝苯地平控釋片治療:硝苯地平控釋片(生產企業:上海現代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00079,規格:30 mg/片),30 mg/次,1次/d,口服,1個月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3個療程。
1.4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應用效果、不良反應(頭暈/頭痛、心悸、乏力、面部潮紅)情況以及治療前后血糖指標[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血壓指標[收縮壓(SBP)、舒張壓(DBP)]、腎功能指標[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檢測結果的差異。 治療效果評價標準[6]:顯效:療程結束后血糖、血壓控制在理想范圍內且維持穩定;有效:療程結束后血糖、血壓基本控制在理想范圍內;無效:療程結束后血糖、血壓水平仍控制不理想甚至加劇;總有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統計學分析:所有數據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采用t、χ2檢驗。
2.1兩組療效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97.14%(34/35),顯效21例,有效13例,無效1例]顯著高于對照組[82.86%(29/35),顯效15例,有效14例,無效6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968,P<0.05)。
2.2兩組治療前后血糖、血壓指標檢測結果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FPG、2h PG、SBP、DBP檢測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FPG、2h PG、SBP、DBP檢測結果均低于同組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FPG、2h PG、SBP、DBP檢測結果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糖、血壓指標檢測結果比較
2.3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檢測結果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mAlb、BUN、UAER檢測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mAlb、BUN、UAER檢測結果均低于同組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mAlb、BUN、UAER檢測結果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檢測結果比較
2.4兩組藥物相關不良反應情況比較:觀察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8.58%(3/35),頭暈/頭痛1例,心悸1例,面部潮紅1例]與對照組[17.14%(6/35),頭暈/頭痛2例,心悸1例,乏力1例,面部潮紅2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型糖尿病的慢性并發癥較多,可累及全身多個重要器官及大血管,其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情況較多,其風險因素較多,包括遺傳因素、飲食生活習慣、精神因素等,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臨床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一般表現為頭暈頭痛、頸項板緊、肢體麻木、心悸胸悶等臨床癥狀,隨著血壓的不斷升高癥狀會逐漸加重,尤其在清晨易發心腦血管事件,部分患者還可能繼發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功能障礙,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7]。因此,合理選擇藥物方案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壓、血糖水平,緩解臨床癥狀對提高患者的預后和改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臨床上多選擇厄貝沙坦、硝苯地平對該病進行對癥治療。其中為選擇性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抑制劑,能夠選擇性阻斷AngⅡ和AT1受體的結合,從而抑制血管收縮和醛固酮的釋放,最終達到降低血壓的作用[8]。部分文獻報道中也指出,厄貝沙坦對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效果明確,具有半衰期長、利用率高、耐受性好等優點,同時日常飲食也不會對藥物吸收產生明顯影響[9]。但單獨使用厄貝沙坦時仍有部分患者治療效果欠佳,選擇聯合用藥方案提升治療效果是臨床研究的趨勢。硝苯地平為鈣拮抗劑,主要通過抑制Ca2+內流產生松弛血管平滑肌、擴張冠狀動脈、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等作用促使血壓下降,具有起效快、降壓效果明顯、用藥后血壓穩定效果好等特點[10]。本研究表明兩藥聯用能夠產生良好的協同效果,提高對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治療預后。高娟等[11]的研究報道也指出,硝苯地平與厄貝沙坦聯合方案對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療效顯著,在維持血壓平穩的同時也能夠促進胰島素分泌,對患者的血糖代謝也有改善作用,與本研究結果相符。
有專家指出,2型糖尿病和高血壓是引發終末期腎臟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因此對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容易在病情進展期間導致腎臟功能受損,其主要表現在長時間的高血壓狀態可導致腎小球囊內壓增加,促使腎小球逐漸纖維化,引起腎動脈粥樣硬化并加劇尿蛋白、腎功能損害等情況,最終引發終末性腎病[12]。本研究結果顯示硝苯地平控釋片聯合厄貝沙坦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腎功能指標水平,緩解糖尿病與高血壓導致的腎損傷。分析原因主要為硝苯地平控釋片除了降低血管壁內鈣離子濃度之外還能夠阻礙生長因子的有絲分裂作用,從而抑制腎功能損害的發生;而厄貝沙坦片則能夠有效擴張出球小動脈、入球動脈和出球動脈,有效降低腎小球內高濾過壓,有效緩解腎功能損害[13]。另外,兩藥聯用并不會增加不良反應,利于患者接受。
綜上所述,硝苯地平控釋片與厄貝沙坦聯合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療效顯著,安全性良好,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血壓水平和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