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波波,謝 磊,黃莉莉,章新華
(撫州市南城縣人民醫院,江西 撫州 344700)
腦梗死主要是由多種原因引發的局部腦組織區域血液供應障礙,可導致患者發生腦組織缺氧缺血性病變壞死,隨病情發展可表現為意識障礙,嚴重者可導致腦死亡。其中部分可因中樞神經系統受到損傷而出現上肢感覺異常,對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嚴重影響[1]。輔以常規的降顱壓、脫水、康復訓練等治療方案雖能短暫減輕患者癥狀,但單獨應用效果欠佳[2]。依達拉奉屬于一類神經保護劑,能對患者的腦部代謝起到改善作用[3]。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有利于改善患者顱內的氧供情況,調節腦部循環,可用于冠心病、腦梗死等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中[4]。本研究探討依達拉奉與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聯合應用對腦梗死患者上肢感覺異常的影響。
1.1一般資料:此項研究經我院的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后通過實施,所有的患者及其家屬均對其知情同意并簽署相關文件。此次的研究對象為撫州市南城縣人民醫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腦梗死患者70例,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劃分為觀察組35例和對照組35例。對照組男19例,女16例;發病時間5~21 h,平均(14.33±1.36)h;年齡52~71歲,平均(61.08±6.32)歲。觀察組男21例,女14例;發病時間6~23 h,平均(15.02±1.17)h;年齡50~72歲,平均(60.99±5.87)歲。兩組患者上述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診斷標準:依據《中國腦梗死急性期康復專家共識》[5]。納入標準:經對比與上述的診斷標準相符合且經臨床頭顱CT檢查予以確診者;均屬于首次發病且發病的時間<48 h者;無腦損傷手術史者;自覺上肢肌膚感覺異常如蟲行或者無痛無癢者等。排除標準:合并機體嚴重肝腎功能損傷者;合并機體惡性腫瘤者;精神狀態或認知功能障礙,無法進行有效溝通交流者;合并血液疾病者。
1.2方法:將常規治療和康復訓練應用于對照組患者:常規治療主要涉及降壓、脫水、營養神經元、控制血糖等措施,另外給予患肢被動活動、在床邊進行前后左右、旋轉運動等康復訓練,1次/d。在其基礎上,將依達拉奉與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聯合應用于觀察組患者:30 mg的依達拉奉(南京先聲東元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280;規格:20 ml∶30 mg/支)與100 ml 0.9%的氯化鈉溶液混合后進行靜脈滴注治療,2次/d;70 mg的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悅康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0226;規格:5 ml∶17.5 mg/支)與250 ml 0.9%的葡萄糖溶液混合后進行靜脈滴注治療,1次/d。對兩組患者進行2 w的治療。
1.3觀察指標:①觀察組與對照組上肢麻木程度的對比:于治療后依據《中國腦梗死急性期康復專家共識》評估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上肢麻木程度,其中將治療后患者肢體麻木感覺完全消失評定為痊愈;患者肢體麻木感覺明顯改善且不影響日常生活評定為顯效;患者肢體麻木感有所改善,生活仍受一定影響評定為有效;將治療后未達上述標準評定為無效;且總有效率的計算公式為:(痊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 觀察組與對照組神經與運動功能的對比:于不同時間點(治療前、治療后)采用改良Fugl-Meyer運動功能量表(FMA)[6]對兩組的運動功能進行評估,其中上肢活動功能的分值范圍為0~66分,分數越高提示患者的運動功能恢復越好;采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腦卒中量表(NIHSS)[7]對兩組的神經功能進行評估,分值范圍為0~42分,分數越高提示患者的神經功能損傷越嚴重。③ 觀察組與對照組血清腫瘤壞死因子(TNF)-α、基質金屬蛋白酶(MMP)-9、白細胞介素(IL)-6水平的對比:于不同時間點(治療前、治療后)各采集兩組患者的3 ml的空腹靜脈血進行離心并分離血清的操作(時間為15 min,轉速為2 500 r/min),上述指標的水平變化主要依據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為主 。④ 觀察組與對照組生活質量的對比:于治療前后依據簡明健康調查問卷(SF-36)[8]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主要涉及社會功能、健康狀態、精神狀態、生理功能四項,每項的分值范圍為0~100,分數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質量越高。
1.4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 22.0軟件進行χ2及t檢驗。
2.1兩組上肢麻木程度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88.57%(31/35,痊愈6例,顯效9例,有效16例,無效4例)與對照組的65.71%(23/35,痊愈5例,顯效8例,有效10例,無效12例)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185,P<0.05)。
2.2兩組治療前后神經與運動功能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FMA評分與治療前比均呈現升高的趨勢,其中較對照組比觀察組處于較高水平;NIHSS評分均呈現降低趨勢,較對照組比觀察組處于較低水平,兩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神經與運動功能比較分,n=35)
2.3兩組治療前后血清TNF-α、MMP-9、IL-6水平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TNF-α、MMP-9、IL-6水平與治療前比均呈現降低趨勢,較對照組比觀察組處于較低水平,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TNF-α、MMP-9、IL-6水平比較
2.4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各項評分與治療前比均呈現升高趨勢,較對照組比觀察組處于較高水平,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比較分,n=35)
腦梗死作為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大動脈粥樣硬化、心房顫動、高血壓等因素均可誘發病癥,多發于中老年群體,發病率、致殘致死率均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需及時就診并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方案以減輕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目前臨床上多通過常規藥物并輔以早期康復訓練對患者進行治療,其有助于減輕功能障礙,但對患者機體炎癥反應的改善作用有限,進而需尋求更為有效的治療方案[9]。
上肢麻木屬于腦梗死的其中一種后遺癥類型,其主要是指患者發生腦損傷后神經與肢體壓迫損傷而顯示出的狀態。應用依達拉奉治療有助于對梗死周圍腦血流量的減少起到拮抗作用,抑制腦部水腫,且針對遲發性神經元死亡同時可起到抑制作用。另一方面,依達拉奉能夠通過抑制脂質過氧化、清除自由基等機制減輕梗死患者神經細胞、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程度,進而改善神經功能障礙,緩解患者的部分神經癥狀,減輕肢體麻木程度[10]。銀杏葉提取物作為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藥物,其主要從銀杏中提取所得,銀杏葉本身可化瘀活血,銀杏葉提取物能夠對周圍循環系統起到改善作用,其中包含銀杏內酯、銀杏黃酮苷等有效成分,在改善內皮細胞滲透性、平滑肌收縮、脂質過氧化等方面能夠有較為顯著的效果,同時可保護細胞膜組織,適當增加缺血組織對葡萄糖及氧的供應量,進而減輕患者機體損傷,利于病情恢復[11]。本研究提示腦梗死患者應用依達拉奉與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聯合治療有助于改善其運動及神經功能,進而改善上肢麻木程度,輔助提升整體生活質量。
TNF-α、IL-6等細胞因子可參與腦梗死的發生與病情進展,通過其水平變化可反映出患者的梗死風險及轉歸情況。依達拉奉有助于調節機體的炎癥及免疫反應,促進血管內皮細胞黏附分子的異常表達,減輕血管炎性反應的趨化。銀杏葉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能夠抑制多種炎性因子的瀑鏈式釋放所產生的生物學效應,改善患者缺血腦組織發生的病理變化,進而利于患者預后恢復。本研究提示腦梗死患者采用依達拉奉聯合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治療能夠調節各項細胞因子水平,減輕炎性損傷,利于病情好轉,與張玉松等[12]研究結果較為相似。
綜上所述,依達拉奉與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聯合應用于腦梗死患者可有效減輕其上肢麻木程度,促進機體神經功能及運動功能的恢復,且可對炎癥反應起到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