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挽弦
大學兼職做英語家教的時候,一個小朋友問我:“老師,你讀的是日語專業,為什么還會教英語呢?”“我可是‘百會小達人’!”這句熟悉的話從腦海中飄過,隨即從我口中蹦了出來。
從小朋友家里走出來,外面烈日炎炎。我把手放在額頭前,仰望天空,突然想到新一屆的高三生快畢業了,那位自稱是“百會小達人”的英語老師還記得我嗎?
高中的時候,我們班的學習氛圍濃厚,就連我這個“學困生”也漸漸喜歡上了學習,尤其是數學。可是對一個數學成績一直不好的人來說,這種想學卻學不會的感覺比被迫學習還要痛苦。
我不甘心,不愿意浪費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欲望,也并不覺得自己永遠學不會數學,畢竟有個詞叫“鐵杵成針”。于是,我買了很多本數學練習冊,像什么《5年高考3年模擬》,什么《解題思路書》,皆能在我的書桌上找得到。同學們笑我是“數學百寶箱”——一個空有道具卻沒有實際本領的“百寶箱”。
同學們的玩笑話很快傳到了英語老師的耳中,她打趣道:“沒見你們寫出幾篇優秀的作文,倒是對起綽號熟練得很。”
我以為這件事只是枯燥的學習生活中的一個小插曲罷了。沒想到,在英語大課的休息間隙,英語老師笑瞇瞇地走過來,想要觀賞一番我的“數學百寶箱”。
她翻著那本厚厚的《5年高考3年模擬》,又看了看那幾本她沒有聽說過的練習冊,陷入了沉思,我甚至覺得她在“咬牙切齒”。她沉默了好一會兒,才對我說:“你看你啊,買了那么多練習冊,其實只需要一兩本就夠了。”
我敷衍地點點頭,沒有將英語老師說的話放在心上,腦海中甚至飄過“英語老師只教英語就好了”“這是數學老師的事兒”之類的“彈幕”。
沒想到,這節大課結束后,英語老師指了指我,對我說:“你下午自習課的時候來辦公室找我,我給你講講數學。”
對于“英語老師要給我講數學”這件事,我感到十分震驚,甚至忽略了“本可以神游的自習課卻被老師叫去辦公室”這件恐怖的事情,以至中午吃飯、午休的時候,我都在想象英語老師講數學的情景,感覺實在難以理解。同桌卻無所謂地表示:“都是老師嘛,有什么不同?”
當自習課的鈴聲響起時,我已經站在了英語老師的辦公桌前。她戴上了我從未見過的近視眼鏡,伸出手接過我手中的《5年高考3年模擬》,然后問了我一個問題:“你是為了高考而學習數學,還是因為自己喜歡呢?”
問題一出,我的大腦瞬間變得一片空白。這個問題對我來說有點難以回答,因為我愛數學,可數學不愛我。
我支支吾吾了好久,低頭看著腳下的地板,小聲說道:“其實挺不好意思說的,我挺喜歡數學的。”“這有什么不好意思說的,我讀書的時候還喜歡物理呢,不也是成績不及格嘛!”聽到英語老師的回答,我“撲哧”一笑。“我也是,我愛數學,可數學不愛我啊!”也許是因為和英語老師聊天的氛圍過于輕松,我脫口而出了自己一直以來的煩惱。
英語老師告訴我,她雖然學的是英語專業,但當年也是個數學“學霸”,即使我們現在的教材和她當年學的有所不同,但學習的方法都是相通的。她告訴我說,我應該選擇一本知識點和例題齊全一些的練習冊,分門別類、有針對性地做習題。
她說,遇到不同類型的題目時,首先應自行歸納總結,然后在教科書和練習冊上查漏補缺,最后做相應的試題,反反復復地做;若是曾經做過的題再做依然不會的話,就熟記每一個步驟,熟能生巧嘛。末了,英語老師說:“我建議學校多開設一些學習經驗交流會,除了各科目的老師,學生也應參與參與。”
在和英語老師交談期間,我走神地想:為什么英語老師也會在乎學生其他科目的學習呢?她又不是我們的班主任。想著想著,我不小心把這句話說了出來。“因為我是老師,當然希望你們各科成績都好啊!”英語老師很自然地回答道。
最后,在我準備離開辦公室的時候,我又忍不住問她:“老師,你們都會教其他科目的嗎?”英語老師笑而不語。旁邊的一位男老師說:“你們的英語老師經常說自己是‘百會小達人’,我們可不是,畢竟術業有專攻。但是同學,學習上的事情大家一起集思廣益嘛,一起想辦法,總會找到出路的。”
我至今都記得,那天下午的太陽明媚而熱烈,透過窗戶照射進來的陽光灑在英語老師溫柔淺笑的臉上,讓我懷念了好多年。我步履輕快地走出辦公室,壓在我心頭許久的包袱,在這節自習課上悄然卸下。
后來,我坐在靠窗的位置上,悄悄地望向走廊,那里原本空蕩蕩的地方多了幾張椅子和書桌。臨近高考的那半個月里,我們幾乎每天都是自習課,而走廊的椅子上從來沒有斷過老師的身影。
我也終于明白英語老師說的那句話:“大膽地向前方奔跑,一切還有我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