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菊,李 平,孫麗莉
湖北文理學院附屬醫院,襄陽市中心醫院,湖北 441021
消毒供應中心是醫療機構重復使用醫療器械清洗、消毒、滅菌及無菌物品供應的平臺科室,是臨床醫療科室診療及護理工作正常運行的保障,在醫院感染控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其工作質量對全院各科室的診療質量及院內感染控制意義重大[1-3]。由于各種有創治療措施的廣泛開展和病人數量的增加,各科室對開展診療所需的可重復使用器械及無菌物品的需求及對無菌效果的要求日益增加,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工作量逐漸增大,需要不斷改進科室工作的管理方法,以提高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4-5]。戴明環(PDCA)循環法是一種程序化、標準化、科學化的管理方法。PDCA 循環管理是計劃(plan,P)、執行(do,D)、檢查(check,C)、處理(action,A)4 個階段高環反復的過程,應用PDCA 循環管理進行科室管理可增強科室人員的團隊專業意識,提高工作效率及質量,促進消毒供應中心的高效運作[6-7]。本研究分析在消毒供應中心應用PDCA 循環管理對物品清洗及消毒滅菌質量的影響,旨在為提高消毒供應中心工作質量及醫護人員專業素養提供理論依據,現報道如下。
我院2019 年1 月—2022 年6 月在消毒供應中心應用PDCA 循環管理,共15 名工作人員參與本研究:男3人,女12 人;年齡27~54(37.44±8.02)歲;中專2 人,專科6 人,本科7 人。抽取應用PDCA 循環管理前后各200 件無菌物品進行檢查,應用前抽取無菌物品包括治療包49 件、器械包106 件、布類包45 件。應用后抽取無菌物品包括治療包45 件、器械包110 件、布類包45 件。應用前抽取臨床人員66 人,其中手術室25 人,骨科18 人,婦產科23 人。應用后抽取臨床人員70 人,其中手術室26 人,骨科16 人,婦產科28 人。開展前后無菌物品、消毒供應中心人員及臨床人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PDCA 循環管理開展前
給予常規管理模式,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依照常規流程對醫療器械、耗材進行相應處理。
1.2.2 PDCA 循環管理開展后
應用PDCA 循環管理,具體如下。
1.2.2.1 計劃
制定管理方案,組建消毒供應中心PDCA 循環管理小組,科室護士長作為組長,其余護士為小組內成員。通過檢索文獻、問卷調查了解各科室情況,通過匿名信箱廣泛收集相關建議,初步整理院內消毒供應中心管理制度現存問題,包括控制感染、物資供應、器械質量檢查等方面的問題。對不足進行討論分析,予以改進完善,制定關于清洗、消毒、包裝、供應等流程的質量管理規定。嚴格規范人員操作流程,提高工作人員技能水平,加強其安全及責任意識,并于工作各個環節落實。
1.2.2.2 執行
方案實施。清潔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實行意外事件處理辦法,如操作前佩戴防護用品;加強手衛生管理,對醫療器械、設備等用品的消毒,設定相應污染物通道與出入口,指定專人予以清點、核查,改進回收流程。通過生物或化學指標檢測通過后,將消毒完成的用品送至無菌室,予以標識后分門別類放置。做到定期消毒、定量存放、定位置、定種類,專人管理,無破損、無過期,及時檢查補充。
1.2.2.3 檢查
建立監察體系。全方位對供應中心內部管理狀況予以檢查與監督,安排專人監管消毒過程;各無菌物品清洗、消毒、打包責任落實到人,由小組成員進行現場不定期抽查、評價,對整個檢查內容及結果進行記錄;每周進行工作總結分析,對不合格事件進行統計、分析,小組成員指派專人負責收集方案執行中出現的問題并及時進行討論與改進,落實改進效果。
1.2.2.4 處理
總結與標準化。每個月對前3 個階段的工作內容進行開會討論,進行階段性總結。針對本階段管理工作中未能解決的漏洞與不足,制定新的改進措施與管理制度,將其融入下一個PDCA 循環管理,實現改進的持續、有效進行,完成循環管理,確保消毒供應室的工作質量。
1)消毒供應中心人員操作和理論水平:采用本院自擬考卷對開展PDCA 循環管理前后15 名消毒供應中心人員的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法律意識等進行評估,考卷總分100 分。2)無菌物品管理質量:采用本院自擬量表對開展PDCA 循環管理前后的無菌物品管理質量進行評估,量表包括涵蓋環境管理、無菌物品管理、清洗消毒質量3 個方面,量表采用百分制,分數越高表示無菌物品管理質量越高。3)記錄開展PDCA循環管理前后滅菌物品、器械物品、包裝物品合格率及無菌包濕包發生率。4)調查手術室、血管外科、骨外科等多個科室人員對消毒供應中心開展PDCA 循環管理前后無菌物品滿意度,采用本院自擬量表,涉及無菌物品的質量、消毒滅菌情況、器械及時供應等方面,滿分100 分,>90 分為非常滿意,80~<90 分為滿意,70~<80 為一般,<70 分為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一般。
采用SPSS 26.0 軟件處理,消毒供應中心人員操作和理論評分、管理質量評分等為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描述,行t檢驗;臨床人員對消毒供應中心無菌物品滿意度和無菌物品清洗、消毒滅菌合格率為定性資料,以頻數、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開展PDCA 循環管理后,消毒供應中心人員消毒滅菌知識、操作技能、設備管理、清洗和包裝及法律法規評分均高于開展PDCA 循環管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開展PDCA 循環管理前后消毒供應中心人員操作和理論水平比較(±s) 單位:分

表1 開展PDCA 循環管理前后消毒供應中心人員操作和理論水平比較(±s) 單位:分
時間開展前開展后t 值P人數15 15消毒滅菌知識92.02±2.74 97.86±1.77-6.934<0.001操作技能94.22±1.73 98.65±0.78-9.041<0.001設備管理93.23±2.25 98.12±0.66-8.077<0.001清洗和包裝95.12±1.69 98.93±0.45-8.437<0.001法律法規90.22±3.14 97.85±1.24-8.753<0.001
開展PDCA 循環管理后,滅菌物品、器械物品及包裝物品合格率高于開展PDCA 循環管理前,無菌包濕包發生率低于開展PDCA 循環管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開展PDCA 循環管理前后滅菌物品、器械物品、包裝物品合格率及無菌包濕包發生率比較 單位:件(%)
開展PDCA 循環管理后,環境管理、無菌物品管理、清洗消毒質量評分均高于開展PDCA 循環管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PDCA 循環管理前后無菌物品管理質量評分比較(±s) 單位:分

表3 PDCA 循環管理前后無菌物品管理質量評分比較(±s) 單位:分
時間開展前開展后t 值P件數200 200環境管理87.22±3.56 97.85±1.79-37.727<0.001無菌物品管理85.25±4.12 96.98±2.03-36.118<0.001清洗消毒質量89.63±2.84 98.74±0.93-43.112<0.001
開展PDCA 循環管理后,臨床人員對消毒供應中心無菌物品滿意度為98.57%,高于開展PDCA 循環管理前(89.3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4。

表4 PDCA 循環管理前后臨床人員對消毒供應中心無菌物品滿意度比較 單位:人(%)
消毒供應中心是臨床各科室開展相關診療所需重復使用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滅菌以及無菌物品供應的部門。其工作內容涉及范圍廣、周轉要求高、工作任務重,這要求其運行與管理應高效、合理、職責分明。若發生因應用清洗、消毒、滅菌不合格的診療器械等原因引起院內感染或供應不及時而影響醫療結果等不良事件,會增加醫患矛盾,影響醫院聲譽[8-10]。因此,專業、高效的管理模式對消毒供應中心非常重要,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員效率,提高對相關器械及物品清洗、消毒、滅菌的效率和質量,更好地保障醫院各科室的正常運轉[11]。研究表明,由計劃、執行、檢查、處理4個階段組成的PDCA 循環管理作為更高效的消毒供應中心科室管理方法,可提高科室工作人員專業認知及責任感,改善工作質量及物品運轉效率,減少感染發生,增加臨床科室醫護人員滿意度,為醫院帶來更佳的社會效益[12-13]。
本研究結果顯示,開展PDCA 循環管理后,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消毒滅菌知識、操作技能、設備管理、清洗和包裝及法律法規評分均高于開展PDCA 循環管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開展PDCA 循環管理可增強工作人員專業素養,提高技能。這是因為PDCA 循環管理通過規范工作流程,加強工作人員理論指導與技能培訓,使組內各成員熟練掌握工作流程、無菌觀念及注意事項[14]。制定監察小組,動態掌握各操作人員的工作狀況,對消毒物品做到責任追蹤到人,對管理中出現的各項問題及時查缺補漏,綜合以上方法有助于工作人員基礎知識及技能的提高。
本研究結果顯示,開展PDCA 循環管理后,滅菌物品、器械物品及包裝物品合格率高于開展PDCA 循環管理前,無菌包濕包發生率低于開展PDCA 循環管理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采用PDCA 循環管理可提高整體合格率。這是因為PDCA循環管理計劃階段時,帶教組長通過對小組成員進行專業全方位的教學培訓,完善科室內人員考核制度,提高工作人員認知水平,促進其主動學習,提高個人專業技能,從而提高操作的完成率及安全性。另外對流程加以細化,加強人員監管,制定嚴格管理制度,各工作人員謹遵規章制度,從而有效保證了物品清洗、消毒、滅菌的質量[15]。
本研究結果顯示,開展PDCA 循環管理后,環境管理、無菌物品管理、清洗消毒質量評分均高于開展PDCA 循環管理循環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開展PDCA 循環管理方法能夠有效提高管理質量以及消毒質量。分析原因可知,器械及循環材料的包裝、滅菌直接關系到無菌物品的質量安全,本研究在消毒供應中心開展PDCA 循環管理,加強對工作人員標準化、專業化、規范化的教學培訓,激發小組內每位醫護人員的慎獨意識,鼓勵醫護人員在工作中發現、處理問題,優化其對器械的處理能力,提高其責任安全意識及自我管理能力,養成遵守管理制度的良好習慣[16]。此外,建立了嚴格規范的制度、流程、監管體系,所有器械、循環物品由高水平工作人員進行嚴格的清洗、消毒、打包、滅菌、監測、發放,保障器械與無菌物品的使用性能與消毒合格率,減少相關不良事件,在提升專業能力的同時大幅改善小組的管理質量,提高工作效率,從而有助于改善院內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質量[17]。
本研究結果顯示,開展PDCA 循環管理后,臨床人員對消毒供應中心提供的相關無菌物品滿意度高于開展PDCA 循環管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開展PDCA 循環管理有助于促進其與各科室醫務人員進行有效溝通及協作,提高臨床滿意度。這是因為PDCA 循環管理注重加強小組內人員的成就感與責任心。通過提高各流程人員溝通技巧、處理問題等能力,提高了小組整體專業素養,進而有助于提高臨床科室的服務意識及專業水平[18]。同時,對臨床科室緊急供應需求,根據實際情況開通綠色通道,對無菌物品優先處理及發放,及時滿足臨床需求,保證消毒供應中心無菌物品供應的及時性,從而提高了臨床科室對于消毒供應中心的滿意度[19]。
綜上所述,在消毒供應中心護理管理中運用PDCA 循環管理可鞏固消毒供應中心人員消毒滅菌專業知識,提高管理質量、工作效率和無菌物品清洗、消毒滅菌的合格率,并提高醫護人員對無菌物品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