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麗,張樹君
山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山西 030024
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是骨質疏松癥最嚴重的并發癥,臨床上以腰背部疼痛、活動受限、伴或不伴下肢神經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1]。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目前已廣泛用于治療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病人,但病人術后仍有可能出現腰背部疼痛及再次骨折等風險[2]。術后采用合適的護理措施干預能夠促進病人術后康復,減少并發癥的發生[3-4]。“三因制宜”中醫護理指根據病人年齡、體質、氣候、地域環境等對其進行個性化的系統護理,強調以人為本,多方位、多層次施護。本研究將探討“三因制宜”中醫護理對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病人術后康復的影響,旨在為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病人行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術后的臨床護理提供指導。現報道如下。
選取2020 年10 月—2022 年10 月在山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行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的60 例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病人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各30 例。觀察組:男7 例,女23 例;年 齡58~81(68.29±5.27)歲;體 質 指 數15.9~30.1(21.1±1.6)kg/m2。對照組:男9 例,女21例;年齡55~78(67.63±5.41)歲;體質指數16.3~29.4(20.3±1.4)kg/m2。兩組性別、年齡、體質指數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

表1 兩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
1.2.1 對照組
術后給予常規護理,包括監測病人生命體征,對病人及其家屬進行常規健康教育和宣教工作,為病人發放骨傷科防跌倒宣教手冊,指導病人進行術后功能鍛煉,告知其相關注意事項。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三因制宜”中醫護理。1)因人制宜:對病人實施中醫情志護理,包括言語疏導和音樂療法。言語疏導包括幫助病人建立自信心和日常自我保健意識,進行護理工作時應關注病人的語言、表情及神態變化,對情緒低落且不愿意配合治療的病人,要對其進行語言開導及情緒安慰,并與其家人和親朋進行溝通合作,鼓勵病人配合治療,建立良好的治療氛圍;音樂療法指在病房中為病人播放樂曲進行治療,起到補腎養神、改善睡眠、增進食欲、緩解疼痛等作用。在病人早餐后、晚餐前及功能鍛煉時播放輕柔、和緩音樂,播放曲目為《高山流水》《二泉映月》《漢宮秋月》等,每次播放15~20 min。因本病多為老年人,考慮老年病人氣血虛弱,腸道運化失調,使用耳穴壓豆的方法進行護理,取大腸、直腸、交感、三焦、皮質下、腎等穴位,將王不留行籽用透氣膠布固定于耳部特定位置,囑咐病人或其家屬進行按壓,每次2~3 min,按壓力量輕柔適度,每天3~5 次。2)因時制宜:根據子午流注法進行穴位按摩護理。于酉時(腎經氣血最為旺盛)選取關元、涌泉和太溪等穴位進行按摩,護理人員運用指揉法和指按法,按揉10~15 min,以病人局部感覺有酸、麻、脹等“得氣”表現為宜。3)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地區地理環境特點選擇適宜的護理方法。因北方地區較干燥且雨水少,春冬季節容易受風寒侵襲,指導病人注意添加衣被,保持清淡飲食,多食水果、蔬菜、蜂蜜、杏仁和木瓜等生津益胃之品,保持病房合適的溫度及濕度。因不同地區的風土人情及方言不同,護理人員應為病人介紹本地的風俗習慣及語言表達,幫助病人更好地適應當地環境,增強有效溝通。
1.3.1 疼痛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病人對疼痛的主觀感覺為基礎評估病人疼痛情況,0 分表示無痛,2 分或3 分以下表示有輕微的疼痛,可以忍受;4~6 分表示有疼痛并且影響睡眠,但仍可以忍受;7~10 分表示病人疼痛難以忍受,影響食欲和睡眠[5]。評估時間為術前及術后14 d。
1.3.2 腰椎功能
采用Osweatry 功能障礙指數(ODI)評價兩組治療前后腰椎功能。ODI 共10 個評價項目,無功能障礙計0 分,功能障礙明顯計5 分,總分50 分,得分越高,表示腰椎功能障礙越嚴重[6],評估時間為術前及術后14 d。
1.3.3 自理能力
采用Barthel 指數評分對病人術后大小便功能、洗臉、刷牙、梳頭、吃飯、穿衣、步行、上樓梯等日常生活項目進行評價[7]。總分100 分,分數越高,表明生活自理能力越高,評估時間為術前及術后14 d。
1.3.4 便秘情況
觀察兩組病人術后14 d 內便秘發生的次數。依據《中藥新藥治療便秘臨床研究指導原則》[8]中便秘的診斷標準:1)排便時間延長,每次排便之間隔72 h 以上;2)便質干硬,如羊屎、團塊或大便并非干結而排出困難。
1.3.5 護理滿意度
采用本院自制的調查問卷表評價兩組護理滿意度,總分100 分,≥90 分為非常滿意,80~<90 分為比較滿意,60~<80 分為基本滿意,<60 分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比較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使用SPSS 25.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定性資料采用例數、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用中位數(四分位數)[M(P25,P75)]表示,采用非參數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病人VA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VAS 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VAS評分比較[M(P25,P75)] 單位:分
干預前,兩組病人ODI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ODI 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前后ODI 評分比較(±s) 單位:分

表3 兩組干預前后ODI 評分比較(±s) 單位:分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t 值P例數30 30干預前43.83±0.51 44.07±0.40-0.360>0.05干預后26.23±0.59 21.13±0.49 6.630<0.05 t 值4.839 4.926 P<0.05<0.05
干預前,兩組病人Barthel 指數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Barthel 指數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4。

表4 兩組干預前后Barthel指數評分比較[M(P25,P75)] 單位:分
干預后,觀察組病人術后便秘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5。

表5 兩組術后便秘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病人術后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6。

表6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日益加劇,骨質疏松癥已成為重要公共健康問題[9-10]。因骨質疏松癥繼發的椎體壓縮性骨折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嚴重影響老年病人日常生活,同時也給社會醫療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11-13]。開放性手術治療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存在創傷大、術后恢復慢、經濟花費較大等缺陷,微創手術行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已成為臨床上治療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的首選治療措施之一[14-15]。行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雖較傳統手術方式有創傷小的優勢,但術后仍可能發生殘留腰背痛、椎體再發骨折等并發癥[16-18],因此,高質量的護理工作對術后病人康復及預防并發癥的發生有重要的意義。
“三因制宜”中醫護理所采用的情志疏導、耳穴壓豆、音樂療法及依據子午流注法而實施的穴位按摩護理等方式,不僅具有濃厚的中醫特色,還有著顯著的臨床效果。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病人多發生于老年病人,因年老體虛,髓海失養,根據子午流注法進行穴位按摩護理,是以中醫學中“天人合一”的整體思想為指導,在與腎經相對應的時辰中刺激體表穴位,進而激發腎氣,起到補腎強骨的作用。中醫基礎理論認為情志異常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早在《內經》中便有“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等理論的記載,情志與臟腑的功能活動有著密切的關系,眾多臨床研究證明,情志活動對骨折術后的預后轉歸具有重要影響[19-21]。情志疏導和音樂療法的護理方式能夠有效舒緩病人緊張、焦慮等情緒,從而改善臟腑的氣血陰陽失調,促進病人術后康復。腸道菌群與骨代謝關系密切,腸道菌群是骨質疏松癥的危險因素,腸-骨軸是近年來的研究熱點[22-23]。有研究表明,耳穴壓豆能夠改善病人腸道菌群,針對腸道運化失調選取相關耳穴,不僅能夠改善病人術后便秘狀況,同時能對病人的骨折原發病——骨質疏松癥起到積極療效,具有標本兼治的作用[24-25]。
“三因制宜”中醫護理與現代護理中以病人為中心、多層次、多角度的護理理念不謀而合。同時,基于“三因制宜”中醫護理具有獨特的中醫優勢及特點,不僅有顯著的臨床療效,同時具有簡、廉、易操作等優點。“三因制宜” 中醫護理的深刻內涵指因時、因地、因人而采取個性化、系統化的護理方式。針對不同的疾病及患病人群采用不同的護理方式是未來護理工作的重要趨勢。中醫理論指導下的護理模式及方法多種多樣,臨床護理工作人員應進一步挖掘及運用。
綜上所述,“三因制宜”中醫護理能夠減輕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后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病人的疼痛,提高病人腰椎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減少術后便秘的發生,提高病人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