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姍 張泓宇 賈夢凡 薛鳳蕊
(河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河北 保定071000)
2023 年3 月,保定市人民政府貫徹落實中央發布的一系列相關文件,推動農村廁所改造工程,全市計劃新增農村廁所維修站75 個,糞便清理站43 座,增加抽糞車527 輛,計劃建設運行監管中心3 個,實現“五項機制”體系健全、運行高效、保障有力,整改提升戶廁41 817 座,實現已排查出的問題廁所全部清零,低標準廁所提檔升級。在廁所改造提升過程中,曲陽縣積極響應,開展農村廁所運行管護電子監管平臺采購項目,于2023 年4 月正式實施,提高了廁所改造效率,也幫助廁所改造工作者了解具體的工作完成進度,惠及更多村民,進而推動農村生態文明的發展。
本次調研共涉及曲陽縣的16 個村,主要采取與農戶、村干部面對面溝通的方式進行。完成廁所改造的家庭年齡一般分布在35 ~55 歲,文化水平通常是小學及以上學歷。在廁所改造過程中,村民的花費也不同,通常金額不超過600 元,其中費用以抽糞為主。在調查的16 個村莊中,都是由村集體統一發放甕,由村里找安裝的工人進行裝修,其中有少數村莊也發放馬桶,但是也有極少數村莊無所作為,既不發放甕也不出資,也沒有補貼,只負責通知。
2.1 衛生廁所普及率較高。近十年來,中國農村生態環境提升任務全面推進,特別是《2021 年河北省“十四五”農村廁所革命實施方案》發布后,各部門積極響應,衛生廁所普及率普遍提高。曲陽縣廁所改造開始于2017 年,共進行3 次,在此次調研的1 259戶村民中,已改廁1 259 戶,完成比例達100%。曲陽縣鄉鎮廁所類型主要有3 種:單坑式廁所、三格式廁所和雙翁式廁所。三格式廁所有645 戶,占比約51.2%;雙甕式廁所有81 戶,占比為6.3%;單坑式廁所有510 戶,占比40.5%。其中,三格式廁所以戶為單位,施工方法簡單,整潔衛生。這與2021 年前后國家發布了數個文件及改革措施有密切關系,可見國家政策導向對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的促進作用顯著。
2.2 村民參與時間不同。調研地距離曲陽縣城最近,是許多政策的推廣首選試點。據調查數據顯示,約31.61%的村民在2018 年及以前開始參與廁所改造,約22%的村民在2019 ~2020 年參與廁所改造,約46.39%的村民在2021 年及以后參與廁所改造。2017改廁前期尊重村民意愿,村民參與度較高。雖然在改廁中期村民參與度較低,但隨著政策推進,村民切實享受到政策成果,村民參與率逐漸提高。曲陽縣人民政府號召力與凝聚力強,在改廁過程中成立廁改小組,并設有專人負責,群眾利益得到了充分保障。
3.1 建立長效機制,宣傳引導。政府成立專業隊伍,對參與人員進行相關技能培訓,發揮黨員的領導與模范作用,帶動村民改變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同時加大宣傳力度,利用微信群、入戶宣傳等方式宣傳改廁對人居環境與生態文明的好處,在改廁過程中進行不定時突擊,檢查改廁進度與成果真實性。
3.2 以村為單位,全面覆蓋。曲陽縣農村廁所改造以村為單位,對照改廁臺賬,一戶戶全覆蓋摸排整改,完善問題臺賬。個別示范鄉鎮每天下午5:00 參加調度會,匯報當天改廁完成情況,與村民代表共同溝通,發揮群眾作用統一整改,為建立衛生廁所營造了良好氛圍。
4.1 改廁技術落后導致冬天無法使用。據調查,保定地區屬于北方氣候,廁所防凍設施改造的不到位。在冬天氣溫較低的條件下,水在儲水箱中會結成冰塊,很難進行沖廁,尤其是水沖式廁所,寒冬無法使用。由于冬天非常寒冷,導致廁所的管道水結冰,很多糞便無法及時沖下去,最后造成廁所堵塞。村民如果想解決,只能燒熱水來給管道解凍,但在一定程度上對行動力不便的孤寡老人造成了負擔。
4.2 清掏糞便需要支付較高費用。通過走訪村民發現,每次抽糞需要花費50 元,而一年需要抽糞10次,那么一年則需要花費500 元,并且村內沒有任何補貼。此外,村里的空巢老人占大部分,他們以給別人縫補書包為生,10 元/h。清理費用由原來的0 元增加到每次50 元對他們來說是很難接受的,這對廁所改造也造成了一定的阻力。
4.3 清掏出來的糞便無法得到有效處理。農民通常會選擇自己清掏或雇專門人清掏的方式對衛生廁所中的糞便進行處理,但未有效處理清掏渣液,一些專門清掏糞便的人將糞便出售給種植戶后,糞便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同時也沒有對糞便做出集中化處理的要求,這會帶來相應的環境污染。而且如果一戶需要清理,負責清理的車輛可能不會專門跑一趟,必須要等到多戶需要清理才會來處理,導致糞便不能及時清理;截止到目前,還沒有專業化機構或知名公司從事農村糞污處理工作。首先,這會造成土壤缺少氧氣。生糞在分解時消耗土壤氧氣,抑制農作物生長;其次,導致燒苗。糞便在適宜溫度和在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會產生大量熱量,損害作物的生長,甚至導致作物死亡。若將糞便進行發酵處理,將會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一是改善土壤結構。發酵后的糞便富含有益菌,施用后可以疏松土壤,促進農作物的吸收;二是提高發芽率。發酵后的糞便變成有機肥,施用后不燒根,促進農作物健康成長。
5.1 提升改廁技術,選擇無水收集方式。對于北方山區來說,有污水管網絡的村莊,若有較好的水源,可以選擇“三個隔間”“雙罐式”“沼氣池”“糞尿分離式”等廁所類型;對于那些相對偏僻、缺少地下管網設施、水資源短缺的村落,可以把這些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理,并視其為一種資源投產到農業生廠的經營中,從而形成一個閉環。這是一種重要的生態廁所設計方法,也就是針對鄉村地區的特點,可以選無水的集水方式,也可以選用節水型的負壓集水系統。且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將尿、糞分開收集,然后進行單獨的利用與處置。
5.2 提升村民意識,統一思想。農村廁所改造的目的是改善居民居住環境,更好地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通過調查分析,了解農村衛生狀況,改善農村衛生狀況。可以采用宣傳畫、科普讀物等形式,使村民認識到廁所改造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進而提高他們的改廁積極性。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例如搭建微信公眾號平臺宣傳文明生活習慣,開通抖音賬號對廁所改造的詳細過程、改造的優勢、相關補貼優惠政策進行系統性的綜合介紹。形成一戶帶動多戶的效應,讓前期受益的農民現身說法,在技術和經驗方面為后來者提供指導,讓農民切實感受到改廁帶來的巨大榮譽感。
5.3 政府與市場共同發力。資金問題是農村廁所清糞的核心問題,國家應將農村糞便處理的費用納入財政預算,保障農村糞污處理資金投入。針對空巢老人問題,政府可以出臺不同的補貼政策,鼓勵他們進行糞便清理。同時,政府也可以借助市場力量,使企業、組織等社會力量積極參加到廁所革命中來,將社會各方面的資源進行整合,合力推動廁所革命發展。
5.4 加強廁改工作質量監管。在改建廁所時,應充分保障改建所使用的廁所用具的品質。在購置廁所用具時,應當建立一個合理的指標,在鄉鎮進行統一招標采購的同時,確保質量過關,做到信息公開透明,村民安心。只有把質量擺在首位,才能讓村民們更容易接受這一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