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曉
近日,江蘇人民出版社·思庫策劃打造的《拜占庭帝國大通史》(四卷本)正式出版。該書是 2014 年立項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項目號:14ZDB061)的最終成果,已入選2023年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十四五”國家重點出版規劃項目,由南開大學講席教授、拜占庭史專家陳志強領銜主編,匯集了我國三代拜占庭歷史與文化研究專家多年來的集體智慧,可以說是我國拜占庭學專業化發展的階段性總結之作,是一部由專家學者共同努力、攜手完成的學術精品。
四卷本《拜占庭帝國大通史》按君主在位年代時序呈現了拜占庭帝國政治秩序的形成和發展,并貫通社會生活其他方面的敘述。同時,根據拜占庭帝國歷史早期、中期、晚期三個階段中的重大問題進行重點論說,深入分析對拜占庭帝國歷史發展進程產生重要影響的重大事件、制度、人物、歷史現象等,將具有問題意識的分析融入編年體的歷史敘述之中,力圖在客觀描述拜占庭帝國國家發展與文化變遷中,提出中國學者的獨立見解。
一、凝結三代學者心血,呈現多樣學術觀點
《拜占庭帝國大通史》由拜占庭史專家陳志強教授總主編,集結了我國三代從事拜占庭歷史與文化研究的工作者,40年磨一劍,將本書打造為中文學界第一部信息量全面且具有中國特色的拜占庭帝國史。
書中將學者們個性化的研究方向和集體攻克的難題相結合,同時借鑒了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統計學、考古學、藝術學等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突出歷史學研究方法的優長,在史料的收集、選擇、解讀、鑒定、考證等環節上下足功夫,充分利用各種原始資料、學術專著和論文提供的學術信息,力爭做到客觀著述、言必有據、史論結合、論從史出,形成我國學者對拜占庭歷史發展和文化演化的話語體系,展示具有中國視角和價值取向的學術觀點。
為了保持學者們各自的研究特色和學術觀點,總主編陳志強教授特別注意“不把我自己的觀點或相互一致的看法強加給本書的各位作者”,因此,該書并不特意強調觀點上的“大一統”,而是保留了觀點的多樣性,留待讀者根據自己的學識和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斷。
二、綱舉目張,以帝王“本紀”貫通歷史敘述
統一了地中海盆地人類世界的羅馬大帝國留給了后世兩種政治模式,其一是東地中海世界的中央集權制,其二是西地中海和西歐的地方分權制,前者在拜占庭帝國時期達到專制皇權統治。在歐洲“試驗場”上,兩種“大數量人群”的治理模式經過千余年的實踐,較之政治上四分五裂、陷入混戰的封建西歐,中央集權的拜占庭帝國卻是中古時代歐洲地中海地區發展最穩定、社會最富足、生活質量最好、文化最豐富的國度。
拜占庭帝國的國家政治架構決定其他方面的發展,只有講清楚各種權力集于一身的皇帝及其王朝,才能進一步講清楚涉及帝國發展的重大事件,突出拜占庭帝國政治秩序形成和發展主線的貫通性。
本書梳理了君士坦丁王朝、塞奧多西王朝、利奧王朝、查士丁尼王朝、伊拉克略王朝、伊蘇里亞王朝、阿莫里王朝、馬其頓王朝、杜卡斯王朝、科穆寧王朝、安苴魯斯王朝、拉丁帝國王朝、帕列奧列格王朝,以及尼西亞帝國拉斯卡利斯王朝、特拉比宗帝國大科穆寧王朝、伊庇魯斯專制君主國王朝、莫利亞君主國王朝等17個正統王朝和1個非正統王朝,包括先后137位君主,構成拜占庭帝國發展的主要脈絡和政治框架,為讀者了解拜占庭帝國史與拜占庭文化諸多問題厘清了基本的歷史線索。
我國讀者目前尚無可以查詢所有拜占庭皇帝和君主的百科全書,所以無一遺漏地描述每一位帝王就顯得格外重要。本書借鑒了司馬遷《史記》的編纂體例,將全書各卷上編作為“皇帝本紀”(包括君主列傳),用帝王“本紀”貫通拜占庭社會與文化生活其他方面的敘述。
三、吸納國際拜占庭學最新成果,突出我國研究優勢
目前國內外研究拜占庭帝國具有影響力的作品,無論是瓦西列夫的《拜占庭帝國史》,奧斯特洛格爾斯基的《拜占庭國家史》,還是特里高德的《拜占庭國家和社會史》,西里爾·曼戈主編的《牛津拜占庭史》等,這些同類作品大多為一卷單本,因受其篇幅所限,很多重大問題和重要理論的闡釋未能詳細展示。而其他類似作品雖然豐富多彩,但存在敘事單一和理論單薄的局限性。本書則堅持從歷史唯物論出發,能夠比其他國家拜占庭學者看問題更深刻,對拜占庭帝國歷史曲折發展的歷程分析更客觀,對拜占庭多元文化融合變遷的過程把握得更全面。
另外,長期以來,國際史學界側重研究西歐中古史,而忽視研究拜占庭帝國史,特別是缺乏進行兩者之間的比較研究,其中的原因比較復雜,但是缺乏對整個歐洲地中海中古歷史的宏觀理論思考造成了諸多研究盲區,也使相關研究出現不少漏洞和偏見。本書將拜占庭帝國史的研究置于整個歐洲地中海中古世界的大背景中,努力克服“西歐中心論”“西歐模式說”的影響,注重宏觀的整體理解,并未陷入“碎片化”的歷史微小細節的考據,在爭取涉及拜占庭歷史與文化全貌的同時突出我國拜占庭學者見長的研究領域,形成點面結合、以點帶面的特點。
《拜占庭帝國大通史》的各位作者在研究和寫作過程中始終關注國內外拜占庭學發展動向,注意認真調查和研討最新學術成果,并將其中最有意義的學術成果吸納進來,試圖向廣大讀者奉獻一部能夠反映國內外拜占庭學半個世紀以來最新發展水平的精品力作。
伴隨著學科基礎建設和人才培養體系的完善,近年來我國拜占庭學者尤其是中青年一代的若干研究成果已進入國際前沿水平。同時,學者們還在開拓新的研究領域,為該學科方向可持續發展拓展了空間。
四、充實學術資料,完善學科體系
作為國際漢語學界首部信息完整全面且具有中國特色的拜占庭帝國史,本書的出版對于完善我國世界史學科體系和系統發展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對于我國學者在諸多學術領域提出具有中國學者觀察分析特色的學術見解也有積極的意義。
拜占庭帝國作為僅次于我國的古代史料大國,留給后世的古代文物和文獻非常豐富。近年來有關拜占庭歷史與文化研究的新史料和新文物不斷涌現,聯合國與歐盟教科文組織繼續加大搶救力度,增加對文物和文獻整理的資助,著名的希臘古籍文獻數據庫(TLG)每年都在增加新內容。本書的出版將充實資料中心現有的內容,補充最新史料,為國內外同行提供學術研究的支持。
隨著有中國特色現代化建設事業的迅速發展,我國世界史學科發展也極大提速,目前已經出版和即將出版的多卷本《英國通史》《德國通史》《日本通史》《法國通史》等成為我國世界史學科發展的標志性成果,已經產生了良好的學術影響和國際反響。拜占庭帝國作為歐洲地中海世界中古時代最重要的帝國和文明,其比較詳細的國家史的寫作也將為完善我國世界史學科體系作出貢獻。
五、華麗復古,暗藏在設計細節中的匠心巧思
《拜占庭帝國大通史》普通版外封采用拜占庭代表藝術馬賽克鑲嵌畫作為主元素,字母與年份都燙金描邊,突出華麗質感。內封黑底印專色金,書名燙白,典雅莊重。
每一卷書中,都有精美彩插,內容涉及教堂藝術、器物、珠寶、金幣等,全面呈現拜占庭多元璀璨的文化遺產。書中含有一份“拜占庭君王世系圖”,厘清了137位拜占庭君王(包括拉丁帝國皇帝)錯綜復雜的關系和在位時間,一目了然,方便讀者構建拜占庭帝國君王的體系,加深理解。這幅圖也是目前學術界首創,有獨一無二的價值和意義。
同時,每本書中都有一張精美藏書票,分別選取拜占庭黃金琺瑯彩大天使加百列、拜占庭國禮里面的耶穌像、圣母崇拜之后拜占庭的圣像畫藝術、8—12世紀的拜占庭式抄本作為圖案,極具美感和收藏價值。
(作者單位系江蘇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