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會 任冬子
【基金項目】:2022—2023年咸陽中醫農業科技特派員計劃支持(L2022QCYZXNY001)。
張小會,任冬子,陜西省咸陽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郵編712034。
收稿日期:2023-10-07
摘? ?要? ?將中醫原理和方法在花卉上應用,在咸陽素荷農業發展中心多年紅掌適應性栽培研究和示范推廣的基礎上,依據紅掌物候期的表現,從種植前的準備、種苗選擇、日常管理、病蟲綜合防治技術,總結了生產關鍵技術,對當地優質紅掌的生產起到指導作用。
關鍵詞? ?中醫農業;紅掌;應用
紅掌又名安祖花、火鶴花,為天南星科花燭屬多年生附生性常綠草本植物,現已發展成為僅次于熱帶蘭的第二大熱帶花卉品種。紅掌設施栽培追求產量,導致病蟲害頻發高發,化肥農藥使用越來越多,對生態環境帶來不利影響。將中醫原理和方法在紅掌栽培上應用,通過中草藥生產農藥、肥料,減少化學農藥、化學肥料使用,促進綠色防控,提升紅掌生產技術水平和質量,保障生態環境安全。
1? ?溫室要求
選擇具備加溫、加濕及遮陽系統的現代化智能連棟溫室進行盆栽紅掌生產。
2? ?種植前準備
2.1? ?品種選擇? ?選取植株長勢強、抗逆性好、直立緊湊,適應當地栽培的品種,如驕陽、特倫薩、茉莉、馬都拉、皇冠等。
2.2? ?栽培基質
2.2.1? ?基質配制? ?按體積將6份泥炭與1份珍珠巖混合均勻,加水后用手攥基質,成坨不松散,同時無水滴形成為宜。基質pH值5.5~6,EC值0.8~1.2,用熟石灰和稀檸檬酸調整pH值。
2.2.2? ?基質消毒? ?常用高溫蒸汽消毒,通過管道將蒸汽通到塑料薄膜內的基質中心,使基質內溫度升到60~80 ℃,保持20~60 min。
2.3? ?花盆選擇? ?紅掌在不同生長階段對花盆的規格要求不同。選用外紅里黑塑膠盆,紅掌為肉質根,對光線強度很敏感,花盆要有韌性不易脆裂,底部透氣孔多,遮光率高。小苗使用6~10 cm的塑膠盆,中苗以上使用16 cm×17 cm的塑膠盆。
3? ?移栽
3.1? ?種苗選擇? ?選擇根色潔白,根量多、發育良好,長勢強、苗高適中、葉片完整的健康植株。
3.2? ?種苗處理? ?將種苗從包裝箱中取出,放置在栽培床架上,從根部澆透水,取苗時保持根部基質完整、不松散。此時棚內溫度要控制在25~28 ℃,光照強度在1萬~1.3萬lx。
3.3? ?上盆? ?花盆用50%多菌靈1 000倍液浸泡5~10 min,將幼苗栽植在花盆中央,填充基質至盆面2~3 cm。特倫薩和驕陽根系不發達,定植時,種植深度要深一些,以防倒伏。種植后澆透水同時噴施中農森克斯中藥抑菌劑。
3.4? ?擺放? ?在不影響正常采光及通風的情況下,盡可能加大擺放密度,相鄰兩個植株間葉片要有間隙,不能交叉重疊,合理安排擺放密度,提高溫室空間利用率,增加單位面積產出率。小苗期45盆/m2,成品階段10盆/m2,中間根據生長情況可進行2~3次疏盆。
3.5? ?恢復期管理? ?上盆后1~2周為恢復期。這一時期紅掌對氮和鉀元素的要求量較高,肥料的配方為N-P-K=20-10-20,同時要補充鈣和鎂,以免出現缺素癥狀。將肥料的EC值控制在1.2~1.8。根據生長速度調節施肥頻率,一般晴天4 d左右澆水肥1次,陰天則1周左右澆1次。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70%~80%,光照強度為2萬lx。
4? ?日常管理
4.1? ?水分管理
4.1.1? ?水質要求? ?紅掌對水中鹽份含量較為敏感,標準化、專業化、規模化盆栽紅掌生產過程中對水質要求較高,灌溉用水需做凈化處理。要求pH值 5.5~6,EC值要低于0.5,如高于這個區間,需要使用酸堿化學品進行調節,常用藥劑為檸檬酸和氫氧化鉀。
4.1.2? ?水分調控? ?澆水量根據栽培品種、基質濕度和植株冠幅大小而定,基質濕度是影響紅掌根系發育最直接的因素,要嚴格把含水量控制在40%~60%。生長期要保持基質濕度均衡穩定,不能波動較大,基質太濕易造成根腐病,過干生產中容易形成葉片干尖現象。冬季隨著溫度的降低,應逐步減少澆水量和澆水次數。
4.2? ?養分管理
4.2.1? ?苗期? ?紅掌在不同生長階段肥料配比不同,通常2~3 d施肥1次,澆水與施肥同時進行。幼苗期施氮磷鉀肥(15-10-12),在鉀肥供應充足的條件下,適當增加氮可促進植株發育,提高花的產量。另外,紅掌對鎂的需求量較高,缺鎂下部葉脈間呈塊狀黃化,嚴重時呈塊狀壞死。每隔7~10 d,用海狀元有機水溶肥1 000倍葉面噴施1次,施肥液EC值0.5~1.5,pH值5.5~6.5。
4.2.2? ?營養生長期? ?此階段紅掌對氮和鉀要求量較高,肥料以氮磷鉀(20-10-20 )為主,并要不斷補充鈣和鎂,以免出現缺素癥狀。肥料EC值控制在1~1.5,根據生長速度調節施肥頻率,一般晴天4 d左右澆水肥1次,陰天1周左右澆水肥1次。馬都拉根系發達,喜肥,肥應偏高一些。驕陽換盆時,肥水應偏低一些,對環境比較敏感,冬季容易遭受凍害,葉片生長不正常,呈現分蘗多,葉片紋路不清晰,養護過程中,應避開邊角區域。
4.2.3? ?開花階段? ?紅掌孕蕾到全開花,需要消耗較大量的磷元素,為了增加花色的鮮艷度,必須補充磷肥,氮肥可減少。肥料以氮磷鉀(10-15-30)和氮磷鉀(10-30-20)交替使用,EC值1~1.5。
4.3? ?光照管理? ?不同生產階段光照有所不同。幼苗期最適光照0.8萬~1.2萬lx,中苗階段1.3萬~1.5萬lx,半成品到成品階段1.5萬~1.8萬lx。
4.4? ?溫度調控? ?盆栽紅掌生長最適溫度為18~? ? 28 ℃,低于18 ℃,個別品種生長速度減慢,容易分蘗,生產周期延長,增加了養護成本。高于28 ℃,代謝速度加快,不利于營養物質的積累。冬季澆灌時,水溫盡量接近盆內基質溫度,控制在22 ℃,偏低易造成植物根系受損。
5? ?植株整理
要提高紅掌的觀賞性和商品性,植株整理必不可少。葉片長得茂密,養分消耗多,易發生花蕾早衰,需疏葉,及時去除病葉、老葉,促進紅掌由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過度。及時給根系外露的植株補充基質,將紅掌的葉片、花莖理順,盡量讓花集中在植株中心部位,將葉向四周拉展,使株形豐滿,增加層次感。
6? ?病蟲防治
堅持“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優先使用農業、物理措施,化學措施輔助使用。
6.1? ?農業防治? ?加強溫度管理,使溫度不超過30 ℃;做好環境衛生,作業工具消毒;保持良好的通風環境,合理施肥、灌水,增強植株抗病蟲能力。
6.2? ?物理防治? ?大棚內每隔5 m懸掛黃板誘殺蚜蟲、白粉虱等,每隔20 m懸掛藍板誘殺種蠅、薊馬等昆蟲,同時在溫室通風口上安裝防蟲網。
6.3? ?化學防治? ?紅掌是觀賞植物,對農藥的使用要求較高。要使用藥效高、無藥害、無殘留、無藥斑的藥劑,殘留較多的農藥會影響紅掌的光合作用,使葉片失去光澤,降低觀賞性和商品價值。一般使用水劑、油劑或煙霧劑。
6.3.1? ?主要病害? ?大棚內溫度超過30 ℃,用中農森克斯中藥抑菌劑噴霧;細菌性葉斑病定期用農用鏈霉素或新植霉素噴施,2~3次。
6.3.2? ?主要蟲害? ?蟲害發生初期,施用中農森克斯中藥驅蟲劑驅蟲。蚜蟲用阿維菌素防治,連續噴2~3次。
由于現階段可供選擇的中草藥農藥品種較少,或現有產品試驗后達不到理想效果,紅掌病蟲害發生后還需要輔助使用化學防治。利用中醫農業理論,在紅掌栽培中盡量減少化學農藥、化學肥料使用,保障紅掌生產環境安全,提高產品質量,引導紅掌產業向高效、安全、節約的方向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左利娟,龐小玲,潘慶輝,等.不同品種紅掌植株生長動態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9(20):126-127.
[2] 黎揚輝,劉鎮南,鐘國君,等.廣州地區紅掌盆花生產技術規程[J].廣東農業科學,2006(6):76-79.
[3] 黃文敏.火鶴栽培技術[J].新材料新裝飾,2014(5).
[4] 武朝菊.盆栽紅掌工廠化栽培技術[J].山東林業科技,2007(3):64-65.
[5] 孫君梅.紅掌生長特性及苗期無土栽培技術的研究
[D].海口:海南大學,2010.
[6] 唐永臻,王亞榮.紅掌的溫室管理技術[J].陜西林業,2006(3):36.
[7] 何華偉.盆景修剪方法[J].農家參謀,2013(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