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2日,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在珠海正式開幕,中國航發攜CJ1000A發動機、“太行”發動機、AES100發動機等明星產品亮相,六十余型參展展品中近半數為首次公開展示,參展規模創歷史新高,充分展現了這些年中國航空發動機事業取得的長足進步。
回望2016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富國強軍戰略高度出發,作出組建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的重大戰略決策,加快推進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自主研發和制造生產。同年11月,中國航發作為最年輕的軍工集團,以“新形象·心飛躍”為主題,首次亮相珠海航展,展出了公眾耳熟能詳的“太行”渦扇發動機、“玉龍”渦軸發動機等明星產品。
“太行”發動機是歷屆航展的明星產品。從“太行”發動機到“太行”發動機發展型,再到五型“太行”發動機集中排列,作為我國首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大推力、加力式渦扇發動機,“太行”發動機目前已走出一條系列化發展和能力提升的研制路線,從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工作包線、功率提取、環境適應性、長航時等方面完成了技術升級,全面提升了飛機的生存和作戰能力。

在第十五屆中國航展中國航發展臺的全球市場拓展展區,“太行”發動機位于中心位置。和往屆航展不同的是,在其周圍,多款不同類型的最新國產發動機齊亮相,其中最吸引觀眾目光的就是首次亮相、體型最龐大的AEF1200發動機。
該型發動機是大型飛機的國產動力,是我國自主研制的第一型大涵道比雙轉子渦扇發動機,填補了我國航空動力領域的空白,成為國內外客商關注的焦點。
渦噴、渦扇、渦軸、渦槳、燃氣輪機……各類型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產品環繞著“太行”發動機同臺展出、多元呈現。這是中國航發著力推動軍、民兩大市場相互支撐、相互促進的成效體現,不斷夯實的國內市場,積極開拓的國際市場,越來越多的產品在市場的浪潮中走向成熟。
不僅如此,中國航發利用先進航空發動機技術儲備,聚焦“雙碳”目標大力推進燃氣輪機產業發展。此次展出的“太行110”重型燃氣輪機是我國第一臺自主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110兆瓦級重型燃氣輪機。自2023年通過產品驗證鑒定后,“太行110”重型燃氣輪機市場份額不斷拓展,今年8月又有4臺簽約落地新疆塔城。“太行7”“太行15”“太行25”燃氣輪機具有適用范圍廣、可靠性強等特點,分別在多地投入運行,研制取得重大突破。
低空經濟是產業發展新賽道、經濟增長新引擎。2024年,低空經濟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再次強調,要發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
本屆航展期間,中國航發在珠海召開AES100產品發布暨通航動力產品推介會,集中推介10型通航動力產品,并與10家重要客戶簽署1500余臺通航動力產品意向采購合同,總金額超過100億元。一系列通航動力產品的研發投產、簽約交付,展示出中國航發在通航動力領域強大的研發實力和運行保障能力。
從“金沙”發動機到渦軸16發動機,再到AES100發動機。中國航發成立之初,就已布局通航動力產業。8年多來,中國航發大力推進通航動力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已先后完成多型產品適航取證,研制的通航動力產品性能已達到當代國際先進水平,本屆航展亮相的AES100發動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位于通航動力和低空經濟發展展區正前方的AES100發動機,三個月前剛剛取得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這是我國第一型嚴格按照國際通行適航標準自主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民用渦軸發動機,實現了我國先進民用航空發動機自主研制產品從無到有的歷史性突破。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中國航發創新變革,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推動“動力變革、效率變革、質量變革”,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促進產業鏈與創新鏈融合發展,打造貫通航空發動機科技創新體系和戰略科技力量,搭建航空齒輪、發動機密封件制造技術創新中心和航空軸承創新平臺,加快提升航空發動機研發能力。
第十五屆中國航展中國航發以“向新而興、同心共行”為參展主題,創新技術發展展區展出的產品,均為近年來中國航發堅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系統布局基礎研究和前沿探索、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成果。
大型客機發動機舉國關注、舉世矚目。中國航發在第十五屆中國航展現場發布的《2024—2043民用航空發動機市場預測報告》顯示,未來20年,中國商用航空發動機市場巨大,預計將交付1.9萬臺,市場價值超3000億美元,市場份額將超過全球五分之一。
近年來,由中國航發自主研制、采用多項先進技術的CJ1000A發動機和CJ2000發動機已多次亮相各類展覽展會活動。CJ1000A民用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為雙軸直驅發動機,能夠滿足150~180座級單通道飛機對動力的需求,具有低排放、低噪聲、低油耗的特點。
作為新型綠色航空動力的典型代表,航空混合動力備受關注。航空混合動力航程長、載重大、排放低、機動靈活,可在物流運輸、旅游觀光、醫療救援等大多數場景廣泛應用。中國航發基于成熟渦輪發動機,已衍生開展混合動力系統,將形成系列化產品,可滿足不同客戶需求。
聚焦氫能航空動力發展,中國航發堅持“小核心、大協作、專業化、開放型”科研生產體系,與各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高校開展深入合作,推出多項科技創新成果。
現場展出的兆瓦級氫燃料渦軸發動機以及200kgf推力級氫渦輪發動機燃燒室及供氫系統,均為中國航發依托自身行業優勢、突破燃氫關鍵技術研制的新型產品,將為降低航空碳排放和引領航空能源體系變革探索新路徑。
國家寄予厚望,人民翹首以待。本屆航展期間,陸軍、海軍、空軍,以及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在中國航展現場召開新聞發布會。空軍新聞發言人謝鵬大校介紹,裝備國產發動機的空軍殲35A驚艷亮相,可以說“上新”又“上心”,也預示著人民空軍“三劍客”即將升級為“四劍客”。
“上新”上的是新型戰機,“上心”上的是強勁的“中國心”。
在2021年珠海航展上,運20總設計師唐長紅表示,運20已經有了“中國心”,我們不但有自主研制的發動機,而且還是兩型。在2022年珠海航展上,殲20飛行員驕傲地宣布,此次參加航展的殲20已全部換裝“中國心”。

中國戰機使用“中國心”,是每一個中華兒女內心自豪的期盼。中國航發成立8年多來,堅決扛起動力強軍、科技報國使命,全力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勇當現代產業鏈“鏈長”,研制步伐不斷加快、生產交付更加及時、產品可靠性明顯提高,自主研發和保障能力顯著增強。
為期6天的航展總參觀人數達到了近60萬,國之重器集中亮相,首展首秀精彩紛呈。在近年航展中,中國航發先后展出“太行”“玉龍”等軍用發動機,CJ1000A、CJ2000等商用發動機和AES100、AEP100等通航動力,以及各類新型發動機,已成為中國航發展示航空發動機自主創新發展成果的閃亮舞臺。
在航展期間,中國航發利用展館資源,組織科普講解直播,普及航空發動機科學技術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讓新時代航空發動機科技創新成果走向公眾。全社會對航空發動機自主創新研制的自信不斷增強,關注航空動力、崇尚科技創新的社會氛圍愈加濃厚,為加快航空發動機自主研制厚植了沃土。
展館外,配裝中國航發“太行”“玉龍”等發動機和輔助動力裝置的戰機進行了精彩的飛行表演和靜態展示。中國航發將積極投身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實踐,奮發進取、擔當作為,為建設航空強國、早日讓中國的飛機用上更加強勁的“中國心”貢獻智慧和力量。

(作者單位: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