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雯

在戶外跨年、倒數、看煙火,好像是年輕人才會做的事,而且是很年輕的那種。因為年輕人才會不怕冷、不怕累、不怕人多擁擠,只為度過“跨過去”那一秒的高潮和寂寞。
2024 年,我就邁入35 歲了。為了證明自己還很年輕且充滿儀式感,我也出門跨年了。晚上走在馬路上,我注意到一件事:年輕的小姑娘都穿短裙,而且不穿光腿神器,真的不會冷嗎?我想起我二十幾歲的時候,也喜歡在冬天穿短裙,而且裙子越短越好,哪怕冷得瑟瑟發抖,也不肯多穿一件衣服。看著街上朝氣蓬勃的年輕女孩,我有點不甘心,我決定去買一條短裙來穿。結果當然是:我如愿穿上了短裙,然后在冷風中后悔,但街上短裙女孩的臉上卻毫無寒意。“我老了我老了。”我對著同伴哭訴。
最近,我又一次因為服裝反思起了年紀。我去剪頭發,柜臺的女生穿著短褲和低胸露腰上衣,典型的“Y2K”風格。問題是,我沒想到冬天也可以“Y2K”。我說:“你太辣了,但是這樣不冷嗎?”
我的理發師調侃我:“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自己,你這樣對嗎?”我穿的是長褲配衛衣,冬季標準配備。我說:“穿那樣很冷,而且很累。”
二十幾歲和三十幾歲倒是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仍舊很窮。
“怎么會累?”柜臺辣妹和理發師不解。我說,因為美麗是一種氛圍,所以穿這種衣服,不能駝背、不能蹺腳、不能有一刻松懈。而且,為了保持腹部平坦,還不能吃太飽。氛圍之外,還有實打實的時間成本—起床要化妝、吹頭發、搭配衣服,回家還要卸妝,美麗也真是一件很累的事。
但我二十幾歲的時候不會覺得累,我又感慨起年紀來。
二十幾歲的時候,從沒想過三十幾歲的事情,而如今已經在奔四了。然而,當周圍的人都告訴我“你已經老大不小了”時,我也沒感覺到年齡帶來的“老氣”,總覺得自己還是“年輕人”,甚至還是“寶寶”—我周圍聚集了一大群“老寶寶”。
關于年紀,聯合國最新的年齡階段分割是:45 歲之前都算年輕人,60 歲之前是中年人,60—75 歲則是“年輕的老人”。按照這個國際標準來看,我其實年輕得不得了。但按照中國社會的標準,我還是決定謙虛一點,當個“壯年少女”就好。
不過,二十幾歲和三十幾歲倒是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仍舊很窮。二十幾歲的時候看到漂亮的物件,覺得太貴了買不起,現在看到同樣的東西,雖然買得起但買了會心疼,所以決定還是省點錢不要買了。孔子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這句話的現代版是電視劇《三十而已》里的臺詞:“沒有20 歲的肆意灑脫,沒有40 歲的云淡風輕,30,想要的是更好的生活。”
這個時代的30,變成了還在立的階段。但我到了35 歲,卻還是立不起來,也沒有煩惱都快迎刃而解的清爽,反倒是覺得不甘心,想做的事情還沒做成,人倒是已經有點累了,還很怕冷。如果到了40 都還沒立過,那時還能有云淡風輕的不惑嗎?哎呀,腳好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