憐青

2019年5月1日,尼日利亞,電子市場上的Tecno門店
日前,國內手機廠商傳音控股發布了年度業績預告。公告顯示,傳音2023年度實現營業收入超621億元,同比增長33%,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約54億元,同比猛增121%—“非洲之王”再次交出亮眼數據。
與華為、小米、OPPO、vivo等國人耳熟能詳的手機廠商相比,傳音在國內聲名不顯,但卻在非洲市場,實現了其他廠商夢寐以求的占有率。
據國際數據公司IDC全球手機季度跟蹤報告,2023年上半年,在國內沒有任何市場份額的傳音,在全球手機市場的占有率為13.9%,排名第三;其中智能機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為7.6%,排名第六,傳音在非洲、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智能機出貨量排名第一。
傳音創始人出身于國內功能機時代的王者“波導手機”,自2007年起深耕非洲市場,從“雙卡雙待”到“黑人美顏”,傳音在中東和非洲打出了一片天地。
2023年,不甘于只在非洲稱王的傳音推出了折疊屏手機,彰顯沖擊中高端手機野心的同時,其在未來也將面臨更多硬仗。
精準優化,降維打擊
在一些情況下,選擇可能比努力更重要,對傳音而言,選擇扎根非洲是其成功的重要基礎。
世界銀行數據顯示,新世紀以來,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人口增長率大多時間保持在2.7%—2.8%之間,近年雖略有下降,但在2022年依然保持在2.5%,遠高于同年世界人口0.8%的增長率。知名數據統計公司Statista則預測,非洲人口將增至25億,而2022年,非洲總人口約為14億。
Statista指出,非洲是全世界最年輕的大洲,2022年的人口中位數僅為18.7歲,青年比例高且老年人口比例低,只有3%的非洲人口年齡在65歲及以上,是唯一一個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0%的大陸。
如此龐大的年輕人群體,自然是廣闊的手機潛在用戶群。
2006年,尼日利亞手機市場上突然出現了一個陌生的面孔—Tecno,那是傳音推出的第一個手機品牌,主推的是一款雙卡雙待手機。這樣的手機在當時的中國平平無奇,幾乎每一家手機廠商都能生產,但對于非洲而言,無疑是一次“降維打擊”。
傳音副總裁Arif Chowdhury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采訪時表示,在彼時的尼日利亞等國,人們往往會準備多張SIM卡,以避免運營商因呼叫不同網絡而收取高額費用,收入不高的非洲人民出于囊中羞澀,也不愿為此購買兩臺手機。
即便在當時看來,雙卡雙待的設計在技術上并無出彩之處,但這卻是諾基亞、三星等手機霸主并未考慮、且非洲用戶確實需要的功能。這也讓傳音很快打出了名氣,此后的“四卡四待”手機TECNO 4Runner,更是讓傳音一夕之間聲名大噪。
非洲獨特的需求,讓傳音點了與國內手機廠商不一樣的“科技樹”,阿姆哈拉語和斯瓦西里語等非洲常用語言的文字,被添加到功能機鍵盤上,手機語言也加入了部分非洲語言。
考慮到非洲供電不足,時常停電,手機使用者有時甚至需要走上十幾公里尋找可充電的地方,傳音還為手機配備了更大的電池,緩解了用戶的電量焦慮。

2023年10月16日,尼日利亞的手機充電點

尼日利亞街頭,介紹T ECNO手機黑人美顏功能的海報
無論是旅游城市或貧民窟內,只要有墻的地方,就有傳音手機的涂墻廣告。
另一值得稱道的,是傳音的低價策略,這在幾乎不支持分期付款的非洲顯得格外有吸引力。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的研報指出,埃塞俄比亞的月平均工資多在54—108美元之間,而約95%的傳音智能手機售價在200美元以下,這一品牌是名符其實的“廉價之王”。
科技博主“冬日果醬”告訴《看世界》,作為一家身處國內的手機廠商,在本土手機行業極其內卷的情況下,傳音也可以享受到內卷帶來的供應鏈性價比紅利,這也是其低定價的底氣所在。
即便到了此后的智能機時代,低價+大電池+快傳等頗具傳音特色的思路,依然被完整保留了下來:傳音一度推出了四卡四待手機;國內手機大電池容量的通常為5000mAh—在傳音這只是起步數據,而當安卓快充普遍在120w徘徊時,其就推出了160w快充;同時,傳音手機價格通常只相當于三星的五分之一。
逐漸洗去企業身上的“非洲味道”,是傳音近年來的目標。
2010年,一代神機iPhone4上市,手機行業的游戲規則開始改寫,世界邁向智能機時代,一些功能機時代的霸主品牌就此沉淪,被掃進了故紙堆。
顛覆性的變革意味著全新的市場,對于憑借著功能機在非洲打出名氣的傳音而言,這是風險,也是機遇。
Canalys數據顯示,直至2018年,非洲只有29%的人口在使用智能手機;在中國,這一數據是97%。而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預測,2025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智能手機連接率將提升至64%,這一龐大的市場,足以讓所有手機廠商垂涎。
“非洲本地化”是傳音一以貫之的思路,這既體現在手機功能方面,也表現在銷售策略上。其中,“黑人美顏”就是傳音在智能機時代的一大利器。
傳統的手機攝像頭對光線依賴程度很高,對黑皮膚并不友好,美顏模式下,黑皮膚更是容易被糊化成一團。
傳音研究出了一種特殊美顏算法,通過定位人的眼睛和牙齒這兩處始終呈現白色的區域,進而推算出面部輪廓并補光,從而讓黑人也能在美顏下拍出亮色巧克力膚。
這一算法也在此后不斷優化,不僅在國內申請了相關專利,還在全球計算機視覺頂級會議(CVPR)舉辦的國際競賽中,斬獲了深膚色人像分割賽道冠軍。
在銷售路徑上,考慮到非洲網絡覆蓋率低,非洲人民基本沒有網購的渠道和習慣,傳音采取了線下覆蓋式宣傳營銷,無論是旅游城市或貧民窟內,只要有墻的地方,就有傳音手機的涂墻廣告。
華鑫證券在2022年一份研報中指出,傳音在非洲共有360個經銷商,開設了大量線下零售店,并協助經銷商不斷下沉銷售渠道,將銷售網絡由當地一二線的發達區域,逐步向三四線區域下沉覆蓋,完善現有市場銷售網絡。截至2020年,傳音擁有銷售人員數量超過5000人,占公司員工總數的30%以上。
一套組合拳下來,傳音終于稱雄非洲,在非洲商業雜志《African Business》發布的“2023年度最受非洲消費者喜愛的品牌”百強中,傳音旗下三大手機品牌全部上榜,最高位列第9名。
進軍印度,沖擊高端
當然,傳音的商業版圖并不局限于非洲,更不局限于下沉市場,逐漸洗去企業身上的“非洲味道”,是傳音近年來的目標。
2023年初,傳音公布前一年預計實現營業收入463.61億元,同比下降6.17%;歸母凈利潤25.25億元,同比下降35.41%—這是傳音控股自2019年上市以來的首次業績雙降,“非洲之王”風光不再的言論一度甚囂塵上。
非洲手機市場在當年整體較為低迷,是傳音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此之前,早已感到危機的傳音,已經開始將業務版圖拓展到非洲以外的下沉市場。
2021年,傳音在亞洲等其他地區的營收達到242.98億元,同比增長67.14%,收入占比幾乎與非洲持平,而在2019年,非洲業務仍是傳音收入的絕對大頭。事后來看,如果傳音沒在疫情期間“走出非洲”,只怕在2022年會摔得更慘。
另一大變化在于傳音開始向中高端路線進軍。目前,傳音以TECNO、itel、Infinix組建起了手機品牌矩陣,分別聚焦中高端、普羅大眾以及青年市場。
IDC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1年間,非洲地區200—400美元價位的中端、高端手機的市場占有率,從10.1%上升到了14%,而200美元以下的低端手機則從86.8%降至81.1%。
在科技博主“冬日果醬”看來,傳音開始嘗試中高端,和國產手機近年來紛紛向中高端挺進的邏輯基本一致,這既是積極擁抱市場變化,也是追逐利潤的表現。“非洲等區域,從功能手機到智能手機的路確實還沒走完,但增長速度已經沒有之前那么快了。”
2023年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傳音旗下TECNO品牌推出了首款折疊旗艦Phantom V Fold,這也被認為是傳音朝中高端推進的一大信號。
全球手機市場現已進入存量時代,北美諸多限制,西歐高利潤但需要高技術,而東南亞爭斗程度不亞于國內市場。在非洲手機增速放緩、拉美經濟整體低迷的情況下,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市場印度,自然成為了手機廠商的兵家必爭之地。

TECNO首款折疊旗艦PhantomV Fold

2021年3月29日,尼日利亞拉各斯,市民在買手機
技術決定戰術。“冬日果醬”認為,傳音在當年缺乏足夠技術實力的情況下,選擇“繞行”至非洲發展的戰略確實出彩,但在避無可避的情況下,中高端則成為了傳音想在印度市場立足的必由之路。
縱觀傳音的發展歷程,其與小米多少有些相似之處,同樣靠低價起家,同樣擅長海外市場—2023年第三季度,小米海外收入347億元,占比48.9%,占據了公司總收入的半壁江山。
而小米是印度市場曾經的絕對霸主,直到2022年第三季度,依然獨占了印度約五分之一的手機市場。如今,小米在印度雖然風頭不如往日,但傳音想在前有蘋果、三星,后有OPPO等群狼環伺的市場區域里殺出一條血路,并不容易。
市場調查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數據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5G智能手機在印度出貨占比中達43%,這也是該類目首次突破40%。該機構分析師指出,目前以舊換新和分期付款等優惠購機模式,正逐步在印度推廣,使得當下高端化趨勢變得越來越強勁:2023年第一季度高端市場的份額同比幾乎翻了一番;高端市場的增長正在減少中端市場的份額,低于1萬盧比(約合人民幣863元)的低端手機出貨量持續走低。
如果傳音沒在疫情期間“走出非洲”,只怕在2022年會摔得更慘。
不久前,TECNO在國內召開了一場針對手機影像技術的分享會,發布了三項手機影像技術,以期繼續強化其技術形象。而從發布折疊屏手機開始算起,傳音在中高端路上已經走了一年,但具體戰果尚未可知。
《印度經濟時報》表示,蘋果和三星主導著印度市場,促使中國競爭對手如Tecno等推出旗艦超高端手機。其援引品牌和零售商觀點稱,許多消費者對手機處理器、相機、折疊等需求越來越高。
展望未來,對于新一年在印度的成績,傳音相關人士在接受印度媒體采訪時,措辭相當謹慎,表示希望從目前的第六位擠進前五。
責任編輯吳陽煜 wyy@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