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強調,要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注重家庭家教家風,督促領導干部從嚴管好親屬子女。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又一次指出應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和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相輔相成,對于新時代新征程反腐敗斗爭影響深遠、至關重要。
在已曝光的諸多貪腐案件中,
“利用職權或者職務上的影響為他人謀取利益,親屬收受財物”“縱容親屬利用其職權或職務影響謀取私利”等類似描述屢見不鮮。在眾多警示教育片中,有些領導干部父子、夫妻“齊上陣”,從“全家腐”到“全家覆”。諸如此類的腐敗現象的產生,與個別黨員領導干部家庭建設的缺失、家教家風的腐壞與扭曲關系甚大。
目前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但需進一步防治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梳理公開的有關案例,可以發現部分官員子女違規經商問題較過去更為隱蔽、更難察覺的原因在于他們選擇在異地其他官員的“照顧”或庇護下違規經商。這背后折射出的正是個別人扭曲的人情交往與社會關系。
與此同時,受“官本位”等封建殘余思想影響,個別領導干部觀念出現偏差,在做選擇時優先為個人、子女、親屬等特定關系人謀取好處和利益,公權力淪為個人謀取私利的工具。反腐劇《人民的名義》中,公安廳廳長的妻子對政法委書記說:如果你再不管一管你這位廳長,他可以把他們村的野狗都弄到公安廳當警犬。在公開的案例中,一些被查處的領導干部依靠手中權力,大行“封妻蔭子”“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做法,究其根源,正是封建殘余思想作祟。
最后,拉關系、走后門等錯誤思想觀念仍有市場。正常、健康的社會關系,以法律法規、公序良俗等約定作為行動前提,而拉關系、走后門等錯誤思想觀念帶來的是損公肥私、自私自利的庸俗關系。一些不法商人以領導干部為圍獵對象,往往選擇他們的子女、配偶或者其他親屬等關系人作為“中介”進行利益輸送,當家教家風不嚴,無法自覺抵制誘惑與圍獵時,家庭式腐敗由此產生。
因此,進一步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助推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至關重要。
以制度規范進一步約束。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領導干部家風建設以制度化形式對其進一步規范。《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以及《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對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教育管理好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做出了相應規定;且《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對黨員領導干部不重視家風建設,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行為的處分也進行了相應明確。
以優良傳統進一步引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著中華兒女,譬如“傳家兩字曰讀與耕,興家兩字曰儉與勤”“人遺子孫以財,我遺子孫以清白”等詩句體現的正是中國古代民眾對淳樸、清廉家風的追求與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紅色家風,既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同時也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廉潔本色。新時代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共產黨人的紅色家風相結合,以優良傳統對領導干部家風建設進行進一步引導。
以典型案例進一步警示。堅持以案促改、以案促教、以案警示,對典型案例及時公布,時刻警醒領導干部重視家風建設,尤其對配偶、子女等嚴格要求,以達到守住防線、把握底線和不越紅線的目的和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領導干部的家風,不僅關系自己的家庭,而且關系黨風政風建設。重視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有利于推動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為新時代新征程反腐敗斗爭營造良好文化環境和社會氛圍。
(作者單位系中共常德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