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但是在現實中,總有個別有心機心計者,企圖通過權錢交易、利益交換等不當手段來積累所謂的“家當”。但這些不義之財,最終只會成為自己乃至整個家庭發展存續的枷鎖鐐銬。對于領導干部而言,樹立正確的家當意識、財富觀念,更是涉及家庭家風家教、影響子孫后代的大事。
“國計已推肝膽許,家財不為子孫謀。”應當給子女留怎樣的家當,是值得每一名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認真思考的大問題。如果當權者一門心思去為個人圈錢,不但毀害自己,而且還會貽害子孫。筆者認為,良好的家風是最有價值的“家當”,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領導干部要時刻把家風作為最美傳承、無價之寶,樹立“留家當”不如“留家風”意識。
好家風是修身的“營養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基礎,是前提。“孟母三遷”“曾子殺豬”“孔融讓梨”等歷史典故成為好家風的“示范”。焦裕祿“帶頭艱苦、不搞特殊”,谷文昌“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飯”,齊心“做好工作就是最大的孝心”等成為黨員干部好家風的“典范”。良好家風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如營養劑滋養著一個人的健康成長。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身正為范樹家風,學習和傳承優良家風中所蘊含的核心要義和價值取向,涵養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讓自己成為好家風的涵養者、推動者,教育引導子孫后代以己為榮,確保走好人生每一步路。
好家風是廉潔的“防腐劑”。國以家為基,家尚廉則安。家風是依規以德治黨的重要環節,是抵御腐敗的第一道防線。家風正,則為官清;家風劣,則為官濁。好的家風是廉潔的“防腐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領導干部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無論是諸葛亮的《誡子書》,陸游的《放翁家訓》,還是朱德的“三不準”、牛玉儒的“約法三章”等家規,都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和紅色家風,為黨員干部保持清廉、涵養家風持續提供思想動力。實踐證明,領導干部家庭一旦形成良好家風,就會成為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使家人子弟和后世子孫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繼承傳承、發揚光大。
好家風是勵志的“催化劑”。勵志才能更好立志。崇高的理想、遠大的志向無疑有勵志的力量推動,而好家風就是最強勁的動力引擎,是個人成長成才、許黨報國的“催化劑”。留家財不如留好家風,林則徐堪稱模范。林則徐有言:“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增其過。”此話越品越有味、越品越有道,足以為熱衷于給子女留家當者以提醒勸誡:不義之財最終只能禍害子孫。只有良好的家庭家教家風,才是子女安身立命、受益無窮的“家當”。
“家風純正,雨潤萬物;家風蔚然,國風浩蕩。”領導干部當為子孫后代多創造、多留存真善美、正能量,鼓斗志、促奮發的家風,我們就會更好地凝聚推動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澎湃激情、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