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塵過往,路途迢迢,簡單的行囊,厚重的渴望,我們每一個在喧囂中穿梭的行人,背負著夢想努力尋找一片聊以安放心靈的凈土。然而,人生的行走其實并不簡單,需要堅毅,需要智慧,需要良好的人格品質,或許就是古代先賢所說的那種“安步以當車”的境界吧。
《戰國策·齊策四》記載:齊宣王非常仰慕謀士顏斶,想將其留在身邊為師,于是把他召進宮來。但齊宣王并沒有禮賢下士,反而顯盡權勢,并許以“食必太牢,出必乘車,妻子衣服麗都”。顏斶不卑不亢地反擊之后,婉言拒絕,說道:“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正以自虞。”好一個“安步以當車”,這是一種淡泊名利、隨和從容的人生態度。人的一生都在路上,為了生存和幸福而忘我地奔走奮斗,從鄉村走向城市,從貧窮走向富裕……然而,快節奏的生活,心中燃燒的各種欲望,如今的行走已然變成了“輪子”上的行走,而雙腿則淪為一種肢體語言,并附帶著攀比與顯赫的印記。
現代社會,汽車以不可阻擋之勢進入家庭,給能源、環境、交通等各方面帶來挑戰。其實,只要時間充足,路程適宜,人們不妨安排好時間,拋開令人“心堵”的交通工具,“安步以當車”,邁開步履,去尋證那“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的漫漫人生路。既為減排低碳做貢獻,又可鍛煉身體、修心養性,何樂而不為?
直立行走,是人類進化史上的一大標志,正如恩格斯所說:“這就完成了從猿到人的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步。”行走伴隨人的一生,人的生命過程就是行走的過程,也是人生最美麗的風景。生命不息,運動不止,讓我們少一點車來車往、不勞筋骨的享受,堅持每日步行,健康便會與生命朝夕相處。
最美的風景往往就在身邊,坐車一晃即過,而行走中卻能細細品味。一路行走,你能在流動變幻的城市定格精彩的瞬間,你能在廣闊寂靜的鄉村呼吸草木的清香,你能仰望白云朵朵,你能俯瞰流水潺潺,你會把生命融入自然的懷抱,鑄就樸素的品質。通過行走,我們感受到生命的價值,演繹著生命的多姿多彩,所有的走過,一步一腳印,風里步履執著,雨里堅定自信,內心永遠充滿著對生活最樸素的追求。
而對于我們的領導干部、人民公仆來說,更應該邁出辦公室、拋開轎車,走訪百姓,親身調查,了解疾苦,問政于民,踐行革命先驅李大釗留下的錚錚豪言:“大丈夫生于世間,寧可粗布以御寒,蔬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為了人民,“安步以當車”就是一種為官的人格品質。
安步以當車,是一種養生之道,是一條人生之路,更是一種品質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