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旦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公布數據,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202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突破了1000萬輛,滲透率達到14%,其中,中國、美國和歐洲是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的主要驅動力。 2022年,中國約占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的60%,成為第一大市場,歐洲是第二大市場,202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超過15%,美國作為第三大市場,202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了55%,滲透率約為8%。
2022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進入全面市場化拓展期,進入新的發展和增長階段。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2022 年,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內銷與出口雙升,銷量達688.7 萬輛,同比增長93.4%,新能源汽車銷量占全部汽車銷量的比重由2021 年的13.4%提升至25.6%。 截至2022 年底,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310 萬輛,占汽車總保有量的4.1%。 根據海關數據統計,2022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67.9 萬輛,同比增長1.2 倍,占汽車總出口量的21.8%,較2021 年提升了6.4%,成為我國外貿出口新亮點。 分車型看,2022 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持續擴張,商用車銷量穩步提升,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654.8 萬輛, 同比增長94.3%; 新能源商用車銷量達33.8萬輛,同比增長78.9%。 分動力類型看,2022 年,中國純電動車型繼續占據主導地位, 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市場占比提升,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為536.5 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為151.8 萬輛、 燃料電池汽車銷量為3397 輛,同比分別增長81.6%、151.6%和112.8%,占比分別為77.9%、22.0%和0.1%。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 我國地方政府紛紛將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產業轉型和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 作為我國最早發展汽車產業的城市之一,天津市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給予了高度關注。 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天津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天津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涉及電池制造、電機制造、汽車整車等多個領域。 同時,天津市還積極引導和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發展。 此外,天津市還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使用,通過出臺鼓勵措施,促進市民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有效推動了天津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由圖1 可以看出,從2019 年開始,由于受到宏觀經濟等因素影響, 天津市汽車發展趨緩, 汽車產量逐漸下降,但同時,天津市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則呈現了不同的發展趨勢。 如圖2 所示,2018 年,天津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剛起步不久,全年產量為158 輛。 2019 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出現爆發式增長,產量增長到9118 輛,增長了56.7 倍。2020 年產量為16712 輛,增長率為83.29%。 2021 年產量為25784 輛,增長率略微下降至54.28%。 2022 年,受突發應急事件和汽車零部件短缺與價格上漲的影響, 部分車企難以轉嫁原材料、物流等成本上漲帶來的沖擊,天津市新能源汽車產量有所下降,全年產量為12654 輛。 由圖3可知,2018—2021 年,天津市新能源汽車產量在天津市汽車總產量中的占比逐年遞增。2021 年,天津市新能源汽車產量首次突破兩萬輛, 在汽車總產量中的占比也達到了3.48%,天津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逐漸由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 2022 年,隨著天津市新能源汽車產量的下降,其占比也略微下降,但仍高于2020 年水平。

圖3 2018—2022 年天津市新能源汽車產量占汽車產量的比例
2023 年,天津市新能源汽車市場整體復蘇向好,展現出強大的發展韌性,1 月~8 月, 天津市新能源汽車生產5.7 萬輛,達到歷史新高。
2022 年以來,為了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天津市政府積極出臺新能源汽車產業相關政策, 充分結合天津產業基礎與要素資源稟賦, 完善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體系,優化產業生態,增強產業創新發展動能。
2023 年4 月,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天津市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 《措施》),并對12 條重點產業鏈提供專屬政策支持,積極推動相關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措施》提出了多項專屬政策支持。 《措施》提出,支持車聯網發展,加大車聯網政策先行先試力度,擴大運營規模。 《措施》明確,支持新能源發展,圍繞鋰離子電池及材料、風能、太陽能、氫能等重點領域,提供新能源系統解決方案。 《措施》強調,支持汽車與新能源汽車發展,對新車型納入《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 的整車企業, 每款新車型分級分類給予最高200萬元獎勵。
隨著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加速融合,天津市政府愈發重視對下一代新能源汽車的戰略規劃, 積極研究產業進一步轉型升級路徑。2023 年9 月,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 《天津市加快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7 年)》,提出要堅持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方向, 推動汽車產業向新能源化、 智能網聯化、高端化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新能源整車,搶占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新賽道,多技術路線布局商用車產業,優化提升關鍵核心零部件產業鏈,完善基礎設施體系,重塑汽車服務業版圖, 推動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為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 更好支撐天津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2023 年9 月,天津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 《天津市進一步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的實施方案》, 提出到2030 年力爭全市新增各類充電樁不少于10 萬臺,車樁比處于全國主要城市前列,形成城市面狀、公路線狀、鄉村點狀布局的充電網絡,充電設施智能開放,充電服務安全便捷,充電信息互聯互通。 該方案圍繞優化完善網絡布局、加快重點區域建設、提升運營服務水平、加強科技創新引領等四方面部署了13 項任務舉措。
面對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天津市政府連續出臺政策,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增強經濟發展動能。2022 年9 月,天津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印發 《天津市關于促進消費恢復提振的若干措施》, 提出2022 年內定向投放2 萬個個人普通車增量指標, 通過專項搖號, 面向仍在搖號且已累計參加60 期以上 (含60期)的“未中簽”申請人進行配置,鼓勵有條件的區對個人購買新能源車給予更大支持力度, 鼓勵公共領域新增或更新的車輛使用新能源汽車。 2022 年11 月,天津市商務局等21 部門印發《關于天津市搞活汽車流通擴大汽車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進一步刺激新能源汽車消費,為經濟注入新動力。
在全球環保意識不斷提高及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 新能源汽車市場將繼續保持迅猛的增長勢頭。 為此,建議天津市政府部門抓住產業發展風口,在政策、模式和路徑等方面積極開展創新探索, 構建一套適合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政策體系。
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趨勢,也是未來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的新高地。 政府部門應做好頂層設計和戰略規劃,在大量調研、充分討論和論證的基礎上,根據天津市的工業基礎和市場潛力,制訂細化發展目標和落實計劃。 重點圍繞新型動力電池、車用芯片和操作系統等下一代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領域, 支持鼓勵產業化發展。
科學制定財政支持政策, 通過財政資金的杠桿效應撬動社會資本,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研發投入,鼓勵企業建立獨立的研發中心,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和設備,提升技術創新水平。 同時,設立專項資金開展前沿技術研究,推動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
完善新能源汽車安全、環保、能效等方面的法規和標準,加強監管執法力度,對不符合標準的企業和產品進行處罰和淘汰。 建立新能源汽車企業和產品信息公示制度,及時發布企業和產品技術參數、性能指標等信息,加強信息公開和透明度。 同時,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加強政府部門、企業、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交流和互動,提高監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