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芩, 沈宏宇
淋巴瘤是一種對人類健康和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的惡性腫瘤,其起源于淋巴結和造血系統,在老年人群發病率較高[1]。與中青年相比,老年人多合并高血脂、高血壓、心血管等基礎疾病,機體功能及免疫系統逐漸衰退,導致治療時耐受程度及敏感性較低,在承受疾病自身帶來的痛苦同時,還面臨著經濟和社會支持等壓力,患者易出現自責、擔憂、焦慮等情緒狀態及疲勞、睡眠不足等問題,嚴重影響患者生命質量[2]。自我感受負擔(self-perceived burden,SPB)是指患者在患病后,對照顧者產生依賴,因身體和家庭經濟等原因擔心增加家庭負擔而產生的內疚、沮喪等多維情緒的自我感受,患者SPB嚴重,會直接影響治療的順利進行,且對患者生命質量亦有巨大影響[3-4]。目前,關于老年淋巴瘤現狀調查及其影響因素文獻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通過調查老年淋巴瘤患者的自我感覺負擔和生命質量,并分析其相關性,為臨床護理提供參考價值。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間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收治的老年淋巴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均數抽樣公式:N=[Uασ/δ]2,其中Uα表示檢驗水準α對應的U值,σ為總體標準差,δ為容許誤差,根據預實驗得出標準差σ=1.06,α=0.05,δ=0.1,計算得出N=389例,考慮到調查問卷填寫質量以及失訪率,故將樣本擴大至510例。納入標準:①符合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有關淋巴瘤診斷標準[5],且病理組織學確診為淋巴瘤;②60~85歲老年患者;③患者具有一定認知水平,能正常溝通和閱讀;④所有患者知情同意。符合上述所有標準的病例納入本研究。排除標準:①具有惰性淋巴瘤病史者;②HIV陽性者;③患有其他影響SPB疾病者;④未完成調查問卷或調查問卷填寫不合格者。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擇合適患者進行問卷調查,研究員核實問卷完成度后再收回,共分發放510份問卷,剔除5份不合格問卷,共獲得505份有效調查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9.02%。
1.3.1 一般資料調查表自制一般資料調查表,主要內容包括患者性別、年齡、病程、文化程度、疾病分期、照顧者等項目。
1.3.2 自我感受負擔量表(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SPBS)采用張慶娜等譯制的SPBS,共9個項目,分值1~5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SPB水平越高[6]。分值40分以上患者為重度SPB,30~39分為中度,20~29分為輕度,20分以下為無。該量表Cronbach'sα為0.880。
1.3.3 淋巴瘤患者生命質量測定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Lymphoma,FACT-Lym)采用高月喬等[7]譯制的FACT-Lym,共43個條目,每個條目分值為0~4分,分值越高,患者生命質量越高。該量表Cronbach'sα為0.836。

505份有效調查問卷的基本情況中,男性略多于女性(占52.48%),年齡以70~<76歲的占比最大(占35.84%),文化程度以高中或中專為多(占41.98%),家庭月收入以3 000~<5 000元為主(占44.55%)。見表1。

表1 505例老年淋巴瘤患者患者基本情況
老年淋巴瘤患者SPBS總分為(31.76±1.59)分,各維度得分見表2。

表2 老年淋巴瘤患者自我感受負擔量表調查結果
老年淋巴瘤患者FACT-Lym中,情感得分(10.98±2.45)分,生理(13.02±2.83)分,社會家庭(13.01±2.65)分,功能(11.97±3.42)分,淋巴瘤附加關注(28.95±1.81)分,總分為(77.93±7.52)分。見表3。

表3 淋巴瘤患者生命質量測定量表(FACT-Lym)調查結果
隨著SPB嚴重程度的升高,FACT-Lym各維度評分依次降低,不同組別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不同自我感受負擔患者生命質量得分比較
Pearson相關性分析顯示,老年淋巴瘤患者SPBS各維度評分與FACT-Lym各維度評分呈顯著負相關(P<0.05)。見表5。

表5 老年淋巴瘤患者自我感受負擔與生命質量的相關性
通過對輕中重度SPB患者與生命質量的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患者情感、生理、社會家庭、功能和淋巴瘤附加關注評分越低,患者SPB越嚴重(P<0.05)。見表6。

表6 輕中重度自我感受負擔患者與生命質量的多重線性回歸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老年淋巴瘤患者SPBS總分為(31.76±1.59)分,處于中高水平。研究顯示,“擔心對我照顧需要花費很多錢” “擔心給照顧者帶來很多麻煩”及“擔心因為照顧我負擔過重”得分排在前三位,說明對于老年淋巴瘤患者來講,經濟壓力和擔憂自身對照顧者造成負擔是影響其SPB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結果顯示,老年淋巴瘤患者FACT-Lym總分為(77.93±7.52)分,各維度中情感得分最低,其次為功能狀況。分析可知,患者情緒狀態主要與自身疾病有關,如果疾病進展或身體出現疼痛不適,心理焦慮顯著增加,使得患者在情感上體驗“災難性意義”,從而治療依從性下降;同時由于患者化療后易出現惡心、嘔吐、貧血、骨髓抑制、消化不良等癥狀,若淋巴瘤出現不同部位轉移,均將影響患者機體功能,同時老年患者由于免疫功能差,全身癥狀顯著,從而降低患者生命質量[8-10]。
研究表明SPB與患者生命質量密切相關[11]。而目前我國對老年淋巴瘤患者群體SPB與生命質量之間研究鮮見,本文通過對老年淋巴瘤患者SPB現狀與生命質量情況進行調查,并對兩者相關性進行分析,為臨床護理提供參考依據。本研究結果顯示,老年淋巴瘤患者的SPB與生命質量呈顯著負相關,與趙艷琴等[12]的研究結果顯示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為SPB越重的患者往往更易產生焦慮和抑郁等負面情緒,且內疚感更嚴重,覺得自己的身體機能無法正常工作,給照顧者和家人帶來負擔,導致心理抑郁和自我否定,進一步降低患者的生命質量。因此提示,應早期給予老年淋巴瘤患者針對性干預,對于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應積極主動提供幫助,給患者提供精神及社會交往等方面相關社會支持,加強與患者溝通,鼓勵患者及時表達自己的感受并增加與家人溝通,減少情緒壓力;對于自我護理能力較好者,應該鼓勵積極回歸社會,減少患者對于照顧者的依賴,并教會患者護理方法及有效應對方式,使患者積極主動配合治療,正確宣泄內心情感,進而降低其SPB,提高生命質量。
本研究以橫斷面調查對因果關系的結果進行分析,但由于樣本數量不大,且使用便利抽樣方式,可能會對結果的代表性造成一定影響,未來研究需要進一步收集更多樣本并采取縱向研究,以便更好了解SPB和生命質量之間相關性。
綜上所述,老年淋巴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SPB,且SPB越嚴重,生命質量越差,建議采取相應措施干預,以提升患者的生命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