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 2 3 年農歷十月初一上午,2 0 0 多位來自四鄰八鄉的老人們, 其樂融融地坐在十幾張餐桌旁, 臺上一組戲班吹拉彈唱, 臺下看戲的老人們喜笑顏開, 這紅火熱鬧的場景像是誰家在辦喜事兒。其實, 這天只是周至縣駱峪鎮向陽村敬老院“一月兩會”(每月初一和十五)的日子。
據了解, 這樣紅火出圈的場面, 已經形成了駱峪鎮向陽村敬老愛老助老文明風尚的日常, 讓四鄰八鄉的村子紛紛效仿, 極大地推動了周至縣鄉村精神文明建設。尤其是在2 0 2 2 年以來, 向陽村更是在西安市慈善會的支持引領下, 圍繞鄉村振興的總體要求,按照“五個一”的創建標準,成立了周至縣向陽村“慈善幸福家園”工作站,并成為西安市“慈善幸福家園”第一批示范建設點。
為深入了解向陽村“ 慈善幸福家園” 建設情況, 記者一行四人來到向陽村敬老院。穿過其樂融融的大廳, 見到了正在廚房忙碌的敬老院院長田根全,他笑著說:“我這會兒正給大伙做中午飯哩,你們先到屋里喝點茶,咱們一會兒聊。”
聽了一場傳統文化論壇 辦起了一個愛心助餐點
2 0 1 4 年, 田根全參加了“ 西安首屆傳統文化論壇”, 他被現場嘉賓恪守孝道的感人事跡深深震撼, 決心從自身做起, 全心全意幫助身邊那些困難留守老人, 并帶動全村形成敬老尊賢, 孝悌忠信的良好風俗。
2 0 1 5 年,田根全便和妻子在村衛生所旁邊搭棚起灶, 開始免費給村里的老人們供應早餐和午餐。后來, 吃飯的老人多了起來, 為了改善就餐環境, 同時滿足村里的老人們文化娛樂的需求,田根全干脆在自家院里蓋起了兩間廚房、兩間庫房,7 間彩鋼瓦棚,擺上了7 張大圓桌,并在樓上樓下支起了1 4 張床。就這樣, 田根全的愛心助餐點開成了全村的老年人服務中心, 鄉親們還給起了個響亮的名字——“沒有圍墻的敬老院”。
“慈善幸福家園”示范點 累計惠及老人近10 萬人次
這間“ 沒有圍墻的敬老院” 真是名副其實,不光是村里的老人們愿來盡來, 就連四鄰八鄉的老年人也都逢初一、十五齊聚一堂, 在這里免費吃飯、聽曲唱戲、喝茶聊天、下棋畫畫,好不歡暢。
當記者問起老人們在敬老院的感受時, 何清明大爺捋著白花花的胡須笑呵呵地說:“今兒個社會是真的好呀, 政策也好, 人也好! 我老頭子活了八十多歲咧, 吃飯不要錢, 還能看戲、下棋學書法,這生活過到老都享福著呢!”
坐在他旁邊70 多歲的田起秀老人接著說:“這里的飯菜都是老人們愛吃的, 早上我們吃的還是甑糕,雜糧豆子蒸得軟軟的、甜甜的……”
田根全介紹:“ 今年, 是敬老院為向陽村和周邊四鄰八鄉的老人們志愿服務的第九個年頭。截至目前, 敬老院已累計惠及老人近1 0 萬人次,帶動我們村和周邊村鎮累計1 5 0 0 多位慈善志愿者一起敬老愛老助老, 發揚孝親敬長, 和睦鄰里之風。”如今,四鄰八鄉的村民都知道這里有個“沒有圍墻的敬老院”, 老人們來這里不僅僅可以免費吃住, 還能聽曲看戲、下棋畫畫, 找到自己的精神寄托。
每天五點鐘起床做飯 給受傷老人上門送飯100 天
田新民老人介紹:“ 根全每天早上五點左右就起床, 別人還在睡夢中他就開始忙上了, 有時炸油條, 有時蒸饃, 村里的老人們一過來飯菜就端上桌了。不論春夏秋冬、嚴寒酷暑,這些年如一日,一般人根本做不到!”
村里的劉更來老人因老伴兒身體不好不能做飯,每天騎著自行車來敬老院吃飯。有一次,老人在路上摔倒了,躺在床上動不了,田根全便每天做好飯送到他家,一直送了100天。
90多歲的田啟秀老人因子女們遠在西安,除了冬天去西安,其他時間都在敬老院里吃飯,“根全是個好娃,比我的兒女還貼心,我在他這吃了幾年的飯,稀飯、軟面、水餃經常換著做。中午吃完飯還給我們安排了休息室,每個房間都裝上空調,擺上床鋪、被褥,貼心得很!”老人開心地說。
田根全以親情鄉愁為紐帶,吸引了更多村民及關心家鄉建設的熱心人士參與到“慈善幸福家園”的村社共建,一起開展關愛老人的志愿服務和愛心捐贈等慈善公益活動。現在,敬老院的聲譽越來越大,“慈善幸福家園”村社互助的示范建設模式,在全縣不斷被推廣學習。
一個人帶火一個村 “陜西第一孝道村”美名遠揚
“向陽村60歲以上的老人共有270人,平均每天來慈善幸福家園吃飯的老年人有三四十人。初一、十五人會更多,周邊村里的老人都愛熱鬧,多的時候超過400人。”田根全說,敬老院不收老人們一分錢,老人們吃飯、娛樂、水電等每月開銷近萬元,加上添置被褥、設備升級,這么多年來,家里已累計支出近70萬元。“這些年我一個人在家忙就沒咋出過村,經濟收入全靠妻子和兒子。我除了把家里6畝多地培育的油松、大葉、女貞等苗木賣的錢補貼外,小兒子服役期間的優待金,大兒子在西安打工的錢都投入了不少。包括兒媳婦在內,一家人都支持敬老院的事業。”
善人者人亦善之。田根全的善舉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理解和支持,田新民老人講,“平時不忙了,我也會過來搭把手。剛在臺子上吹拉彈唱的鄉親們,一下臺就開始干活了,收拾碗筷,打掃衛生,力所能及的活大家一起干。”
田根全一心撲在孝敬村里長輩們的行為,感染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如今僅向陽村就有160多位村民志愿者經常來敬老院義務服務,孝親敬老在全村蔚然成風,讓“陜西第一孝道村”美名遠揚,還帶動周邊的千戶村、南留村等也逐漸辦起了敬老院。
大力開展老年助餐服務 慈善助力托起老人們晚年幸福
田根全表示,近年來,向陽村敬老院免費解決老人們一日三餐的事情,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尤其是受到西安市慈善會、縣民政局、慈善協會的大力支持。航天基地等社會機構、本香集團等愛心企業和眾多愛心人士也紛紛捐款捐物。“這讓我非常感動!我們背后有這么多社會力量關注和支持,咱如果把這事做不好,就真的對不起這些愛心企業、慈善機構和志愿者們的一片心意!”
發展老年助餐服務是重要民生工程,搭建“慈善幸福家園”是支持居家社區養老、增進老年人福祉的重要舉措。近期,民政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11部門聯合印發《積極發展老年助餐服務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計劃到2025年年底全國城鄉社區老年助餐服務覆蓋率實現較大幅度提升,服務網絡形成一定規模,《方案》為積極發展老年助餐服務指明了方向。
如今的向陽村“慈善幸福家園”已成為西安市示范工程,被西安市慈善會授予“慈善之家”稱號。逢年過節,市慈善會專程來這里探望老人們,為大家帶去慰問品;村委會也會在重陽敬老節、中秋節、春節為老人們發放棉馬甲、手套、月餅、牛奶等貼心實用的慰問品;還有醫療機構會定期來這里為老人們進行義診,免費做身體健康檢查,讓這里的老人們體會到濃濃的關愛和深深的幸福。
為了實現民政部等11部委在《方案》中提出的老年助餐服務目標,向陽村“慈善幸福家園”在田根全院長的帶動下,以老、困、需為服務對象,以“傳播慈善文化、銜接社會資源、開展社會互助、建立幸福家園”為宗旨,繼續做大做強“慈善幸福家園”,不斷提高老年助餐服務質量和水平,帶動更多年輕人投身敬老愛老助老公益事業,讓老人們真正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真正過上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