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規劃期間,中國茶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期,茶科技也步入了飛速發展的黃金時代。2021年,農業農村部等權威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促進茶產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至2025年,中國茶園面積將保持穩定,茶產業科技貢獻率有望攀升至65%。
如今,這一愿景正逐步變為現實,特別是在2024年,茶科技在多個維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不僅推動了茶產業的全面升級,也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加健康、便捷的茶飲體驗。
精深加工技術發展
2024年5月-13日,由我國牽頭承擔的國際標準ISO5642《茶多酚提取物——定義和基本要求》正式發布。這是首個由我國主導制定的茶葉深加工領域國際標準,明確了茶多酚的定義、規格和質量指標,將推動茶多酚綠色制造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這一標準的發布,有利于將我國茶制品的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轉化為國際競爭力,引領中國茶產業大步“走出去”。
2024年,茶葉深加工技術也取得了重要進展。除了茶多酚提取物的國際標準發布外,更多先進的深加工技術也在不斷探索和應用中。例如,利用生物技術、納米技術等手段提高茶葉的有效成分提取率和利用率;利用發酵技術等手段開發新的茶葉衍生品等。這些技術的應用和創新,不僅提高了茶葉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也為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智能化加速產業升級
2024年6月25日,小罐茶舉辦發布會,宣布啟動“專利開源”計劃,向全球開放135項制茶工藝專利,加速茶行業透明化、高質量發展。此舉消除了行業技術信息差,使茶業從業者受益。
科技創新已在茶葉質量安全管控中起到重要作用,如茶園綠色防控、茶葉清潔化加工、茶葉質量安全檢測、茶葉中危害物質風險評估等方面。代茶葉加工過程中,智能化設備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如智能炒青機和自動化揉捻設備,提高生產效率,減少誤差,保證質量。還有新加工技術的應用也為茶葉加工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如超臨界CO2萃取和微波干燥,不僅提升加工效率,還保留茶葉營養成分。
茶衛星的精準管理
2024年8月29日,首顆海上發射定制衛星“TW-3·華祥苑壹號”在海上平臺成功發射。這是首顆由茶企聯合研發的監測遙感衛星,也是福建省首顆在海上發射的定制衛星。這顆衛星的發射,意味著中國茶的舞臺從地球延展到太空,為茶行業在航天領域的深刻思考和長遠布局提供了可能。
隨著“TW-3·華祥苑壹號”衛星的成功發射,茶衛星在茶產業中的應用也日益受到關注。這顆衛星將為茶園提供科技賦能,通過遙感監測等技術手段,提高茶園管理的精準度和效率。未來,隨著更多茶企參與到衛星研發和應用中來,茶衛星將成為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茶科技論壇與賽事熱辦
2024年,多地舉辦了茶科技論壇與賽事,推動茶科技的交流與進步。11月18日至19日,“2024年東南科技論壇——科技創新推動中國花茶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論壇”在福州成功舉辦。現場嘉賓從質量安全、科技創新與保健功效研究等角度,探討了以新質生產力推動中國花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方向與對策。專家還從茉莉花茶資源跨界應用技術與實踐、AI助力花茶產業工業互聯等視角,探討新業態下中國花茶產業發展方向。
2024年11月23日至24日,2024中華茶奧會新茶食錦標賽聚焦“新茶食”,涵蓋“茶+競技、茶+非遺民俗、茶+科技”三大領域,以科技潮流賦能干年茶韻,融匯茶的傳統魅力與新質生產力,將中華茶文化的獨特魅力展現在世人面前,對推動茶產業發展、增進茶文化交流、促進茶科技進步起到了積極作用,吸引了國內外眾多愛茶人士尤其是大批年輕人前來參與體驗。
AI促動線上線下融合
行業專家認為,AI將在茶飲行業中扮演更重要角色,其應用場景廣泛,涵蓋產品研發、營銷及個性化推薦。2024年9月2日,餓了么聯合茶百道等品牌推出的“下午茶推薦官”活動,通過超寫實虛擬偶像與AR技術,利用AI虛擬偶像推薦茶飲,增強了消費者互動體驗。AI正推動茶飲行業從智能化生產、無人化服務到VR沉浸式體驗的轉變,成為行業創新的引領者和提升品牌競爭力的關鍵工具。
隨著5G、AI等技術的普及應用,線上線下融合成為茶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今年,越來越多的茶企開始探索線上營銷模式,通過短視頻、直播等方式進行產品推廣和銷售。同時,線下門店也在不斷創新和升級,提供更加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體驗。線上線下融合的發展模式不僅拓寬了茶產業的銷售渠道和市場空間,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便捷、豐富的購物體驗。
綜上所述,2024年是茶科技發展的重要一年。未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茶產業的持續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茶將在國際舞臺上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