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卓
(山東華宇工學院,山東 德州 253034)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科技的迅速進步,鄉村振興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新媒體技術的興起為鄉村振興帶來了全新的機遇與挑戰[1],同時也為文化旅游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山東省德州市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和獨特的自然風光,可以通過新媒體工具使鄉村文化、旅游資源等被更廣泛地推廣,農產品和文創產品也能夠通過互聯網銷售,進一步激發鄉村經濟發展活力[2],為文旅賦能鄉村振興提供多元化的可能性[3],從而更好地理解新媒體與文旅產業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
山東省德州市積極推動鄉村振興,在文化旅游賦能鄉村振興方面多點突破,全面起勢,主要從加強農村思想政治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提檔升級、農村精神文明創建工程、建設鄉村文化設施、鄉土文物保護利用及鄉村旅游精品工程等方面入手。2022年,德州市在糧食總產、高標準農田、“三品一標”認證產品、發展家庭農場等方面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詳見表1。

表1 2022年德州市鄉村振興取得的成效Tab.1 Achievement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Dezhou City in 2022
2022年德州市糧食生產實現“十九連豐”,創造了歷史新高;“三品一標”“德州味”“五星德糧”等品牌建設深入人心,認證產品和授權企業數量較多,說明德州市積極響應政府號召,走好品牌路線,實現了鄉村的農產品走出去、帶出去。從農村人文環境整治方面來看,廁所改造效果明顯。從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和農民合作社的數量來看,德州市鄉村規模化運營成果顯著。德州市重點打造鄉村振興示范基地,禹城市和齊河縣均列入鄉村振興示范點,為全國鄉村振興提供了實踐樣本。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德州市重視農產品品牌建設,有效運用新媒體技術助力鄉村振興,為山東省提供了較好的示范。
通過文化和旅游的結合及新媒體的引入,傳統的鄉村景區如今煥發出勃勃生機,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促進了當地農產品的推廣[4]。傳統文化的傳承、景區的完善和新媒體的運用為鄉村經濟發展全面賦能。
文旅賦能鄉村振興的前提在于當地的文化資源豐富和交通網絡完備。德州市蘊含豐富的鄉土文化資源,可以合理利用這些資源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基地。從地理位置和交通方面來看,德州市是山東省交通主干線的重要樞紐,大力完善農村公路基礎設施建設,于2023年9月已經修復農村公路危舊橋梁33座[5]。
自2021年以來,齊河縣扎實錨定“建設享譽全國文旅強縣”的戰略目標,充分利用當地優質的文化和旅游資源打造出全國著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好客山東全域旅游新樣板。齊河縣的文旅賦能鄉村振興路徑主要包括實施文旅重點項目、完善旅游產業服務功能、開展品牌提質工程、重視融合新媒體技術、補齊鄉村旅游產業鏈條、提升公共文化水平、保護傳承文化遺產等方面。詳見表2。

表2 齊河縣文旅賦能鄉村振興取得的效果Tab.2 Effec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of tourism enpowerment in Qihe County
齊河縣積極發揮緊靠省城的區位優勢,重視對文化景區的改造,修筑改建黃河博物館群和沉香木展館等,充分發揮自身獨特的自然和文化資源,同時追求高質高效宣傳,在新媒體視域下吸引縣內企業入駐文旅平臺,打開齊河縣的知名度,為游客提供精品旅游線路。舉辦文旅活動,重視對傳統非遺產品的繼承與創新,以當地文化底蘊為依托打造特色文化IP。通過開展多樣化的安全生產檢查活動,有效確保當地旅游業、文化產業、農業等多項產業融合發展。
齊河縣深入融合“黃河、建設、生態”三大優勢,解鎖黃河特色文化IP,將齊河縣打造成為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如今,齊河縣鄉鎮衛生院、敬老院、幸福院的數量大幅增加,鄉風更加和諧,生活環境更宜居。
夏津縣以豐富的歷史文化和自然景觀為背景,在文旅賦能的引領下正煥發鄉村振興的新活力。通過巧妙整合傳統文化、手工藝等資源,夏津縣舉辦傳統文化活動,推動非遺傳承。夏津縣借助新媒體技術成功打造了獨具特色的文旅產品,為游客提供了豐富的鄉村文化體驗,推動了鄉村經濟的繁榮發展。詳見表3。

表3 夏津縣文旅賦能鄉村取得的效果Tab.3 Effect of cultural tourism empowering rural areas in Xiajin County
夏津縣以農業資源為主要突破口,加大對核心農業資源的保護,通過劃分核心保護區和產業發展區實現對當地特色產業的科學管理,并以此為基礎推動產業鏈轉型升級。研發出200多種桑產業衍生產品,利用品牌優勢進一步擴大桑產業的普及度和覆蓋面。圍繞古桑樹群推動生態旅游新業態,舉辦特色文化活動,形成集旅游觀光、果品采摘、休閑娛樂、養生度假于一體的多元化文旅賦能鄉村振興發展格局。
在新媒體視域下,齊河縣和夏津縣均對文旅賦能鄉村振興進行了積極而有益的探索,雖然兩地在具體實施路徑上有所差別,但總體的思路及途徑大致相同,具體如下:①構建新媒體平臺。齊河縣和夏津縣均建立了覆蓋面廣泛的新媒體平臺,包括官方網站、社交媒體賬號(如微信、微博)、短視頻平臺等,政府可以通過這些平臺及時發布鄉村振興的政策信息,推廣當地文化和旅游資源,吸引更多的關注[6]。②推動數字化文旅體驗。齊河縣和夏津縣通過虛擬現實技術(VR)、360度全景展示等手段,使游客可以在互聯網上實現對鄉村景點、傳統手工藝的虛擬體驗,提前感受到當地的獨特魅力,提高了游客的參與度。③開展線上文旅活動。齊河縣和夏津縣通過新媒體平臺策劃和推廣線上文旅活動,如線上鄉村美食節、網絡直播農產品展銷、線上鄉村文化節等,通過這些活動有效提高了農產品的知名度,為當地居民創收提供了可能。④打造文創產品。齊河縣和夏津縣利用新媒體推動文創產品的創作和銷售,打造了一系列以當地文化為主題的文創產品,如手工藝品、紀念品、地方特色農產品等,促進鄉村產業升級,滿足游客的個性化體驗需求。⑤加強社交媒體營銷。齊河縣和夏津縣通過微信、微博等平臺進行營銷,分享有趣的故事、獨特的景點、美食等,借助社交媒體的傳播效應提高了鄉村的知名度,從而吸引更多游客前來。⑥提升網絡服務水平。齊河縣和夏津縣通過更加便捷的網絡支付、在線預訂等服務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利的鄉村旅游體驗,推動了鄉村經濟的數字化升級。
新媒體在鄉村振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齊河縣和夏津縣將新媒體與文旅賦能有機結合,通過構建新媒體平臺、推動數字化文旅體驗、開展線上文旅活動、打造文創產品等手段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方向。新媒體的應用為鄉村的曝光和宣傳提出了更多機會,通過社交媒體的傳播,鄉村形象更加生動,吸引了更多游客的關注。此外,數字化文旅體驗和線上文旅活動的推廣提高了游客的參與度,讓鄉村文化能夠更好地傳播和傳承。文創產品的開發為鄉村經濟帶來了新的增長點,使鄉村實現產業升級和可持續發展。未來,應進一步深化新媒體與文旅的融合,提升鄉村形象,激發文旅活動的創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