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倩 杜 鑫
腦出血是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我國腦出血發病率每年為60~80/10萬,占全部腦卒中的20%~30%[1],急性期死亡率為30%~50%,是急性腦血管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2]。腦出血發病較急,病情兇險,死亡率極高,易導致大腦受損,引起神經功能障礙,包括運動、感覺、語言和認知功能的喪失或減弱,甚至對生命構成直接威脅[3]。幸存腦出血患者可能導致長期的殘疾,需要康復和生活支持[4],并面臨再次發病的風險,即復發性腦出血。復發性腦出血發生率為1.8%~24%,平均約為3.8%[5]。復發性腦出血預后差,有較高的致死率(17.6%~70%)[6],且致殘率遠高于原發性腦出血,給個人、家庭乃至社會帶來重大危害。研究顯示,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腦出血患者尚無法準確感知疾病復發的風險[7]。患者對疾病復發風險的準確感知有利于提高對疾病的正確認知,改善不良行為,促進功能恢復,降低疾病復發風險[8]。本研究分析腦出血患者疾病復發風險感知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現報告如下。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2023年3月-9月我院針灸科收治的256例腦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符合腦出血診斷標準,經顱腦MRI或CT確診為腦出血;(2)意識清楚;(3)有一定的溝通能力;(4)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并自愿參加本研究。排除標準:(1)存在嚴重的心、肺、腎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2)存在精神疾病;(3)認知功能障礙。
1.2.1一般資料調查表 研究人員自制患者的一般資料調查表,內容包含年齡、性別、學歷、費用支付方式、配偶、居住地、家庭人均月收入、疾病發作次數、合并癥、后遺癥等。本研究共發放問卷268份,回收有效問卷256份,有效回收率為95.5%。
1.2.2患者復發風險感知評估量表 該量表由林蓓蕾等[9]編制,包括復發疾病危險因素感知、復發行為危險因素感知、復發嚴重性感知3個維度,共17個條目。每個條目1~3分,總分為17~51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復發風險感知水平越高。


表1 腦出血患者復發風險感知得分情況

表2 不同特征腦出血患者復發風險感知水平的比較
結果顯示,不同年齡、學歷、家庭人均月收入、疾病發作次數、合并癥、后遺癥的患者復發風險感知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3 變量賦值

表4 腦出血患者復發風險感知水平影響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以患者復發風險感知得分為因變量,以表2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項目作為自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患者年齡、疾病發作次數、合并癥、后遺癥是腦出血患者復發風險感知水平的影響因素。
本研究結果顯示,腦出血患者復發風險感知總分為(31.37±7.29)分,顯著低于量表總得分的中值分數34分,提示腦出血患者復發風險感知處于較低水平。且低于唐寶麗等[10]的研究結果,可能因本研究納入的研究對象包含首次和復發性腦出血患者。各維度平均得分從低到高依次為:復發疾病危險因素感知、復發行為危險因素感知、復發嚴重性感知。復發行為危險因素感知和復發疾病危險因素感知兩個維度的條目平均總分均低于條目總分的中值分數2分,表明腦出血患者對自己復發腦出血的認知存在不足。這兩個維度主要評估患者對吸煙、飲酒、熬夜等可能導致腦出血復發的行為[11],高血壓、高血脂等可能導致腦出血復發的感知水平[12]。復發嚴重性感知維度評估的是腦出血患者對疾病復發后導致的個體、家庭、社會等方面危害的嚴重程度感知,該維度條目平均得分均高于條目總分的中值分數2分。可能是由于本次腦出血導致的危害使患者正確認知腦出血復發危害的嚴重性。醫護人員需重視并正確評估腦出血患者復發風險感知水平,盡早給予支持和指導。
本研究結果顯示,患者年齡、疾病發作次數、合并癥、后遺癥是腦出血患者復發風險感知水平的影響因素。
3.2.1年齡 腦出血患者的年齡影響其復發風險感知,年齡越大患者復發風險感知的水平越高,尤其是60歲及以上的腦出血患者,與Mabuza等[13]研究結果相似。隨著年齡增長,身體的生理機能逐漸發生變化,包括血管彈性下降和血壓控制的減弱。其生理變化可能增加腦出血患者的復發風險,同時也影響患者對風險的感知[14]。且年齡較大的患者可能有豐富的治療經歷,經歷多次的醫療事件,影響患者對疾病復發風險的感知。長期的治療使患者更加敏感于潛在的風險[15]。同時,年齡可能與認知水平相關,而認知水平在感知風險和遵循醫療建議方面發揮關鍵作用[16]。老年患者可能更加重視健康問題,但同時受到認知功能下降的影響,伴隨心理因素的變化,影響患者對疾病復發風險的感知。另外,老年患者處于完成社會和家庭過渡階段,可能更依賴家庭或社會支持。因此,醫護人員在照護老年腦出血患者的過程中,需重點關注其復發風險感知水平。
3.2.2疾病發作次數 腦出血患者發作次數越多,其復發風險感知水平越高。患者經歷的腦出血發作次數越多,在面對類似事件時經驗積累越豐富;且多次腦出血發作可能涉及更頻繁的急救、康復和長期管理等醫療[17],影響患者對復發風險的理解和感知;隨著腦出血的發作次數增加,患者面臨更強烈的焦慮和擔憂,重復發作可能對康復進程產生負面影響。同時,激發患者的心理適應機制,使患者積極應對潛在風險[18]。
3.2.3合并癥種類 腦出血患者合并癥種類越多,其復發風險感知水平越高。合并癥易加劇腦出血患者健康狀況的不穩定性,患者更易感知疾病復發的風險。如合并心血管疾病可能增加血管事件的風險,引起患者對復發的擔憂。且合并癥可能導致更為復雜和多樣化的治療方案,增加患者對治療的依賴,影響對復發風險的感知。同時,合并癥可引起腦出血患者的心理負擔,包括焦慮和抑郁,使患者對疾病復發的風險產生更為敏感的感知。同時,合并癥多的患者需要更多的關照和協助,增加患者對社會支持的需求,影響患者對于康復和復發風險的感知。醫護人員需進行全面評估和有效溝通,制定個性化的治療和康復計劃,以適應患者的健康狀況和感知需求。
3.2.4后遺癥種類 腦出血患者后遺癥種類越多,其復發風險感知水平越高。后遺癥通常涉及運動、感覺、語言或認知功能的受損,使患者更加關注復發風險;且后遺癥可能使患者的康復更為復雜和漫長,并經歷各種挑戰,包括身體和心理的適應,影響患者對疾病發作的感知;此外,后遺癥可能對患者的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使患者對疾病復發的風險產生更為敏感的感知,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后遺癥可能導致患者對定期隨訪、康復治療等醫療服務的需求增加,使患者更加了解疾病復發的風險。因此,醫護人員需綜合考慮后遺癥對患者的影響,制定個性化的康復計劃和風險管理策略,提高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腦出血患者復發風險感知水平處于較低水平,醫護人員需引起重視,并個體化評估腦出血患者復發風險感知水平,針對性的制定干預方案,以降低疾病復發風險,促進患者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