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蘊竹
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經(jīng)說過:“幼稚教育是一種很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一方面能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幼兒園應該深入、扎實地推進家園共育,對家長進行科學指導,幫助家長轉(zhuǎn)換觀念,形成家園教育合力。
“多元化”家教指導,轉(zhuǎn)變家長觀念
“線上線下”進行科學指導。一是線上指導,解決問題。鑒于許多家長工作較忙,教師可以運用QQ、微信等現(xiàn)代化交流手段,與家長在線進行溝通,告知幼兒在園的情況,探討幼兒共性的問題,爭取家長的配合。二是線下指導,落到實處。面對幼兒攻擊他人等問題行為,教師需要走進幼兒的家庭,深入了解幼兒家庭的教育方式,然后與家長進行溝通。在此基礎上,家園采取統(tǒng)一的教育方式,幫助幼兒糾正不良行為。
“互動交流”進行科學灌輸。一是開展互動家長會,讓家長分享自己的教育故事。例如,在小班幼兒剛?cè)雸@時,教師設立“配合老師的工作重要嗎?”“孩子在園發(fā)生磕磕碰碰你怎么解決?”“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自理能力?”三個話題,讓家長表達自己的觀點。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對如何與幼兒園配合有了明確的方向。二是開設家長互動課堂,讓家長進行學習。幼兒園每學期都會邀請教育專家來園授課,幫助家長掌握科學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如大班幼兒即將畢業(yè)時,我們邀請小學校長來園作“孩子入學,你準備好了嗎?”主題交流,幫助家長明確該如何做好幼小銜接準備。
“多渠道”溝通策略,引導共同教育
成立“媽媽故事團”。有效的閱讀能讓幼兒獲得更多的知識,拓寬視野。作為家長,該如何指導幼兒進行閱讀呢?基于這一問題,我園成立“媽媽故事團”,鼓勵各位媽媽主動報名參與,于每周五下午來園學習。在此時間段,教師會圍繞“如何激發(fā)幼兒閱讀繪本的興趣”“可以選取哪些繪本”“如何講故事”等,對媽媽們進行指導。學習過后,家長回家進行實踐。之后,教師再次組織家長分享指導幼兒閱讀的過程。
成立“爸爸運動團”。爸爸在教育幼兒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為了使幼兒更加陽光、自信,我園成立“爸爸運動團”,教師結合爸爸們的興趣愛好,指導他們學習幼兒園相關運動項目,并鼓勵他們回家與幼兒一起運動,增進親子關系。
(作者單位:北京市大興區(qū)瀛海鎮(zhèn)第二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