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為減少祁連山金露梅野生資源采挖量,實現人工繁殖和栽培,調查了祁連山金露梅野生分布情況,采集野生植株種子、分株苗和插條開展了人工播種、分株和扦插繁殖試驗,系統總結了籽播苗、分株苗、扦插苗田間水肥調控、除草、修剪、病蟲防治等技術和培育苗起挖、調運、栽植技術,為祁連山金露梅野生資源人工引種栽培和環境保護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 ""金露梅;資源;調查;繁殖;栽培
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 L.)為薔薇科委陵菜屬落葉灌木,枝葉稠密,樹形緊湊,花色鮮艷,耐寒、耐旱、耐瘠薄,是優良的庭院觀賞花木,在園林綠化中常片植或用作綠籬。金露梅葉片和果實富含鞣質,可提取栲膠,嫩葉可代茶飲用,花朵、葉片均可入藥,有健脾、化濕、清熱、調經之功效。其嫩枝、嫩葉晾曬后還可用作飼料。老熟枝條可用作古建筑屋頂覆蓋材料。祁連山地域遼闊,東西長1 000 km、南北寬200~300 km,是多個少數民族集中居住區,藏族和蒙古族常將金露梅用作寺院、庭院、廣場、民族風情園綠化植物,在民族節日期間常采集花束相贈相送。目前,金露梅的開發和利用以采挖天然植株為主,人工繁育和栽培較少。近年來,國家大力支持少數民族地區人居環境提升改造,對金露梅苗木需求量和栽植技術要求越來越高,同時為了保護自然環境,嚴禁采挖天然植株。因此,開展祁連山金露梅野生資源調查,實現人工繁育和高效栽培迫在眉睫。筆者在野生分布情況調查基礎上系統開展了金露梅繁殖和栽植技術研究,旨在為祁連山高原城市園林綠化、民族特色元素傳承提供參考。
1 ""野生分布情況
祁連山金露梅野生資源主要分布于海拔2 800~ "3 200 m林下、高山灌叢,花期6—7月,果期8—9月。野生植株叢狀,單叢直徑1.8~2 m、高0.8~1.5 m,叢狀單株外圍每年萌生6~25個萌蘗來擴大冠幅。叢狀單株間或其他空曠地有少量單枝單株存在,還分布一定數量3~5分枝的幼小叢狀單株,高0.5~0.8 m,可能是種子萌發后形成單枝獨苗,萌生一定數量根蘗苗后形成的幼小叢狀單株,是單枝單株和叢狀單株的過渡類型。
2 ""人工繁殖技術
2.1 ""播種繁殖
1)種子采集。10月份,待金露梅野生植株卵圓形球果由黃變黑時,采集球果,放置在室內塑料桶或塑料盆內,桶口或盆口覆蓋塑料薄膜保濕,在室溫條件下存放10~15 d,球果開始發軟腐爛時,在容器內加注清水,用手搓洗球果,使果肉和種子分離,倒掉上層果肉、果皮渾濁液后,再加水2~3次搓洗,直到上層液清澈。用紗布濾出桶底或盆底黑色種子,陰干備用。
2)種子處理和播種。金露梅種子細小,黑色扁圓形,長3 mm,千粒重2~3 g。3月下旬播種前,先對種子進行熱水浸種消毒。將6倍于種子體積的熱水(水溫60 ℃)倒入盛有種子的容器內,邊注水邊攪拌,攪拌 ""3 min,然后自然冷卻至室溫,濾出種子晾干后播種。
為提高出苗率,要求苗床土層深厚疏松、床面平整,灌溉設施齊備。播種前澆足水、施足肥,然后深翻,敲碎土塊后耙平。每畝播種量2.5 kg,先將種子和細沙按體積比1 ∶ 6混勻,撒播,用鐵磙碾壓,上覆厚2 cm的森林腐殖土。
2.2 ""分株繁殖
1)分株苗收集。3月份金露梅野生植株萌芽前,將叢狀植株全根挖出,用鋒利的鐵鏟將叢狀單株分離成單枝苗木,運回栽植地。
2)分株苗栽植。栽植前,按株行距1 m×1 m放線打點,開挖直徑40 cm、深40 cm的栽植穴。將單枝分株苗木放入栽植穴內,扶正填土踩實,澆足定根水。待土壤下陷后,取行間細土填平,覆白色地膜增溫保濕。
2.3 ""扦插繁殖
1)插條采集。3月份金露梅野生植株萌芽前,剪取叢狀植株1年生枝,帶回室內剪成長20 cm、含1~2個芽的插條,50根扎成1捆備用。
2)插條處理和扦插。扦插苗床澆足水、施足肥,深翻耙平后起高20 cm、頂寬60 cm,壟溝寬30 cm的平頂壟,壟頂覆蓋白色地膜。扦插前,將插條基部3~5 cm放入100 mg/L ABT生根粉溶液中浸泡2 h。沿壟頂按株行距20 cm×40 cm扦插,深度12~15 cm。扦插完成后視土壤墑情決定是否澆水。如果土壤潮濕,可不急于澆水;如土壤干旱,可在壟溝內灌足水,使水分沿膜底滲入壟內。
3 ""苗木田間管理
待籽播苗出土后,或分株苗萌芽抽梢后,或扦插苗生根后,進入田間常規管理階段。
3.1 ""水肥調控
1)播種幼苗出土后(4—6月),每15~20 d灌1次水。忌大水漫灌,應噴水或小水浸灌。播種時可將苗床分割成5 m×5 m的方格,灌水時從方格四周開4個水口,降低水流速度,分散水流沖力,待四周水流碰頭后封堵水口,完成灌水,使積水在30 min內充分下滲,地面保持濕潤為宜。進入雨季(7—9月)后減少灌水次數,每30 d灌1次水。遇雨時停止灌水,防止造成苗床積水,發生澇害。落葉期(10—11月)停止灌水,防止幼苗貪青徒長,影響枝條安全越冬。休眠期(12月至次年2月),只在12月上旬灌足越冬水即可。次年3月上旬灌萌芽水,此后灌水參照第1年進行。
播種當年生長前期(3—8月)基肥能夠滿足生長需要,無需追肥,避免燒苗。進入9月份后,追施1次磷酸二氫鉀促進嫩枝木質化,追肥量5~10 kg/畝,追肥安排在灌水前。
2)分株苗栽植后(4—6月),每20 d灌1次水,可以大水漫灌。進入雨季(7—9月)后減少灌水次數和灌水量,每30 d灌1次水,灌水量以剛漫過地表為宜,降雨時停止灌水。落葉期(10—11月)停止灌水,保持一定的干旱促進枝條木質化。休眠期初期(12月上旬)灌足越冬水。次年3月上旬灌萌芽水,隨后參照上一年灌水。
分株苗栽植當年緩苗期(3—6月),栽植前施入的基肥能滿足生長需要,無需追肥。旺盛生長期(7—9月),可追施尿素2~3次,追肥量10 g/株,間隔期30~40 d。沿栽植穴邊緣開深10 cm的環狀溝,將肥料撒入溝底,覆土掩埋,然后澆水。
3)插條扦插后(4—6月),每15~20 d灌1次水,只需灌滿壟溝,不可漫過壟面。進入雨季(7—9月)減少灌水次數,每30 d灌1次水,降雨時停止灌水,壟溝積水要及時排水。落葉期(10—11月)停止灌水。休眠初期(12月上旬)灌越冬水。次年3月上旬灌萌芽水,此后灌水參照第1年。
扦插苗扦插當年生根期(3—6月),栽植前施入的基肥能滿足生長需要,無需追肥。旺盛生長期(7—9月)可追施尿素2~3次,追肥量10 kg/畝,將肥料撒入壟溝后灌水。
3.2 ""除草控草
1)籽播苗播種當年生長緩慢,全年生長量僅為30~40 cm,且出苗密度較高(苗間距15~20 cm),苗床滋生雜草影響幼苗生長,因此要盡早人工拔除雜草,以防雜草長大遮陰或拔除時帶出幼苗。
2)分株苗雖植株較高,但仍可能受到禾本科燕麥屬和藜科藜屬雜草影響,要定期除草。雨季(7—9月)雜草快速生長期應除草2~3次,可結合中耕用鐵鍬淺翻后將雜草撿除。落葉期(10—11月)結合病蟲防治,徹底清除枯枝落葉雜草。
3)扦插苗生根萌芽后也要及時除草,地面覆蓋白色塑料薄膜對雜草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壟溝內容易滋生雜草,雨季(7—9月)需除草2~3次,用鋤頭淺挖壟溝,撿除雜草。落葉期(10—11月)結合病蟲防治徹底清除雜草。
3.3 ""整形修剪 ""金露梅為灌木,在園林綠化應用中要求高度適中,分株較多,樹形豐滿,苗木培養以矮胖型為主。籽播苗、分株苗和扦插苗培育第2年,頂梢達到或超過80 cm時打頂,促發更多根蘗苗和側枝,使樹形呈倒三角形。
3.4 ""病蟲防治 ""金露梅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和白粉病。根腐病主要發生在籽播幼苗上,發病時根部壞死,幼苗萎蔫猝倒死亡。可地表噴灑25%阿克泰水分散粒劑1 000倍液2~3次,同時降低土壤含水量,增加土壤透氣性。白粉病主要發生在老熟籽播苗、分株苗和扦插苗嫩莖和嫩葉上,發病時嫩莖和嫩葉上出現白色霜霉層,嫩葉卷曲,生長停止,嚴重時發黑焦枯。防治時葉面噴灑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2~3次。
金露梅蟲害主要有小綠葉蟬和白粉虱。小綠葉蟬主要危害葉片,幼蟲取食葉肉,最終將葉片吃光,只留下葉脈,1年可多次發生,嚴重者整株死亡。可葉面交替噴灑20%除蟲脲懸浮劑1 7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白粉虱主要以成蟲靜伏在嫩梢嫩葉上為害,造成嫩梢嫩葉停長,由綠變白,最終干枯死亡。防治時葉面噴灑10%撲虱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和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同一殺菌劑噴灑2次或2次以上,不同殺蟲劑交替噴灑,間隔期10~15 d,在晴朗無風天早上10:00左右和下午3:00左右噴藥。
4 ""苗木栽植技術
4.1 ""起苗 ""祁連山地區金露梅以春栽為宜,籽播苗生長緩慢,播種后第4年春季起苗,分株苗和扦插苗第3年春季即可起苗。起苗前1周苗圃地先灌足水,待地表干燥后開始起苗。金露梅根系發達,毛根較多,裸根苗栽植后成活率可達80%~90%。為進一步提高栽植成活率,起苗時可帶直徑20~30 cm土球,并用塑料袋包裹保濕。也有苗木起挖后裸根苗蘸泥漿保濕提高成活率的報道。
4.2 ""調運 ""苗木調運時為了降低運輸成本,增加裝載量,可對樹冠進行捆扎。裝載時帶土球苗木呈“品”字形疊放在車廂內,蘸泥漿裸根苗可水平狀疊放在車廂內,用塑料棚膜包裹或用篷布保護,以防枝梢被吹干。
4.3 ""栽植 ""及時組織人員栽植,不能及時栽植的開溝假植,或呈金字塔形堆放,并用彩條布或遮陽網包裹。株高80~120 cm、冠幅40~60 cm的苗木,開挖直徑40 cm、深40 cm的栽植坑。將苗木放入栽植坑內,扶正后填土踩實,及時澆定根水。栽植后田間管理參照分株苗。
參考文獻
[1] 王圭垚,劉瑋,劉力寬,等.金露梅開發利用及保護研究進展[J].亞太傳統醫藥,2023,19(08):240-243.
[2] 李彩明,張得寧,劉力寬,等.青藏高原金露梅茶對高血脂癥大鼠腸道菌群的影響[J].食品工業科技,2021,42(13):366-371.
[3] 張艷榮,吳家虞,李錦萍,等.響應面優化金露梅綠茶飲料配方[J].食品工業,2023,44(07):28-32.
[4] 白美萍,楊詠琪,王燕,等.金露梅化學成分及藥理活性的研究進展[J].青海科技,2023,30(03):70-78.
[5] 任志.苗木根系處理及包裝運輸[J].落葉果樹,2013,45(01):37.
吳國有,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中心夏瑪自然保護站,郵編733205(天祝)。
收稿日期:2024-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