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秦安是甘肅果業生產大縣,林果業發展取得可喜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也面臨果園作務成本快速上升、種植效益逐年下降、可持續發展難以為繼的局面。從長遠看,林果業發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機械化水平。論述了秦安縣果園機械作業現狀、存在問題,并根據秦安縣實際提出了加快林果業機械化建議,以提高果園管理機械化程度。
關鍵詞 ""秦安;果業;機械化;現狀;問題;建議
秦安是甘肅果業生產大縣,全縣種植蘋果、桃、花椒、早酥梨等林果90.93萬畝,果品總產量100.33萬t,總產值66.68億元,林果人均收入5 367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81.5%,是甘肅優質紅富士、新紅星、桃、花椒、早酥梨重要生產基地,是中國蘋果之鄉、中國桃之鄉、全國現代蘋果產業20強縣、全國經濟林建設先進縣、全國果業發展百強優質示范縣、全國林果支柱建設十強縣,“秦安蘋果”“秦安蜜桃”“秦安花椒”先后榮獲中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認證,成為中國果品區域公用著名品牌。
在取得可喜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時,秦安林果業也面臨品種老化、樹體老化、生產者老齡化、果園作務成本快速上升、生產效益逐年下降的局面。
林果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生產管理用工量大,務工人員工資逐年上漲,目前秦安務工人員日工資150元以上,每畝果園年用工量25~30個,林果種植每畝人工成本高達3 750~4 500元,正常情況下占收益的1/3以上。種植成本過高導致收益減少,棄管園面積逐年增加,林果業可持續發展面臨挑戰。從長遠看,城鎮化的加快和工業的快速發展會造成農村勞動力大量流失,林果生產從業人員嚴重短缺將成為常態,林果業發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機械化水平。
1 ""秦安縣果園機械化應用現狀
近年來,秦安縣著力提高果園機械作業普及率,以減少人工勞動,降低生產成本,取得一定進展,對穩定林果種植面積、提升群眾務果積極性和林果生產效益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秦安縣位于隴中黃土高原西部梁峁溝壑區,域內黃土梁、溝壑、河谷穿插分布,山多川少,山高坡陡地窄,林果業以山地生產為主,大多以戶為經營單位,果園分布零散,地貌特征及經營方式嚴重制約果園機械應用。
根據調查,秦安從事林果業生產的農戶有8.7萬戶,全縣農用三輪車8.3萬多輛,機載噴霧器7.8萬臺以上,微型旋耕機6.8萬輛以上,運輸、噴藥、耕翻作業已100%實現機械作業,輕卡在運輸上的應用,少量規?;洜I果園用彌霧機防病蟲,中小型拖拉機的使用,促進了運輸、噴藥和耕翻作業升級換代,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施肥環節,全縣開溝機和開溝施肥填埋一體機有900多臺,大部分仍靠人工用锨開挖施肥溝或施肥坑,機械作業占比不足20%。
除草環節,規?;洜I果園大多配套滴灌設施,實行生草栽培,配備有割草機;農戶管理的果園多以清耕為主,有少量群眾在果園草長到一定高度后用微型旋耕機淺旋,大部分仍靠人工用鋤清理,機械作業占比在10%以下。
微型枝干粉碎器近年在秦安銷售較好,果園面積較大的農戶購置后,全縣推廣226臺,雖處于起步階段,但對林果業生產促進作用明顯。
果園升降機全縣規?;麍@使用17臺,大大節省了用工量,提高果園操作安全系數。
全縣推廣套袋機3.21萬部,有效提高了套袋時取袋、撐袋速度,提升了套袋工效,以季節性用工使用為主?;ń凡烧饔?.86萬個,可有效防止皮刺扎手,提高采摘進度,以季節性用工使用為主。
調查顯示,目前國內果園作業機械在秦安縣都有應用,但由于多種機械推廣普及時間先后不同,作業效果有差異,機械使用條件不一樣,機械作業程度存在較大差別,總體上機械作業在秦安林果業生產中呈現小機械、多數量,突重點、攻難點,先示范、后普及的特點,果園管理機械化是大勢所趨。
2 ""秦安縣果園機械作業存在的問題
整體上,秦安林果業生產機械化在穩步推進,但應用中存在一些主客觀問題,嚴重制約機械作業的實施,影響機械作業的普及進程和效果。
1)地形影響。秦安山多川少,山勢陡峭,地塊狹窄,道路不暢,許多果園機械無用武之地,難以在生產中應用。
2)經營體制影響。秦安林果業生產以戶為主要經營單位,在農村實行生產承包責任制時,為了最大程度保證土地分配的公平性,土地劃分較細,農戶地塊零散,單戶面積較小,制約了機械的應用。
3)種植方式落后。秦安縣林果業發展較早,果樹以喬化大冠稀植為主,果園郁閉現象嚴重,行間相接,株間交叉,主枝較低,機械無法進園。
4)機械購置費用大。農村每家每戶都有機械,但有的農戶土地面積小,機械購置后長期閑置,與較高的購機費用相比,機械效率發揮較差。不購置要用,購置又不劃算,農戶很糾結。
5)果園機械更新快,機械更新費用高。果園機械產品更新速度快,大多數農戶無法做到同步更新。比如噴藥機械,從剛開始的背負式噴霧器,到推拉式噴霧器、機載噴霧器,現在推廣的是彌霧機,新機械不斷出現,而且性能遠遠優于舊機械。新的機械出現,老的機械就會被慢慢淘汰,但機械更新費用高,老機械淘汰之后就是一堆廢鐵,導致果園種植成本居高不下,成為果農的負擔。
6)機械適應性有待提高。我國果園立地條件復雜多樣,果園機械在不同場景下應用效果不同,有些甚至存在較大缺陷,難以發揮應有作用。比如20世紀90年代秦安曾經推廣過大型枝干粉碎機,因其開工后需要原料較多,操作時必須多人配合,很不適應農村單家獨戶經營的實際,投放后多成為擺設,沒有發揮作用。近年來農機部門推廣的大型旋耕機、大型拖拉機,也由于地塊較小,沒有用武之地,大多閑置,造成了資源浪費。還有,微型旋耕機安全系數低,作業過程中傷人事故頻發,影響其效果的發揮。
7)果農老齡化明顯,機械作業難度大。由于林果種植業收益不穩定,勞動強度大,產業吸引力在消退,年輕一代很少愿意承接父輩的林果園從事林果管理,60~70歲的人群是林果種植主力軍。年齡大了,反應遲鈍,操作機械危險性增加,制約著機械化的推進。
3 ""加快秦安果園機械作業的建議
雖然秦安在推進林果業機械化進程中存在諸多不利因素,但果園作業機械化是大勢所趨,應主動而為,加快果園機械作業的普及。根據秦安林果業生產實際及機械發展趨勢,建議在秦安林果業推廣機械作業時做好以下工作。
1)擴地整路,為果園機械作業創造條件。秦安林果業機械應用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地塊小,道路不暢,機械進不了園,進去后出不來,因而要提高果園管理的機械化程度,首要任務是擴大地塊,整修道路,為機械進園創造條件。應充分利用農村土地調整、老果園更新之機,進行小塊零散土地整合,通過承包地對換、梯田小塊合并變大塊等方式,使農戶種植地塊面積集中擴大;對田間道路不暢的林果生產基地,充分發揮黨支部堡壘作用,協調整修宜機化產業路,以保證機械進得去、出得來。
2)發展宜機種植模式。新發展林果業應推廣寬行窄株種植模式,放大行間,以方便機械作業。成齡果園要進行宜機作業改造,通過提干、縮冠等措施打開機械作業通道,方便機械作業實施。
3)加快小型實用機械引進示范。秦安林果業機械化程度整體較低,應立足秦安林果種植以山地為主和果園分散經營的實際,引進小型實用機械,通過項目補貼方式,針對公路沿線和林果業集中產區,在生產關鍵時期舉辦機械使用示范現場會,推進機械作業普及。
4)加快遙控機械普及。隨著我國農機研發能力的提高,遙控技術在農機中大量應用,提高了農機操作的安全性。生產中應加快普及遙控機械,比如遙控開溝施肥機、遙控無人噴藥機,讓果園管理變成一種輕松的享受。
康秋花,甘肅省秦安縣農機服務中心,郵編741600。
收稿日期:202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