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劍
干部任前公示并不新鮮,但現在很多公示中出現了“擬進一步使用”的提法,令外界產生興趣。
此前多地發布的干部任前公示中都有“擬進一步使用”的領導干部,比如,福建省三明市委組織部在2023年12月5 日發布的關于王克延等同志任前公示的公告,所涉及的16名干部中,有3 人“擬進一步使用”,等等。
事實上,“擬進一步使用”是2019年之后在任前公示中出現的一種新表述。2019年3 月,中共中央印發修訂后的《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以下簡稱《干部任用條例》),其中第十七條等條款使用了這一說法。
某組工干部說:“‘擬進一步使用比以前所說的干部‘重用范圍更廣,包括平級轉崗等,一般意味著職務級別不變,轉換重要崗位。”
雖然在《干部任用條例》《關于防止干部“帶病提拔”的意見》等干部人事工作的基礎性文件中均出現了“擬進一步使用”的表述,并常和“提拔”并列使用,但各類文件中卻未對“擬進一步使用”進行明確解釋。
“‘擬進一步使用是《干部任用條例》修訂更新后的專用說法。但具體哪些情況屬于‘擬進一步使用的范圍,目前還沒有明確定義。”一名長期在紀委組織部任職的干部說。
“在實際操作中,我們所把握的‘進一步使用,至少是指比現在的崗位分量更重的新崗位,但是從職務的層級上,又沒有上到新的臺階。”某市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表示,一般來說,多為從副職的層級上“進一步使用”到正職,其所在的地方較少出現任正職的干部在公示中被提到“擬進一步使用”。
該干部舉例,如當地一名副縣長作為副縣級領導干部,要在本縣或交流到其他縣市區任縣級黨委常委,即進入黨委班子,就可能是“進一步使用”。該市醫保局下屬的參公單位醫保中心的主任是副縣級領導干部,下一步要是進入領導班子做醫保局的副局長,也算“進一步使用”的范疇。即,副縣級單位的“一把手”進入上級單位班子任副局長等職務時,屬“進一步使用”。這里面又包括一種特殊情況,以該市紀檢監察機關為例,其中一些室主任是副縣級,如果要進市紀委常委,也是“進一步使用”。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在同一個班子里,黨委常委“進一步使用”擔任專職副書記。
一名地級市市委組織部干部也以當地為例說明,“擬進一步使用”意味著四種可能性。一是由職級公務員轉任職務公務員,例如四級主任科員經過推薦考察,轉任鄉科級副職領導干部。二是行政級別不變,黨內地位提升,例如鄉鎮黨委委員、組織委員經過推薦考察,擬任鄉鎮黨委副書記。三是政府領導轉任或兼任黨委領導,例如副鎮長經過推薦考察,擬兼任鎮黨委委員;鄉鎮長經過推薦考察,擬任鄉鎮黨委書記。四是部分單位所屬副科級內設機構主要負責人擬任單位班子成員副職,例如縣紀委監委辦公室主任經過推薦考察擬任縣監委委員。
“擬進一步使用”通常被解釋為干部自身級別不變,新任一個更重要的崗位的任免程序。此前并不需要公示,但隨著干部選拔任用越來越規范,有了這種更為正式的表述。
“擬進一步使用”的干部最終到哪些崗位履新?綜合來看,包括位次前移到更重要的崗位、轉崗到主要領導崗位、由部門領導轉任地方領導、部門內部調整等情況。
青海省委組織部在2023年9 月11日發布省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時任海南藏族自治州委常委、共和縣委書記張峰“擬進一步使用”。張峰曾被授予“全國優秀縣委書記”稱號。10月,張峰已任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委副書記,仍為副廳級。
受訪干部表示,由于各地組織部門對于這一表述把握的口徑不同,在體制內,“擬進一步使用”有時被默認為提拔。
例如,和張峰同一批被“擬進一步使用”的干部中包括班瑪縣委副書記、縣長祁寶業,公示后不久便擔任該縣縣委書記、縣長。這種由縣長轉任為縣委書記,雖級別不變,但實際上從“二把手”提拔為“一把手”。
2022年11月28日,山東省濟南市委組織部發布干部任前公示公告,其中時任歷下區副區長劉俊剛、該市公安局治安警察支隊政委林景等七人均“擬進一步使用”。上述七人中,劉俊剛已任歷下區委常委。其他六名來自公安隊伍的干部均獲得升職。
一些部門、機構領導干部轉任到地方出任領導,在公示時也用了“擬進一步使用”的表述。2023年 3月,山東省臨沂市發布干部任前公示,時任臨沂市綜合保稅區服務中心副主任、黨委委員李超擬進一步使用。當月,他就履新該市羅莊區委常委、副區長。
干部在機關或部門內部調整崗位時也會對外公示,其中不乏“擬進一步使用”的說法。2021年2 月,山東省委組織部發布一批干部任前公示,其中時任該省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新聞辦主任(正廳級)襲艷春,“擬進一步使用”。不久后,襲艷春即出任山東省委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
在過去,干部選拔任用不涉及提拔晉升,而涉及“重用”的一般不需要進行任前公示,流程也相對簡單,領導動議并進行集中討論過會通過即可轉崗。
“‘進一步使用與過去的‘重用在實際內容上大體相當。但以前的‘重用站在不同的角度可能有不一樣的理解甚至誤解。”一名受訪組工干部說,“地市州的檔案局副局長和財政局副局長同屬副縣級。作為市州來說,考慮到崗位的業務范圍更廣等情況,檔案局副局長在轉任財政局副局長時,可能啟動‘進一步使用程序。誰能說被‘重用前的單位和職務不重要呢?”
根據所在地的實際情況不同,所謂“重用”的觀感也不同。
“比如,一些地市州原本下轄的區縣就少,區縣‘一把手的分量顯得重。當地市直部門的局長如果到縣區去任縣區黨委書記,算‘重用。而有的地區下轄的區縣眾多,相比之下市州直機關、部門話語權更加凸顯。可能那些區委、縣委書記、縣長回來當部門的‘一把手,才有‘重用的感覺。”上述干部說,與此相比,“進一步使用”就顯得靈活很多。
“進一步使用”雖不是提拔,但是在選拔任免程序上很多和提拔是一致的。無論哪種情況,“進一步使用”必須進行任職前公示。
不過,任前公示的范圍和方式各地情況有所不同。某市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透露,當地執行的是,縣市區的“一把手”、市直部門“一把手”等進行對外公示,其他則僅在本單位進行公示,不對外公示,在部門內部變動的在單位內部等一定范圍公示。
和“提拔”相比,“擬進一步使用”的考察程序會簡單一些。《干部任用條例》第十七條明確提到:個別提拔任職或者進一步使用,可以按照擬任職位進行定向推薦,也可以根據擬任職位的具體情況進行非定向推薦;進一步使用的,可以采取聽取意見的方式進行,其中正職也可以參照個別提拔任職進行民主推薦。受訪組工干部介紹,定向推薦是明確具體職位名稱的推薦;非定向推薦是只提出任職級別要求,但不明確具體擬任職務的推薦,如市級機關正職等。
“新進班子的話,都要進行民主推薦,如果是在機關里從常委任副書記的話,可能就直接進行定向的考察。”上述干部說。“提拔”則不管是什么崗位都必須嚴格按流程進行,先醞釀動議,通過民主推薦,再考察公示,到最后任命,必須一步不差。為了減少選人用人上的失誤,組織部門也要針對“擬進一步使用”的干部收集黨風廉政意見等,到人選所在單位去了解這個人的德才表現,這個程序必不可少。
(摘自《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