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生 王 杉
2022年12月16日,日本政府在內閣會議上通過了修改后的安保政策三文件,里面涉及到了一些提升防衛軍工力量,增強軍事技術基礎的指導性內容。新安保戰略對日本防衛軍工研發體制將產生深遠的影響。這意味著日本將大規模提高軍費,加大防衛軍工研發力度,但這注定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
日本《國家安全保障戰略》是安全保障政策的頂層設計。其中,“戰略方法和構成戰略方法的主要策略”部分的“加強防衛體制”“加強全方位無縫保護措施”兩個小節,都涉及到日本軍工研發的內容。
“加強防衛體制”部分主要包括:徹底加強作為國家安全保障最終擔保的防衛力量;強化綜合防衛體制的合作;強化作為防衛力量本身的防衛生產、技術基礎;推進防衛裝備轉移。“加強全方位無縫保護措施”部分主要包括:提高網絡安全保障領域的應對能力;推進海洋安全保障和強化海上安保能力;強化宇航安保綜合措施;提高技術和研發成果在安全保障領域的積極活用;加強政府和民間的合作;加強日本安全保障的信息能力;強化日本國內的應對能力;確保能源和食品等對日本安全保障不可缺少的資源。

日本國家防御戰略在新戰略體系中的定位
日本《國家防衛戰略》對日本國家防衛戰略目標主要規定如下三個方面:營造絕不允許通過武力改變現狀的安保環境;抑制和應對試圖單方面通過武力改變現狀的任何嘗試,并及早收拾殘局;對于向日本發動的侵略,日本作為當事國,要處理、阻止和排除這種侵略。
為了達成上述目標,《國家防衛戰略》認為,應強化日本的防衛能力,從遠距離阻止、排除敵國的進攻能力。當抑制敵方進攻失敗時,可通過跨區域作戰獲得不對稱優勢,迫使對方放棄進攻意圖。為此,主要強調以下7種能力:獨立防衛能力;綜合防空導彈防御能力;無人武器防衛能力;區域聯合作戰能力;指揮控制和情報能力;機動展開/國民保護能力;持續性/韌性。其中前5種能力都和軍工研發生產和軍工體制有關。

日本考慮將觀測活動用于安保目的

隼鳥2號—日—本空間能力的代表
在加強日本自身的防御體制方面,《國家防衛戰略》有更詳細的規定:持續彰顯抑制對手單方面改變現狀的意志和能力;強化對包含認知領域的信息戰的應對,確立自衛隊和警察、海上保安廳之間的合作要領,整體強化空間、網絡、電磁領域的能力;推動軍工高新技術產業的創新,加速裝備的應用;基于防衛需求,開展機場、港灣等基礎設施的整備、強化,保障海空域的物資運輸;強化自衛隊與同盟國、伙伴國的合作。雖然同樣是5點規定,但比之前的說法更加具體。
根據新版《防衛力整備計劃》,岸田政府預計到2027年將防衛開支從占GDP的1%增加近一倍,達到2%,總額達到43萬億日元。日本的防衛費用支出也由過去在世界上排名第9,躍升至第3。新版《防衛力整備計劃》的核心為:加強自衛隊高精尖武器的配備,讓自衛隊裝備走在世界軍事大國的前列。其中有這樣的表述:“外國的雷達探測范圍、各種導彈的射程和性能都有了顯著的提高。通過在各種場所、平臺上部署足夠的多層導彈防御體系,提高對武力入侵的抑制能力。當侵略事態發生時,應在確保戰斗人員安全的同時,盡可能從威脅圈外阻止對手的進攻。在2027年度之前完善制造基礎的同時,推進裝備的快速應用。10年后,在導彈攻擊射程強化的同時,保證導彈的數量充足。”
以日本新版《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國家防衛戰略》《防衛力整備計劃》三份安全保障文件為代表的日本國家安全與軍事防衛新戰略,給日本的安全、軍事和防衛政策帶來了新的變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趨勢。
解除對進攻性武器的限制。日本新安保和防衛戰略解除了二戰后對一些進攻性武器的限制,研發體制,盡管他們在這些領域有一定的人才和技術儲備,但是要想追上并趕超美國,還需要在人才吸引、人才儲備的方面下功夫。在這些領域的研發中,除了要有大量的技術積累還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這對于日本國防開支的分配是一種考驗。
進一步加強與盟國和伙伴國家的軍事合作。日本此前與美英法等國家有諸多軍工科研合作。要進一步加強與同盟國或者伙伴國家的軍工科研合作,需要日本的防衛軍工研發體制面向世界,更加開放、靈活。日本現行出口武器的五個種尤其是解除了對遠距離攻擊導彈的限制。進攻性武器的解禁擴展了日本軍工企業的研發項目,更容易獲得研發資金,也豐富了日本的軍工研發體制自主可控的范圍。目前,安保三文件并未對戰略轟炸機、大型航空母艦的研發作明確指示,說明日本新在發展進攻性武器方面還有所節制。未來是否會打開“潘多拉魔盒”,有待進一步觀察。
追求高精尖技術和武器的發展。日本新安保戰略特別強調太空、網絡、電磁領域的作戰能力,以及無人裝備研發。對于日本軍工類主要是:救援、運輸、警戒、監視和掃雷,暫時還沒有出口大型武器。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政府于2023年召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修訂“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的運用指南。這將是自2014年制定“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以來,日本政府時隔約10年從根本上修改防衛裝備出口制度。修改的方向就是可以向海外出售殺傷性武器。這意味著日本對海外武器的出口將可能躍升一個量級,勢必推動日本軍貿市場需求的擴大以及軍工研發體制地位的提升。

日本也計劃在無人等高精尖領域發力
保證日本戰略物資的供應以及供應鏈的安全。日本軍工科研體制將發揮自身的技術、裝備創新優勢,研發先進的貨輪和貨運飛機,以提升節能裝備技術水平,增強交通運輸能力,助力日本戰略物資的供應鏈安全。
加強與軍民合作,共同保障國家安全。在這個方面,日本防衛省,尤其是防衛裝備廳一直在努力。他們通過提供大額資金招聘民間項目,來為日本的軍工科技積累長遠的人才儲備,為軍事裝備發展指引方向,為掌握前沿科學技術贏得先機,奠定基礎。推動軍工企業、地方大學和國家公立研究機構開展合作,并不僅僅著眼于眼前獲得直接的軍工技術和裝備,更是瞄準了各領域的科技前沿,長遠地培養科技研發的基礎,并積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