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楠
[摘 要]隨著經濟形勢的復雜變化,市場競爭愈加激烈,人才成為企業競爭發展的關鍵因素和重要資源。現代企業要將人才培養放在首位,培養高水平的人才隊伍,以助力企業的轉型發展。文章主要立足企業人才培養,分析當前企業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不足之處,提出相應的策略建議,以期為企業人才培養提供參考。
[關鍵詞]人才培養機制;企業;策略
中圖分類號:F27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722(2024)04-0034-03
企業人才培養機制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關鍵要素。在當前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中,為有效激發人才隊伍的巨大潛能,為企業發展注入更多活力,企業要構建完善的長期系統化人才培養模式,切實提升企業競爭力和綜合實力。
人才培養機制是企業新入職人員提升崗位適應能力與在崗人員成長發展的根本支持和保障,企業主要依托人才培養機制規劃人才培養方案,指導人才培養工作。其中,人才培養機制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是對理論知識的要求。企業要深入掌握在崗員工欠缺的理論知識,組織針對性培訓。
二是對專業技能的要求。企業在經營發展中需要依靠專業技術人才,因此人才培養工作需要關注業務技能這一重點。
三是人才來源的要求。企業相關人員能否將其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是企業人才培養關注的又一重點,構建人才培養機制要密切關注人才引進和招聘,吸納具有真才實學的人才。
四是對人才考核管理的要求。人才只有在合適的崗位上才能發揮真正的價值作用,構建人才培養機制要關注人才激勵考核內容,優化崗位配置。
首先,企業構建人才培養機制,能夠及時更新內部發展理念,創新企業人才管理思想,幫助企業進一步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養。這不僅能充分激發人才潛能,提高人力資源利用率,減少不必要的人才成本支出,而且能為人才成長發展提供更多機會和渠道,為社會培養有激情有實力的建設者,提高企業的社會效益。
其次,企業構建完善人才培養機制,能夠切實增強企業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提升企業在人才市場的競爭力,為企業補充新鮮血液,形成后續人才儲備力量,為企業發展注入更多活力。
最后,企業構建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有利于實現動態化人才管理,完善人才管理鏈條,豐富企業人才底蘊,滿足企業多樣化的人才需求,針對性建立人才培養體系,有利于充分結合企業發展特點和前景方向完善人才管理辦法,解決人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為企業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一)人力資源配置有待優化
新時代,企業的經營管理需要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工作,將人力資源管理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戰略。從實際來看,企業仍然存在人力資源配置不均的問題,嚴重影響人才培養工作的順利開展。
第一,企業人才引進缺乏全局規劃。企業未能全面把控發展戰略,在人才引進過程中缺乏全局性和系統性,人事部門在招聘工作中對生產經營管理的要求缺乏深入分析,前期對人才市場的調研缺乏實際數據支持,對各部門具體的人才需求分析不到位,設置的招聘條件過高,不符合生產經營的實際用人要求,無法為企業及時引進合適的人才,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第二,企業人才需求匹配不佳,企業未能針對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員做好統籌安排,人崗不匹配,導致人才流動性增加,企業需要花費更大的人力和物力吸引和留住人才,這給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帶來了更多問題。
(二)人才培養模式片面單一
企業構建完善人才培養機制,要立足當前人才布局,全面規劃人才培養工作,才能有序推進人才培養工作。目前,企業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片面單一的問題。部分企業存在重外部招聘而輕內部培養的思想,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較為落后,難以適應當前企業發展的實際需要。同時,企業人才培養模式較為單一,對于內部人才隊伍也只能按照單一化的模式開展培訓工作,限制了人才自我提升發展的空間。此外,不少企業的培訓方式局限于線下講座和會議等形式,培訓內容主要以片面化抽象化的理論為主,而非深入分析人才成長發展規劃,未能根據專業技術和管理類型設計契合的培訓內容,導致員工對人才培養缺乏系統性認識,無法主動參與到人才培養工作中,影響了實際工作的質量。
(三)后備人才儲備有待加強
不少企業的人才引進往往依賴于即時招聘,根據生產經營的實際需求針對性地補充崗位空缺。這種引才方式缺乏預見性和戰略性,暴露出人才培養機制的缺陷,容易造成人才流動導致的關鍵崗位人才缺失,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對于企業而言,在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需要充分重視人才儲備,特別是核心業務的專業人才儲備至關重要。不少企業缺乏人才培養的長遠發展眼光,尚未形成人才預警機制和人才資源動態跟進機制,使得人才補充和后續招聘時效性不足,后備人才梯隊難以發揮真正作用,影響企業正常穩定的經營發展。
(四)人才激勵機制有待完善
人才評價激勵機制是企業員工管理的重要保障,目前仍有不少企業的人才激勵機制不健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才向上發展,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內部發展環境,導致人才浪費。企業激勵機制未能與薪酬獎勵制度相結合發揮應有的作用,內部管理制度的激勵性不強,難以激發員工的活力和潛能,人員結構優化機制不完善,未建立人才成長發展通道,仍然以滯后的薪酬分配制度為主,未能積極創新優化激勵方式,對企業有特殊貢獻的人才缺乏獎勵。或者設置的人才評價標準過高,員工即使努力工作也難以達到指標,激勵機制流于形式,無法起到應有的效果。或者人才評價標準過低,難以凸顯人才培養的實際效果,難以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不利于員工提高專業水平,影響企業人才培養工作的順利推進[ 1 ]。
(一)建立科學的人才引進機制
第一,企業應重點關注人才引進招聘工作,密切關注企業內部員工的流動情況,確保人才流動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更好地避免不合理的人員流失,以免給企業造成較大損失,影響企業正常的經營管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人員要持續拓寬招聘渠道,立足企業發展全局,具備前瞻性眼光,統籌安排人才引進工作。企業要著重分析各部門各個崗位的實際需求和工作要求,在市場化招聘中,要積極擴大招聘目標范圍,為企業引進優秀人才。要了解崗位職責內容和特點,制訂針對性的招聘引進方案,確保人才招聘計劃與現實崗位需求相契合,避免出現人才招聘要求過高的情況。
第二,企業要完善人才崗位評估,在人才招聘中重點分析員工與崗位的匹配度,做好人員分析,針對不同的人才特點,進行崗位分配,確保新員工能夠更快適應崗位,實現各司其職、各得其所。同時,企業要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崗位吸引力,采用校招和社招兩種形式,依托宣講會、線上招聘會等形式,促使社會人才了解到企業福利待遇,以及企業發展的巨大空間和優勢,更好地提升企業在人才市場中的競爭力,吸引優秀人才。
(二)實施精準的人才培訓計劃
企業要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必須實施系統的人才培養計劃,為人才管理打下良好基礎。由于企業各部門職能分工不同,對專業技術和管理型人才的要求也不同,因此,企業開展人才培訓工作,要針對這種差異性制訂不同的培訓計劃,依照不同的崗位培訓目標,實施精準的培訓方案。要針對新員工制訂差異化的培養方案,根據崗位不同選取不同的培訓方式和培訓內容,做到知人善用,切實提高人力資源管理質量,保障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2 ]。
企業應依照業務特點、專業素質等指標,結合崗位實際要求,對人才進行綜合分析,形成不同崗位分級培訓的模式,針對管理崗、專業技術崗等舉辦分類培訓。例如,對于技術崗培訓,要以先進技術和市場化新理念為主,促使員工熟練掌握核心技術,熟練操作相關設備,與時俱進地學習新技術和新方法,促使人才技能緊跟當前行業發展的實際變化,保持技術先進性和人才競爭力。對于管理崗培訓,要加強政策解讀和行業發展相關內容分析,增強管理人員的大局觀和統籌意識,積極了解業務和一線工作內容,打造復合型管理人才隊伍。
此外,企業要積極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利用互聯網功能,豐富線上學習資源,優化線下培訓的形式,線上線下雙重結合,為員工提供學習渠道和機會,為其創造成長發展的空間,為企業未來發展注入更多活力。信息化時代,企業要重點加強人員的信息技術操作和計算機基礎培訓,按照人員分工不同,制定階梯式的培訓標準,第一階段主要是計算機基礎操作,第二階段是掌握辦公軟件和管理系統,第三階段則是將信息技術融入業務工作,使其成為工作的重要輔助工具。企業應按照員工崗位的差異性,安排相關人員參加分階段學習,抓住人才培養這一重點,全面提高企業的現代化水平[ 3 ]。
(三)強化全面的人才培養系統
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并非單一片面的,而是多樣化的,需要充分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形成后續人才儲備,保障企業的長遠穩定發展。因此,企業需要提高人才管理的靈活性,從制度層面出發,完善招聘用人制度,深入考察分析現有的人才隊伍,了解各個崗位人員的能力特點,整合分類后備人才的專業能力、特長優勢及業務發展方向等,制訂差異性的培養方案,建成完善的人才儲備庫,增強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凝聚力。
同時,企業要積極優化人才結構,為人才發展建立多元化發展通道,積極鼓勵員工通過提升能力,從崗位出發積極成才,實現轉崗發展。企業要重點關注核心業務和關鍵崗位人才,定期組織開展崗位交流和掛職培訓等形式的培養活動,鼓勵各類人才在學習交流中深入學習崗位職責,進一步拓展認識,提高自身素養,促進員工進一步明確發展規劃,形成向上發展目標,不斷挖掘潛能,為企業創造更大價值。
此外,企業要強化教育聯動機制,面對專業人才緊缺的現狀,企業要加強與學校教育的聯合,積極探尋現代教育多學科發展方向,促使人才培養更好地適應當前的科技發展需求。企業應與學校形成密切合作,建立實習交流關系,與相關學科高校建立人才培養基地,為企業人才儲備做好基礎保障[ 4 ]。
(四)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勵機制
企業要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發揮人才優勢。要切實落實人才管理制度,定期考核員工,更好地約束人員行為,提高人員管理工作效率。特別是要將人才培養與企業薪酬機制相聯系,根據各部門具體工作情況制定靈活完善的薪酬激勵制度,合理設置人員崗位績效,規范人才管理流程。企業應及時關注其他企業和外部市場人員崗位的薪酬福利情況,了解同行業同等人工效能指標,通過對比分析,設置本企業合理的福利標準,切實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激勵全體員工主動參與培訓提升活動,努力提高專業水平和思想認識,更好地達成工作效能目標。同時,企業要始終立足于長期發展戰略目標,在人才培養工作中始終堅持一企一策,明確人員培養要求,采用多樣化的激勵手段,通過業績獎金等形式激發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進一步提升企業內部競爭力,促進企業長遠可持續發展[ 5 ]。
在當前經濟形勢下,企業之間的競爭本質上是人才的競爭,人才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寶貴財富。企業構建完善人才培養機制,是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實現長遠發展的重要基礎。現階段,企業需要結合實際,統籌規劃人才培養工作,制訂科學的人才培養方案,創新優化人才培養模式,正視人才培養工作中的各種不足,促使人才培養工作順利推進,為企業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人才基礎。
[1]李洋.企業人才培養機制的構建與完善研究[J].中國中小企業,2023(07):201-203.
[2]曾繁鈺.新時期國有企業人才培養機制的探究[J].財經界,2023(18):171-173.
[3]羅寧宇.建筑企業人才培養機制的構建與改進研究[N].山西市場導報,2023-06-13(C03).
[4]潘娜.企業人才培養機制的再思考[J].人力資源,2021(18):126-127.
[5]萬淑瑜.新時期國有企業人才培養機制的探究[J].全國流通經濟,2021(12):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