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隱喻式否定構式的語義生成機制研究

2024-03-10 12:30:06魏在江趙幫華
外國語文 2024年1期
關鍵詞:語義概念思維

魏在江 趙幫華

(1.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外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研究中心,廣東 廣州 510420;2.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英文學院,廣東 廣州 510420)

0 引言

溫鎖林(2010)提出一種特殊的語用否定:隱喻式否定。它“以否定人們對事物的常規識解為前提,對語句的自然意義給以否定,并借助隱喻對事物重新給以認定”(溫鎖林,2010:49),常以“不是……而是……”構式出現,如:“人工智能不是復制人類,而是另一個物種?!痹摼湎确穸ㄈ斯ぶ悄苁菑椭迫祟愃季S方式的工具,再認定其思維方式和人類完全不同。

根據該定義,隱喻式否定構式的前句只否定自然意義(即客觀事實),把前句含有隱喻的大量語句排除在外。從底層邏輯來說,只要前句表達對事物的常規識解,后句通過隱喻重新認定該事物,不管前句是否是對自然意義的否定,這樣的表達都應該納入隱喻式否定構式的范疇,如:

(1)老齡化不是包袱,而是富礦。

(2)中歐不是制度性競爭對手,而是全方位戰略伙伴。

(3)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征程。

因此,本文把這種前后句中都含有隱喻的構式作為研究對象,以進一步豐富隱喻式否定的研究成果。雖然相關研究(溫鎖林,2010;魏在江,2018;斯萬諾納,2019;馬丁斯,2021:175-197)發現,該構式的前后兩個槽位(文后分別簡稱“前槽”和“后槽”)表現出明顯的語義對比,但鮮有對該構式的語義生成機制進行研究,故本文擬從認知語言學視角探討該構式的語義生成問題。

1 隱喻式否定:一種特殊的語用否定

奧斯沃德·杜克羅特(Oswald Ducrot) (1973:240)最早把隱喻式否定稱為“元語否定”(metalinguistic negation),也有學者稱之為“對比否定”(contrastive negation)。為便于討論,本文采用普遍接受的“語用否定”這一術語,其主要特征是:不否定句子的真值條件,而否定其隱含意義。已有研究主要從句法、語義和語用角度零敲碎打式地探索局部語義生成機制,對整體語義機制的探索屈指可數。

在句法角度,勞倫斯·霍恩 (Laurence Horn) (1985)提出否定算子(negation operator)具有非真值函數用法(non-truth-functional use)的觀點,該用法即語用否定。高航(2003)對此持反對意見,他認為語用否定同樣否定語句的真值條件,只不過該真值條件是相對于交際者來說的,而不是客觀意義上的。詹姆斯·麥考利(James McCawley) (1991)歸納了語用否定的基本形式、變式、句法特征和否定范圍。穆斯塔法·穆哈齊(Mustafa Mughazy)(2003)討論了識別語用否定的句法特征和算子數量問題。

語義和語用角度,斯萬諾納(2019)指出語用否定須具有代替、限制或補充功能,張克定(1999)、楊先順(2005)和趙旻燕(2007)指出否定項和肯定項在語義上常體現出荷恩級差,但未深入探究產生該級差的動因。皮埃爾·拉里維(Pierre Larrivée)(2018)認為語用否定是一種糾正性的言語行為,含有自相矛盾的信息結構。基于此觀點,他闡釋了語用否定的標記性問題和該結構中連詞的語法行為。在完句限制方面,沈家煊(1993)、張克定(1999)和何春燕(2002)都認為入句成分具備引述、辯解、校正或更正功能,具有強烈的語境依賴性。

從整體語義生成機制角度而言,沈家煊(1993)和大衛·維布爾等(Wible et al.,2000)分別提出“詞綴說”和“M 制約規則”以闡釋語用否定的生成機制,但趙旻燕(2007)指出以上假設都只是對語言規則的描述,并非真正的生成機制,也經不起大范圍語料的檢驗,她認為焦點的標記、位置和其被否定后的語義特征共同制約語用否定的產生。王志英(2011)提出,語用否定受到人類認知機制的制約,但未開展深入探索。盧衛中等(2015)雖從認知角度,從識解的四維度考察了語用否定的形成機制,但識解理論過于宏觀,幾乎可解釋任何語言現象,不能全面揭示該機制的真實面目。

部分國內學者將語用否定細化至隱喻式否定,專題論述其語義特征和機制問題。溫鎖林(2010)分析了該構式的表意特點和表達功能,認為它在表意上具有主觀性、認知的跨域性和思維的隱喻性,在功能上具有無理而妙和認知升華的表達效果。陳文博(2013/2016:151-153)詳細討論了該構式各成分的語義特征和修辭動因,指出其構式義為“遞進”。魏在江(2018)把隱喻式否定從語言表達提升至構式的高度,從認知語言學角度研究該構式的結構特征,歸納其構式義,認為其語義體現出整體性、遞進性、反差性和體驗性。另外,溫鎖林(2010)和魏在江(2018)都把該構式的語義生成機制默認為概念隱喻,但該構式中存在兩次隱喻投射過程,他們也未從微觀層面全面揭示這兩次投射之間的關系和特征,以及前后槽語義對比的生成過程。

概而觀之,國內外學者就隱喻式否定構式的語義生成機制開展了大量探索,取得了豐碩成果,但同時存在以下不足:(1)倚重形式邏輯推理的較多,形義并重的較少。既往研究大多聚焦于其句法特征、基本形式和否定算子的推理,強行剝離形式和語義的關系,不關注現實、認知和語言之間的關系,而只有形義并重才能全面考察構式的句法特征。(2)對構式整體意義的探索較多,對前后槽語義互動的研究較少。雖有部分學者提出前后槽之間存在語義梯級,但并未揭示產生該級差的緣由。此外,前人也未揭示前后槽雖不在同一語義場,卻能并置于同一構式并進行語義比較的原因。(3)從語法規則角度研究語義生成機制的較多,從認知角度研究的較少。雖偶見零星的認知探索,但其所搭建機制具有高度普適性,不能細致入微地揭示其真實面目。(4)以西方語言為對象的研究較多,以漢語為對象的甚少。該構式在漢語口語和書面語中都表現出強勢高頻,但并未引起人們足夠重視,僅有溫鎖林(2010)和魏在江(2018)兩位學者論述其構式義和語義特征。

綜上,本文擬運用認知語言學理論,探討該構式的語義生成機制,具體回答以下三個問題:(1)前后槽分屬不同語義場,何以共現于同一構式并形成語義對比? (2)前槽后槽之間的語義梯級(semantic scalar)是怎樣形成的? (3)該構式中的概念投射過程是怎樣的,有何獨特之處?

2 概念隱喻—動態范疇模型

2.1 基于概念隱喻理論的分析框架

概念隱喻理論可部分解釋隱喻式否定構式中的投射問題。既往研究溫鎖林(2010)和魏在江(2018)將隱喻式否定構式的語義形成機制完全歸結于概念隱喻。根據該觀點,該構式的語義建構過程可以描述為:說話人先否定人們對事物特征的一般理解,再借助隱喻思維重新建構其識解方式,以實現從新視角對事物特征進行再概念化的目的,但該框架無法闡釋以下問題:

第一,例(1)~(3)中,前槽和后槽分屬不同語義范疇,如“包袱”與“富礦”、“對手”與“伙伴”、“終點”與“新征程”等,兩個槽位的語義內容何以兼容并相互比較? 第二,整體構式中存在兩次概念投射,一次被阻滯,一次正常,但整個投射的過程是怎樣的,兩次投射之間又存在什么樣的關系? 可見,概念隱喻理論框架在分析隱喻式否定構式的語義形成問題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須進行必要修補。

通過理論反思與實踐,我們發現動態范疇論可有效修補概念隱喻理論在這個方面的缺陷。具體來說,它可有效闡釋前后槽之間的語義互動問題。社會進步會改善人類認識世界的手段與工具,促進人類認知不斷發展,范疇切分也就成為一種常態化需求?;诖?王天翼(2017/2022)在歸納經典范疇論、原型范疇論和圖式范疇論之后,指出三種范疇化理論都忽視了范疇的動態性和變化性,繼而提出“動態范疇論”,認為范疇內、范疇間和范疇外的成員關系隨著時代發展而不斷調整,再范疇化是一種常態,其動態變化過程包括初始范疇化、聚范疇化、去范疇化、跨范疇化和再范疇化五個階段。

動態范疇論視角下,隱喻式否定構式中的前后二槽具有相鄰相似的概念內容。認知主體不斷總結概括這些內容,便可得到一個上位范疇,前后槽自然也就被視為并列下位范疇。如此,兩槽位的共現問題得到解釋:它們表面上看起來毫無關系,實則共享某些語義內容,構式調用的便是這部分共享要素。動態范疇論雖可闡釋前后槽的共現成因,卻無法分析構式內的隱喻投射問題??梢?以上兩個分析框架具有較強的互補性。

總之,概念隱喻理論可以分析隱喻式否定構式中的概念投射問題,但在分析前后槽共現成因和二者的語義比較依據時,需要借助動態范疇論的有效修補。此外,前后槽語義對比和語義梯級的形成有關,該形成過程明顯涉及對立統一思維,修補后的分析框架需得到對立統一思維的有效擴展,才能充分解釋隱喻式否定構式的語義生成問題。

2.2 概念隱喻—動態范疇模型分析框架

鑒于現有分析框架在解釋隱喻式否定構式的生成機制方面各具優勢與缺陷,且多元理論融合是認知語言學在未來一段時期內的發展趨勢之一(魏在江 等,2022),我們擬采取理論整合的方法,以動態范疇論修補概念隱喻理論,并用對立統一思維拓展整合后的理論框架,從而提出“概念隱喻—動態范疇模型”(Conceptual Metaphor-Dynamic Category Model,簡稱CMDCM),圖示如下:

圖1 概念隱喻—動態范疇模型(CMDCM)

該模型可以簡述為:隱喻式否定構式的語義生成主要涉及與說話人有關的三個認知過程。(1)通過動態范疇化過程抽取前后槽的相鄰相似內容,建立一個抽象上位范疇,使二者獲得語義兼容依據和語義數量比較標準;(2)借助對立統一思維使二槽位臨時形成反義關系,通過感情色彩確定兩槽位語義數量的取值范圍,然后語義軸上進行標注,最終形成語義梯級;(3)說話人通過調整圖式內容、尋找新喻和阻滯舊喻三個過程,使前槽發出的投射被阻滯和遮蔽,從而實現前后槽語義聯動的目的。

3 隱喻式否定構式的生成機制

3.1 動態范疇化:前后槽并置機制

范疇的動態調整可產生抽象上位范疇。一方面,在隱喻式否定構式中,前后二槽具有明顯的語義互斥性,呈現反義關系,二者貌似只存在語法和元語言聯系。然而,事實上它們不僅同為始源域,還可進行語義數量比較;另一方面,始源域和目標域之間要么自身概念相似,要么創造相似性(萊考夫 等,1980:147;束定芳,2000:58)。基于以上兩點不難推斷,前后槽這兩個始源域之間一定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概念內容,這是它們得以共存和比較的前提。萊考夫等(1980:44-45)在解釋類似現象時發現,出于表達需求,一個目標域常與多個始源域相關,原因是這些始源域共享一個更具概括性的范疇,使得它們之間具有連貫性(coherence)。由此可推知,該假設既然可以闡釋一個個獨立小句中始源域之間的關系,必定也適用于由兩個非獨立小句構成的隱喻式否定構式,因為在該構式中,小句之間的語義關系更加緊密。萊考夫等(1980)的研究止步于提出這個更具概括性的范疇的存在,沒有解釋其形成原因和過程。我們認為,說話人通過動態范疇化在兩個始源域之上建立了一個臨時上位范疇,其語義更具抽象性和概括性,且被兩個始源域范疇共享,二者獲得并置依據和語義比較標準。

那么,為什么說該上位范疇的形成是范疇動態調整的結果? 一是社會進步會不斷改善人類觀察自然和社會的手段與工具,逐步提升人類的認知水平,使范疇再切分成為必然需求;二是交際中的語用需求也會推動再范疇化的發生(劉正光 等,2003;李小飛,2006;范振強,2015;王天翼,2015)??梢?范疇不是一成不變的?;诖?王天翼(2017/2022)提出了“動態范疇論”,他認為在時代發展巨變中,范疇內、范疇間和范疇外的成員關系時刻處于動態調整的狀態中,再范疇化是一個普遍現象。他將動態范疇化過程分為初始范疇化、聚范疇化、去范疇化、跨范疇化和再范疇化五個階段:(1)初始范疇化是指人類利用與周圍環境互動得來的基本體驗和粗糙加工,對事物進行樸素范疇化的過程;(2)聚范疇化指事物的特征或范疇成員從邊緣向中心靠攏的過程;(3)去范疇化意指范疇成員丟失既有屬性或獲取新的異質屬性,從中心成員演變為邊緣成員的過程;(4)跨范疇化是指成員被邊緣化一定程度時,進入兩個范疇的交叉地帶的過程;(5)再范疇化指范疇中某個/些成員積累過多異質屬性,須重新界定其類別,進入另一個范疇的過程。值得注意是,根據認知主體的識解需求,以上每個階段都可被反復調用。

具體到隱喻式否定構式,因前后槽均為相對穩定的范疇,故它們在該構式的語義生成中主要經歷了除初始范疇化之外的其余四個階段。說話人首先聚焦前后槽兩個范疇的相關概念域,然后抽取并驅使它們分別向各自范疇外相向移動。通過不斷抽象與概括,它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逐漸靠攏聚集,經歷再范疇化過程后,成為上位范疇的成員。在語義上,上位范疇是臨時概念,一般不會語碼化為上義詞,前后槽則語碼化為并列下義詞(cohyponym)。這對并列下義詞在嚴格限制的語境、構式義和對立統一思維的作用下,臨時形成反義關系。以例(1)為例,說話人先是抽取“包袱”域矩陣所含的“負擔”“思想/行動壓力”“投入”和“消極心態”等域,以及“富礦”背后的“財富”“工作動力”“收獲”和“積極心態”等域(聚范疇化),再分別抑制兩個范疇中的其他域,驅使它們向各自范疇邊緣相向而動(去范疇化)。在移變過程中,這些域也會分別兼任諸如“辛苦工作”或“快樂生活”等其他范疇的成員(跨范疇化)。通過不斷地動態調整,被抽取的域兩兩對應產生概念關聯,如“負擔—財富”“思想/工作壓力—工作動力”“投入—收獲”和“消極心態—積極心態”。如此,它們便具備繼續抽象概括、相向移動的潛能,形成逐漸靠攏之勢,在兩個槽位之上形成上位范疇(再范疇化),該范疇的抽象圖式義為“占有某物而隨之產生的心態”。經由類似認知過程,說話人在例(2)的“對手”和“伙伴”之上建立了“關系的疏密程度”范疇,在例(3)的“終點”和“新征程”之上建立了“累積過程”這個上位范疇?;谝陨险撌?不難看出,這種上位范疇具有臨時性、動態性和圖式性特征。臨時性體現在它是說話人為了識解事物之間的聯系而即時建構的,在成功傳遞交際意圖后便自動消解;動態性體現在范疇內的成員具有動態進入和退出的特點;圖式性表現在它是對前槽和后槽共核概念內容的抽象概括。

3.2 對立統一思維:語義梯級的形成機制

對立統一思維是指根據一定標準把事物一分為二,彼此對立,認為二者可互相轉化、相互統一的思維方式。該思維方式常用于評價事物,如:胖與瘦、高與矮、內與外。“不是……而是……”構式即是該思維方式投射于語言的產物。筆者認為,構式義的強勢高頻和語境的嚴苛限制使對立統一思維蘊于該構式中,該思維是形成語義梯級的主要動因。

首先,隱喻式否定構式蘊含并強化。該構式高度固化,具有獨立于填充詞匯的意義,整體義可概括為“說話人認為聽話人對某事物的既有認知是不可取的,基于鮮明的語義數量對比,說話人提出新見地并取代聽話人的既有認知”。該含義鮮明地體現了對立統一思維。其中,“不是”否定聽話人的既有認知,“而是”建立起說話人的全新理解,兩種見解在一定語境條件下可互相轉化,統一于與評價有關的語義數量中。可見,該構式義的整體義強力影響詞匯義,使后槽的語義數量明顯多于前槽,是搭建語義梯級的主要手段之一。

其次,對立統一思維使前后槽臨時表現出相對反義關系。一般說來,根據對語境的依賴程度,反義詞可以分為絕對反義詞和相對反義詞兩類?!鞍察o/嘈雜”“美麗/丑陋”“敬重/輕蔑”兩兩之間的詞義關系和語境無關,是絕對反義關系;而例(1)~(3)中的“包袱/富礦”“對手/伙伴”“終點/新征程”則是在語境作用下形成的相對反義關系。根據亞瑟·梅廷格 (Arthur Mettinger)(1994:73)的觀點,人們常根據事物的數量或程度,從等級序列反義關系中,如熱和冷、溫暖和涼爽、炙熱與冰冷,選出其中一對進行次范疇化,繼而形成對比表達。梅廷格(Mettinger,1994:73)認為生成這種反義關系的思維機制為“偽二分法”(pseudo-binarity),實質上就是對立統一思維。需要強調的是,對立統一思維常與百科知識[例(4)]和語言搭配習慣[例(5)]和語境[例(5)]等語言內外諸多因素協同作用。

(4)教育的目的不是灌輸,而是點亮。

(5) 美國經濟面臨的最大風險不是衰退,而是滯脹。

(6)他們不是“神醫”,而是戰“疫”勇士。

“城市驛站是黨委、政府和群眾之間的連接點,是社情民意上傳下達的重要渠道,擔負著收集群眾意愿、解決群眾困難問題的重要職責?!庇罎形M織部部長衛增輝說。

然后,說話人確定前后槽的語義數量,把二者統一于上位范疇的圖式義這個維度上。兩槽位的語義數量可借用數軸術語來表示。前槽表達說話人拒絕的視角或論斷,在語境下被主觀賦予負面意義,如例(1)和例(2)中的“包袱”和“對手”,在說話人看來都表達負面意義,因此取負值,取值區間可用(0,-∞)表示。相較而言,后槽在嚴格限制的語境下表達說話人強烈的主觀看法和價值取向,故而在語義數軸上取正值,取值區間用(0,+∞)表示,例(1)~(3)中的后槽詞項皆可說明這一點。因后槽所在語句的命題信息蘊涵了后槽的全部取值范圍,故該小句可以表達完全肯定,從而協助對立統一思維促進語義梯級的形成。此外,前后槽處于評價義連續統上,在語境、說話人立場和社會文化等因素作用下,二者可互相轉化,這是二者的“統一”之處。

最后,說話人在語義軸上標注前后槽的語義數量,建立語義梯級。如前所述,兩槽位雖屬不同范疇,實則在圖式義上有交叉。說話人通過主觀識解,以上位范疇的圖式義為維度,評估二者的語義數量,把它們分別標注于心理語義軸上的正負兩向,語義數量當下立判,進而形成語義梯級。例(1)的說話人以“包袱”和“富礦”建構對老齡化的主觀識解,二者能夠在同一層面上相較,是因為它們同為“占有某物而隨之產生的心態”這個范疇的成員并共享該范疇的抽象圖式義。說話人依據這個維度,給“包袱”取負無窮大值,給“富礦”取正無窮大值,分別標注于語義標尺的正向和負向。一正一負,語義數量形成鮮明對比,語義梯級得以形成。

3.3 阻滯與遮蔽:前后槽聯動機制

前后槽在構式中并置并形成語義梯級,為從始源域到目標域的概念投射做好了語義概念鋪墊。一般說來,隱喻形成過程中的投射只有一次,要么成功,要么失敗。然而,該構式中卻含有兩次投射過程,一次被阻滯,一次成功。

“阻滯”為筆者所創。所謂阻滯,指前槽發出的概念投射內容被后槽發出的投射阻斷并滯留的過程。它是一種認知操作,發生在說話行為之前。本文提出該術語,意在說明除一般投射外,還存在其他的投射類型。隱喻式否定構式中的前后槽分別代表了人們對同一事物在不同語境下的舊、新理解,說話人以新喻阻滯舊喻,從而實現以說話人的新認知糾正聽話人既有認知的目的,該阻滯過程共分三步。

第一步,根據認知語境,調整圖式。概念隱喻投射實質上就是從始源域到目標域的意象圖式投射。長期以來,老齡化一直被宣傳為一種普世難題,可引發養老、醫療和照護等一系列可持續發展問題,是社會經濟發展的負擔。近年來,隨著老齡化速度的加快,社會各界不得不積極冷靜地思考該問題,人們的認識也更趨于理性:老齡化雖是一種挑戰,但也可為經濟社會的發展帶來新機遇、新動力和新增長點。這反映出人們對老齡化問題的認識發生了轉變,即人們已對老齡化背后的意象圖式作出了顯著調整。

第二步,遵循恒定原則,尋找新喻?!昂愣ㄔ瓌t”(Invariance Principle)(Lakoff,1993:215-216)認為,隱喻投射應確保始源域的意象圖式結構與目標域的意象圖式結構保持一致。也就是,目標域的意象圖式結構決定始源域的投射內容。鑒于第一步中,人們對老齡化的意象圖式內容和特征已作出調整,從消極轉變為積極,而舊喻“包袱”消極語義較為明顯,自然不再適合擔當始源域的角色。為適應圖式變化,滿足語言表達需求,人們根據恒定原則,找到一系列含積極語義的詞匯,通過高頻使用,將“富礦”篩選為老齡化的新喻,并逐漸固化下來。

第三步,發揮主觀能動,阻滯舊喻。鑒于“包袱”在認知語境中無法滿足認知主體的表達需求,而“富礦”既遵循恒定原則,可投射其意象圖式至老齡化,又可準確傳遞老齡化蘊含的積極內容,故“富礦”明顯獲得了優先投射權。它作為新喻,優先將“智力資源”“消費空間”和“隔代照料”等圖式內容向目標域“老齡化”投射。由于該投射優先占位,導致舊喻“包袱”的概念內容,如“長期照料”“社會負擔”和“養老壓力”等信息搶占不到概念投射的位點,從而被阻擋并滯留在始源域內。從本質上看,該阻滯過程由人操縱意象圖式完成。人作為認知主體,在認知語境的動態指導下,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通過封閉詞類“不是”和“而是”引導識解過程的建構,使新喻內容優先投射,舊喻內容被迫阻滯,這一過程說明認知主體和動態語境對喻體選擇有重大影響。

本文還擴大了遮蔽(hiding)的外延,此處“遮蔽”是指新喻對舊喻的遮蔽。該術語原指始源域可突顯(highlight)目標域中的某些概念內容,導致其他概念內容被自動遮蔽的現象。本文擴大了其外延,認為一則隱喻可以遮蔽與其共享目標域的其他隱喻。鑒于一則隱喻只能揭示并幫助人們理解事物的某一方面,而遮蔽其他,但要想全面理解一個事物,就必須切換使用多重隱喻。多重隱喻又可分為一致和非一致隱喻兩大類。一致隱喻常會遮蔽事物的諸多側面,而非一致隱喻則會多角度展示事物的不同側面,有助于認知主體全面理解生活經驗中的各種細節(Lakoff et al.,1980:221)。值得注意的是,非一致隱喻實質上是對同一事物的不同隱喻。一次突顯則意味著一次遮蔽,即一則新喻對另外一則舊喻的遮蔽。隱喻式否定構式就是一種非一致隱喻,在該構式中,前槽為舊喻,后槽為新喻,后槽在阻滯前槽投射的基礎上,抑制前槽在一定語境下的主要特征,對其進行全面遮蔽。例(1)使用的“包袱”和“富礦”兩則隱喻,反映了在社會的不同發展時期人們對老齡化的動態認知:“包袱”是人們對老齡化的既往認知,“富礦”是現時價值判斷?!案坏V”通過阻滯“包袱”發出的概念投射,抑制其在現時階段的特征,從而實現遮蔽其主要概念內容的目的。簡言之,新喻阻滯并遮蔽舊喻,使前后槽語義真正聯動起來。

4 基于CMDCM 框架的范例分析

因前文多處以例(1)為論證對象,下文以例(2)“中歐不是制度性競爭對手,而是全方位戰略伙伴”為分析對象,檢驗CMDCM 分析框架的可操作性。

(1)以動態范疇化使前后槽共現并可進行語義比較。形成“對手”和“伙伴”的上位范疇須至少經歷去聚范疇化、去范疇化、跨范疇化和再范疇化等四個過程。首先,說話人激活“對手”這個域矩陣中最突顯的“敵意”“競爭”“資源爭奪”等域,以及“伙伴”域矩陣中最突顯的“友善”“合作”“資源共享”等域;然后,在交際意圖的指引下,驅使它們向各自范疇邊緣相向移動。經過連續概括與抽象,這些域兩兩產生概念關聯,如“敵意—友善”“競爭—合作”“資源爭奪—資源共享”。說話人不斷概括,這些概念就不斷聚攏,從而實現再范疇化,成為上位范疇的核心語義內容,該上位范疇的圖式義為“關系的疏密程度”。也就是說,通過動態范疇化這個過程,前后槽的部分概念內容臨時成為該上位范疇的成員;在語言表達中,“對手”和“伙伴”語碼化為并列下義詞,它們在嚴格限制的語境、構式義和對立統一思維的作用下,臨時形成反義關系。如此,上位范疇為前槽和后槽提供了并置依據和語義比較標準。

(2)以對立統一思維構建語義梯級。首先,“對手”和“伙伴”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反義詞,但說話人利用構式中蘊含的對立統一思維,強行為其建立了相對反義關系,這種臨時語義關系對認知語境的依賴程度比較高,一旦失去構式義和語境的有力支持,該反義關系立刻消散。然后,說話人通過概括“對手”和“伙伴” 的抽象義,確定二者的語義比較依據。它們語義對立,處于反向相鄰的狀態,同屬于“關系的疏密程度”這個上位范疇的成員,共享這個范疇的抽象圖式義。在這個維度上二者可進行語義對比。接著,說話人確定二者的語義數量。“對手”是說話人不認可的論斷,自然被說話人賦予負面意義,取負值;而“伙伴”是說話人意欲建立的全新認知,被賦予正面意義,取正值。最后,說話人在語義標尺上對數值進行標注,語義梯級形成。

(3)以阻滯過程使前后槽發生語義聯動。構式內含兩次投射:概念投射經由前槽發出,繼而被后槽阻滯。說話人首先通過對認知語境的動態分析,發現人們對中歐關系已經重新定位,有了新的期待,進而調整了中歐關系背后的意象圖式。“對手”是舊喻,其意象圖式的主要內容為“競爭”“稀缺性”“敵意”等信息,與調整后的圖式內容不一致;而“伙伴”為新喻,是說話人對中歐關系的最新理解,其意象圖式的主要內容為“合作”“共享性”“友善”等信息,與目標域“中歐關系”的圖式一致性更高,滿足人們的語言表達需求。因此,“伙伴”被最終選定并固化下來,進而擁有了優先投射權,而舊喻“對手”的投射內容則因搶占不到投射位點而被阻斷并滯留在始源域內。認知主體以“伙伴”阻滯“對手”,其根本目的是為了遮蔽“對手”的概念內容和特征,以對中歐關系的現時認知代替既往理解,與聽話人發生互動。簡言之,新喻阻滯并遮蔽舊喻,使前后槽語義真正聯動起來。經過以上三個主要認知過程,例(2)的語義生成過程完成。

5 結語

本文基于認知語言學理論,構建了隱喻式否定構式的語義生成機制“概念隱喻—動態范疇模型”(CMDCM)。該構式的生成過程可以描述為:說話人通過動態范疇化過程,在前后槽之上建立一個上位范疇,兩個槽位成為并列下義范疇,二者因此獲得同樣的概念語義維度和比較依據;對立統一思維使前槽和后槽臨時形成相反語義關系,體現出明顯的語義數量差別,從而形成語義梯級,該過程也需要百科知識、語言搭配習慣和認知語境等諸多因素的協同作用;在前后槽各自向目標域投射的過程中,后槽具有優先投射權,使前槽發出的投射因搶奪不到位點而被阻斷并滯留在始源域內,從而實現新喻遮蔽舊喻的目的。本文建立的分析框架為隱喻式否定構式找到了前后槽之共現成因和語義數量比較依據,揭示了語義梯級和隱喻投射中阻滯現象的發生過程,為下一步進行跨語言對比研究奠定了基礎。

猜你喜歡
語義概念思維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Birdie Cup Coffee豐盛里概念店
現代裝飾(2022年1期)2022-04-19 13:47:32
語言與語義
幾樣概念店
現代裝飾(2020年2期)2020-03-03 13:37:44
學習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應用
“上”與“下”語義的不對稱性及其認知闡釋
現代語文(2016年21期)2016-05-25 13:13:4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不卡免费视频| 无码内射在线|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人成人让影院|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一级一级一片免费| 青草视频久久| 国产区网址| 丰满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 精品国产网站| 在线亚洲精品福利网址导航| 呦女精品网站| 国产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1| 中国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麻豆精品在线| 五月丁香伊人啪啪手机免费观看| 亚洲三级电影在线播放|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人| 亚洲免费人成影院| 亚洲 欧美 日韩综合一区| 天堂亚洲网| 亚洲视屏在线观看| 狠狠色综合网| 四虎AV麻豆| 91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啪啪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伊人成人在线| av在线手机播放| 熟妇人妻无乱码中文字幕真矢织江| 婷婷色一二三区波多野衣| 色噜噜在线观看| 91免费国产高清观看| 午夜日本永久乱码免费播放片| 三区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天天视频在线91频| 91免费国产高清观看| 亚洲水蜜桃久久综合网站| 久久动漫精品| 露脸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 国产成人夜色91|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精品| 综合网天天| 国产欧美日韩va另类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丝袜在线|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a天堂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18禁高潮出水呻吟娇喘蜜芽| 中文字幕在线日韩91| 小说 亚洲 无码 精品| 波多野结衣在线se| 日韩无码视频播放| 精品小视频在线观看| 伦伦影院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亚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a在线看| 免费一级全黄少妇性色生活片| 免费午夜无码18禁无码影院| 日本黄网在线观看| 91国内在线观看| 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91国内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直播|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二区|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尤物| 中美日韩在线网免费毛片视频 | 久久久久久尹人网香蕉| 久久久久久久97|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另类专区亚洲| 亚洲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美女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午夜欧美在线| 小说 亚洲 无码 精品| 国产视频入口|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亚洲| 日韩美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