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力
貴州黔南科技學院(貴州大學科技學院)體育教學部 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550600
2023年3月27日,被網友親切地稱為“村BA”的貴州省首屆“美麗鄉村”籃球聯賽總決賽成功搭建臺盤村“六月六”吃新節民俗活動在臺盤村落下帷幕,廣東省籃球協會會長劉克軍為冠軍球隊頒發冠軍獎杯。該項特色民俗搭建籃球賽的活動因“接地氣”的呈現形式和土特產獎品引發了火熱的現場氛圍、網絡探討和后續持續關注,使“村BA”成為現象級話題,并成功延續到廣州、四川等多個省份的鄉村賽事體育發展。廣州南沙目前加快打造“區BA”全民健身品牌賽事活動體系,四川首屆和美鄉村籃球比賽暨全國和美鄉村籃球大賽選拔賽等富有影響力的鄉村籃球賽事正有序舉行。
整體而言,貴州“村BA”籃球賽的成功舉行,所引發的網絡流量和全民關注度為我國基層民眾參與籃球及其他體育運動的熱情和輿情發展起到了良好的開端,也為全民籃球體育運動的本土化、草根化和群眾化基層發展夯實了群眾基礎。我國農業農村部發文稱,決定組織開展全國和美鄉村籃球大賽(“村BA”),“村BA”從火爆全網的鄉村賽事個例現象正式升級為全國性比賽。
本文從理論認知視角,探索貴州“村BA”火爆背后的影響力產生原因,探索在網絡化、全民健身時代背景下,“村BA”基層籃球賽影響力構建策略和實施策略,為我國鄉村體育賽事的持續化發展探索可行性道路,提升基層籃球賽事的影響力構建決策與管理能力,實現特色化、持續化和協同化發展目標。
“吃新節”是貴州苗寨的傳統民族節日,在農歷六月初六苗族有民族文化大巡游、苗族婚俗、逗鳥、斗雞以及唱歌比賽等內容眾多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民俗活動,“村BA”籃球賽的舉辦初衷是為了增強臺盤村“六月六”吃新節活動熱烈的氛圍,為期3天的賽程基本能維持高達3萬人次的觀賽規模。維持了較高的人氣和熱烈的現場氛圍,為貴州首屆“美麗鄉村”籃球聯賽火爆全網,成為全國群眾熱烈討論的話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臺盤村“村BA”賽事網絡傳播量超30億人次,出現該火爆現象的背后蘊含著脫貧攻堅后新農民對鄉村文化生活的渴望,是一種文化新現象。臺盤村“村BA”構建了比賽由村民組織、參賽者以村民為主、獎品為農土特色的鄉土特色定位,從2023年7月30日至8月2日,共吸引了數千家大平臺及數千名主播參與直播,甚至成功引來了央視參與直播,有了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為其點贊,人民日報報道和央視的現場直播,使得在線觀看人數一度超千萬,現場觀眾高達2萬人次,使其成為了一種網絡現象,產生了強大的社會價值和文化影響力,從而能夠在眾多同題材項目中脫穎而出,從而走紅網絡,保持持續的社會影響力,引發網友的自覺關注,使草根籃球躍升為民眾津津樂道的話題,成為推廣全民健身的主陣地。
通過對比臺盤村“村BA”籃球賽事和其他地域的農村體育賽事,不難看出,臺盤村的“村BA”籃球賽的成功舉辦,與該村干部的賽事組織與統籌能力具有直接關聯。臺盤村“村BA”正式開展僅有2 年時間,但卻能夠接納2萬人現場參與,具有如此高的接納能力,與該村提前的場館建設、要求農民體育健身賽事活動更加豐富,以及精準打造農民喜聞樂見、農業特色突出、農村廣泛普及的體育健身賽事品牌的重點任務部署具有較高的關系。這種鄉土特色體驗為主,籃球賽事借力的統籌發展定位,使得“村BA”籃球賽的接待能力、多層次謀劃能力為臺盤村的這次農民籃球賽的成功舉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網絡影響力和鄉村體育振興前景[1]。
2023 年2 月,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四川省體育局、四川省鄉村振興局聯合發布《關于推進農民體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簡稱《意見》),要求農民體育健身賽事活動要注重呈現形式的豐富性和多元化,旨在打造農民喜聞樂見、農業特色突出、農村廣泛普及的體育健身賽事品牌。
可見,農村賽事以及農村題材的文體娛樂活動的開展必須要立足農村,探尋具有高度區別化、特色化的品牌定位,才是掌握農村鄉村文化的流量密碼,才能增強游客的參與感和體驗感,以及保證參與過程中感受的獨特性,從而出現擴散效應。臺盤村“村BA”籃球賽的全網火爆現象背后是該村緊抓鄉村振興文化“純粹土”的流量密碼,去商業化、去職業化、去官方化,高度注重了廣大游客渴望純粹鄉土體驗的愿望,將本次地域文化的參與感、體驗感、特質感拉滿,從而獲得潮水般好評,也夯實了臺盤村特色,從而出圈。
以臺盤村“村BA”為例,據現場記者報道,2023年3月27日,現場人山人海、座無虛席,現場人數已經超過了3 萬人次。之所以出現如此高的人氣,主要在于該賽事開始之前,草根明星歌唱、苗族民俗表演等各項表演活動一直交相輝映從未間斷,營造了非常濃厚的節日氣氛,襯托出賽事的隆重,吸引大量觀眾從外地、外省趕來。因此,應將注重農村特色生命力打造是農村文體娛樂項目的發展首要發展要素,探索我國以“村BA”為代表的基層籃球項目的影響力構建策略,必須要首先立足于鄉村體育文化發展特色定位進行統籌發展策略探索,特別要注重在基礎賽事資金支持、場館建設與其他項目的協同發展政策、構建“一專多能”管理人才培訓等系列發展策略,而進行特色化發展定位和統籌發展領導力構建[2]。加強發展統籌研究將鄉村體育作為振興三大球群眾體育運動的主要陣地,可有效地提升我國三大球運動的基層群眾參與、關注和關心質量,擴大三大球的人口數量,從而形成邊際效應,通過外部輸血、內部造血和自主成長,吸引社會資金和人才等市場要素的流入,從而為持續改善體育場地條件和維持較高人氣,營造良好社會發展氛圍做足文章,為“村BA”相關三大球的產業發展和群眾競技水平的提升奠定智力基礎。
我國草根籃球具有深厚的群眾發展基礎,國內南方地區包括廣東、福建以及浙江等地“野球”文化都非常濃厚,廣東省聯賽舉辦已超20 年,涌現出東莞等籃球名城。除貴州外,四川蓬安、福建晉江、寧夏西吉縣、山東聊城、天津市薊州區下營鎮郭家溝村、海南瓊海白沙鄉鎮等多地的“村BA”選拔賽已如火如荼地展開,營造了良好的全社會發展氛圍,為推動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與“三農”問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和新農民的深入參與。當前,各省份利用農閑時間自行組織基層鄉村籃球賽,組織形式自定的方式,使草根籃球賽不受時空限制,能夠最大程度激發新農民的文體娛樂興趣,使“村BA”實現可持續化發展。2023年6月7日,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發布關于舉辦全國“和美鄉村籃球大賽”(“村BA”)的通知,決定組織開展全國和美鄉村籃球大賽(“村BA”)。大賽將分為基層賽、大區賽和總決賽,標志著覆蓋31 省區市2 000 余縣的全國性農民籃球賽在全國基層廣泛展開。這種“三級”賽制形式保證了“村BA”技戰術發展要求,能夠在滿足基層群眾的籃球運動需要的同時提升比賽看點[3]。
通過大量的報道可以看出,貴州臺盤村“村BA”的火爆人氣不僅僅局限于線下,線上百余家主流媒體同步直播,全網播放量破10億。臺盤村“村BA”甚至還引來多家官方媒體進行報道,CCTV1、CCTV5、貴州臺等官方大型媒體,甚至人民日報直接跳過了國內頂級聯賽CBA全明星賽的直播,而是對貴州村BA總決賽比賽進行直播,這種盛況實屬罕見。主要原因在于臺盤村注重高質量娛樂化發展主線,抓住了網絡宣傳的流量密碼,是該次賽事走紅的關鍵要素。主辦方提早進行了鄉土特色化的宣傳,特別是對該次比賽的獎品去金錢化,而是選擇了牛、豬、鴨等鄉土化物品,更增添了活動的趣味,引起了觀眾強烈的好奇心。群眾強烈的獵奇心理使其對獎品的關注度甚至超過了對比賽本身的關注度,從而借勢流量紅利,最終使該次活動成功爆紅網絡[4]。而搭臺臺盤村“六月六”吃新節苗寨特色文娛活動,甚至邀請中國好聲音24強選手蝶長現場演繹苗語歌曲《一生所愛》、增添現場的民族舞蹈表演,絢爛繽紛的苗族服裝,美麗靚麗的苗族姑娘等特色化創意的有機穿插,更是讓賽場顯得與眾不同,從而借助網絡流量讓一場普通的體育賽事充滿文藝特色,對“村BA”及臺盤村苗族人文資源展開了全方位宣傳。
貴州“村BA”的出圈并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得益于當地政府領導班子的品牌化運作策略的不斷探索與實踐。當地舉辦籃球賽至今已有幾十年的傳統,草根籃球運動的基層發展氛圍非常濃厚,使得村代表隊具有一定的籃球技戰術基礎和較強的群眾運動發展氛圍,而“村BA”的誕生只是應廣大新農民脫貧攻堅后強烈的文化生活需要而開展的、用于展示村隊風采的一個更大的賽場。因此,本次“村BA”經過多年的醞釀,成功搭建了臺盤村苗族“六月六”吃新節民俗活動的苗寨特色、苗族特色文娛活動,成功拓展了活動參與鏈條和體驗關注層面,并借助網絡流量的加持,成功打造出苗族特色草根籃球運動品牌,成為貴州文體活動名片,這些成績的取得是與品牌化運作策略的分不開的。
為了盡快擴大臺盤村的籃球比賽現場觀眾容量,榕江縣政府給足球場增設了各種燈光,為自媒體規劃了便于他們觀賽的設施。此外,為了讓足球場的6 萬名觀眾出行更便利,縣政府還擴建了停車場,增設了充電樁。這種充分調研和快速決策的基層管理能力,是保證農村賽事組織水平和保證群眾的參與感與獲得感的重要保障。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毛業雄認為,在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過程中,“村BA”等農民體育運動,不僅能拓展鄉村多元功能,實現體育與鄉村旅游、餐飲、文創、康養等融合互動,帶動農民就業增收,還可以通過各種群體性、競技性賽事活動,豐富鄉村文化,改善農民精神風貌,增強村級組織凝聚力[5]。
可見,較強的基層策劃與調研決策力是一個活動乃至于品牌運作不斷拓展生長發展空間的核心競爭力和重要發展前提。因此,探索“村BA”基層籃球影響力構建實施策略要堅持農民主體特色,尊重群眾意愿,充分發動群眾,以農民為主體組建參賽隊伍,讓農民成為“村BA”的主角。此外,比賽組織應堅持務實簡約,充分利用現有場地和設施實行簡約辦賽,降低基層和農民負擔。
貴州臺盤村“村BA”最終能蔓延成一場“現象級”的全民嘉年華,主要競爭力還在于主打農民本色和農村特質化品牌策略。臺盤村“村BA”的隊伍均來自各行各業的村民,他們從“泥腿子”化身“貴州詹姆斯”“貴州奧尼爾”,在球場上各出奇招。村民觀眾加油吶喊的工具則是鐵鍋、鐵盆,中場休息的啦啦隊則是村民們輪番上陣演唱少數民族歌曲,觀眾蹦起的“苗迪”,而大鵝、麻鴨等賽后獎品更是“村味”十足。這種堅持比賽原汁原味的農趣農味,充分展現鄉村特色,體現鄉土韻味,真正辦成了地域特色和農村底蘊的比賽,實現體育賽事特色化和特質化,為鄉村基建注入了新動能,從而引發了廣大網友對“村BA”的熱情持續延續。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在整個賽程期間,貴州“村BA”當天的直播總觀看人次超3億,相關話題視頻總播放量達到了4.5億。由此可見,注重農村特色元素的整合發展,是“村BA”基層籃球影響力構建實施的重要策略[6]。
鄉村籃球競賽的蓬勃開展不僅對鄉村體育運動的良性發展和鄉村體育文化的深入滲透具有極大的帶動作用,更對鄉村振興和多元化發展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根據我國《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中的發展規劃,到2025年,我國各級縣(市、區)、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三級公共健身設施和社區要建成15 min健身圈。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夯實全民健身體育文化底蘊。而鄉村體育文化的發展相對滯后,其支持力度、關注范圍相對較小,貴州“村BA”所帶來的現象級全網關注,為我國的鄉鎮體育文化事業的發展及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帶來了新發展思路,其發展機制和發展策略值得深入探討,具有重要的社會和發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