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初
內蒙古師范大學 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
體育賽事是指按照一定的規則和標準,由個人或團隊參與競技,以比較技能、體能和智能等方面的高低優劣為方式,以滿足消費者觀賞需要為目的的體育活動[1]。然而,當前體育賽事在滿足日益增長的群眾體育消費需求方面,尚存在產業規模較小、國際知名賽事較少、運營水平不均衡以及品牌價值體現不充分等現實問題,從而導致體育賽事供需之間存在矛盾。
5G 是新一代寬帶移動通信技術,具有高速率、低時延和廣連接的優勢,不僅可以保證全息影像、VR 等形式的穩定,還可以支持超高保真媒體、現場實時體驗、用戶自制內容與機器自動生成內容上傳等6 大媒體應用場景[2]。對于體育賽事而言,5G技術的高速率、低延遲和廣連接特性,使其成為連接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及大數據等數字技術的關鍵紐帶,為體育賽事的組織、傳播和消費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有利于提高賽事的互動性和沉浸感,增強觀眾的觀賽體驗,提升賽事的吸引力和市場競爭力,從而解決當前體育賽事供需矛盾的現實問題。鑒于此,研究將在明確5G技術在體育賽事領域應用現狀的基礎上,提出有效的改進策略,以期緩解當前體育賽事供需發展問題,并為體育產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有益的參考。
從宏觀的市場需求與微觀的賽事供給兩個維度來看,自21 世紀初,中國體育賽事市場經歷了顯著的變革與發展,伴隨著國際體育賽事的成功舉辦,體育產業的市場需求呈現出爆炸性增長[3]。然而,職業體育賽事的種類與數量在這一過程中顯得相對匱乏,未能與市場需求的旺盛態勢相匹配。
首先,職業體育賽事是體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體育賽事市場中,供給不足表現為賽事種類的單一化以及數量的限制。這種不足與市場需求的旺盛形成了鮮明對比。市場參與者對于多樣化、高質量賽事的渴望與現實供給之間的差距,凸顯了體育賽事市場供需之間的矛盾。
其次,群眾體育賽事在推動全民健身運動、提升國民體質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盡管路跑賽事的數量在不斷增加,但相較于日益增長的參與者數量,現有的賽事數量供給仍顯不足。這種供需失衡不僅限制了群眾體育賽事的規模擴張,也影響了體育產業的深度開發。
體育賽事作為一種文化娛樂產品,其價值不僅體現在競技層面,還涉及觀眾體驗、品牌價值以及媒體傳播等多個維度。當前,我國體育賽事在這些方面存在的問題,已成為制約其發展的關鍵因素。
首先,欠佳的競技水平已成為國家體育賽事的一大短板。在國際舞臺上,本土運動員的表現并不盡如人意,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內賽事的競技水平與國際高水準之間的差距。盡管在國內聯賽中,這些運動員可能表現出色,但這種表現往往不能轉化為國際競爭力[4]。
其次,觀眾體驗的不佳進一步放大了供需之間的矛盾。場館設施的陳舊、智能化服務的缺乏,以及媒體轉播技術的落后,都直接影響了觀眾的觀賽體驗。
體育賽事的運營效益直接關系到市場主體的經濟狀況。在中國體育市場中,多數賽事的運營效益并不理想。同時,版權轉播作為體育賽事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其成本負擔在中國體育市場中顯得尤為沉重[5]。以樂視體育為例,高額的版權投入未能帶來相應的回報,最終導致其破產,進而凸顯了中國體育賽事版權市場的不成熟,以及持權轉播商在盈利模式上的不足。
贊助商的投入產出比失衡也是中國體育賽事供需矛盾的體現。贊助商在體育賽事中的投入通常期望獲得相應的品牌曝光和市場回報。然而,在中國體育市場中,贊助金額的增長往往超過了受眾增長的比例,導致贊助商的投入并未獲得匹配的產出,這不僅影響了贊助商的投資意愿,也反映了體育賽事市場需求的不足。
基于5G 網絡的高速度、大帶寬和低延遲特性,體育賽事的轉播和觀賞體驗得到了顯著提升,這不僅增加了賽事的數量,而且豐富了賽事的形式,提高了賽事的觀賞性和商業價值。
首先,5G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提升了賽事轉播的質量。通過“5G+多路傳輸”技術,轉播團隊能夠在不同的位置安裝多個攝像機,實時捕捉賽事的每一個細節,并通過5G 網絡實現高速傳輸。這種技術不僅提高了畫面的清晰度和流暢性,還使得轉播更加靈活和全面,滿足了觀眾對于高質量視覺體驗的需求。
其次,“5G+自由視角”技術為觀眾提供了全新的觀賽體驗。該技術允許觀眾根據個人偏好選擇不同的觀賽視角,仿佛置身于賽場之中。這種沉浸式的觀賽方式極大地提升了觀眾的參與感和滿意度,為體育賽事增添了新的觀賞維度。
最后,“5G+子彈時間”技術則利用5G 的低延遲特性,捕捉運動員在賽場上的精彩瞬間,并以慢動作的形式展現給觀眾。這種技術不僅增強了賽事的觀賞性,還為運動員的技術分析和戰術布置提供了有力的輔助[6]。
在當代體育賽事的舉辦中,5G技術的應用已成為推動體育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5G技術的高速度、低延遲和廣連接特性,為體育賽事的供需矛盾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尤其是在提升賽事質量方面的實踐表現尤為顯著。
在體育場館運營方面,通過高速的數據傳輸和處理能力,場館硬件設施得以與先進的軟件平臺無縫對接,形成了一體化的智能服務體系。這種智能化的升級不僅優化了賽事的運行效率,還為觀眾提供了更為豐富和便捷的服務,如智能導覽、即時比分更新等,從而直接提升了賽事的觀賞價值和參與感。
在運動員訓練方面,5G技術的應用也取得了顯著成效。智慧化訓練系統的建立依賴于5G 網絡的高速數據傳輸能力,使得運動員的技能優化、體能訓練和訓練監測得到了實時的數據支持和反饋。這種即時性的信息交換極大地提高了訓練的效率和質量,為運動員的競技狀態和技能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5G 技術的應用在體育賽事運營中展現出巨大的潛力。通過智能平臺、APP 平臺和轉播平臺的創新應用,5G技術不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還創造了新的收益渠道,并為贊助商提供了精準營銷的可能性。
具體而言,5G技術的高密度連接特性為體育賽事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智能平臺的建立實現了賽事資源的高效聯通,這不僅改變了賽事的運營模式,還提升了運營效率和盈利水平。例如,通過5G技術支持的智能平臺,賽事組織者能夠實時監控賽事的運行狀態,及時調整資源配置,確保賽事的順利進行,同時也能夠通過數據分析預測觀眾需求,優化賽事服務,從而提升賽事的吸引力和觀眾的滿意度。
同時,在北京2022 年冬奧會中,5G 技術的應用展現了顯著成效。場館智能平臺的運用大幅降低了運維成本,提高了運營效率。通過5G 網絡的高速傳輸能力,場館內的各種設備和系統能夠實現無縫連接和智能管理,從而減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運營效率。
首先,5G技術的高帶寬特性使得職業體育賽事轉播節目和頻道的增加成為可能。通過部署5G網絡,轉播商能夠提供更多的賽事直播頻道,滿足觀眾對于多場比賽同步觀看的需求。這不僅提高了觀眾的選擇自由度,也為轉播商帶來了更多的廣告和訂閱收入。此外,5G 網絡能夠支持更高的數據傳輸速率,這意味著轉播內容的分辨率和畫質可以得到顯著提升,從而增強觀眾的觀賽體驗。
其次,結合人工智能(AI)技術和云轉播的能力,可以實現體育賽事內容的個性化定制。AI技術可以分析觀眾的觀賽習慣和偏好,為他們推薦合適的視角和解說。例如,通過機器學習算法,可以為不同的觀眾群體生成個性化的賽事摘要,并提供亮點回放功能。云轉播技術則使得賽事內容的存儲和分發更加高效,允許觀眾根據自己的時間隨時隨地訪問賽事內容。這種定制化的服務不僅提升了觀眾的滿意度,還為賽事的傳播和供給開辟了新的渠道。
在提升運動員訓練效率方面,5G技術的高速率和低延遲特性使得實時數據傳輸成為可能,這對于運動員訓練中的技術分析和生理監控至關重要。通過植入生物醫學傳感器,實時收集運動員的生理數據,如心率、肌肉活動、疲勞度等,這些數據通過5G網絡傳輸至數據分析中心,經過深度學習算法的處理后,能夠為教練團隊提供精準的反饋信息。
在豐富賽事觀賽體驗方面,5G網絡的高帶寬和低延遲特性為多媒體內容的傳輸提供了有力支撐。沉浸式轉播技術,如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可以通過5G網絡實現無縫傳輸,為觀眾提供全新的觀賽體驗。例如,通過VR設備,觀眾仿佛置身于賽場一角,感受運動員的每一個動作和賽場的氛圍。
在優化賽事運維體系方面,賽事的公平性和高效組織是賽事成功的關鍵。5G 技術可以支持智能賽事系統的部署,包括智能裁判輔助系統、賽事監控系統和賽事管理平臺。這些系統能夠實時收集賽事數據,通過人工智能算法進行分析,以確保比賽的公平性和準確性。同時,5G 技術還能夠支持醫療保障服務的提升,如遠程醫療和緊急響應系統,確保運動員在受傷時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第一,運用5G技術提升賽事運營效率和降低場館運維成本。5G網絡的高速數據傳輸能力,可以實現對賽事的實時監控和數據分析,從而優化賽事流程和資源配置。例如,5G網絡可以支持高清視頻監控系統的無縫運行,通過對賽事現場的實時分析,運營團隊能夠快速響應各種突發情況,確保賽事的順利進行。
第二,建立智能管控系統,實現場館人員、設施、環境的一體化管理。智能管控系統依托5G 網絡的高速傳輸和大容量特性,能夠實時收集場館內外的各種信息,包括觀眾流量、設施使用狀態、環境變化等,通過數據分析優化賽事管理決策。
第三,通過賽事服務平臺進行精準營銷,根據用戶需求調整賽事內容和紀念品供給。5G 網絡支持的大數據分析能力使得賽事組織者能夠深入了解用戶的偏好和需求,從而提供更加個性化的賽事內容和商品。例如,通過用戶行為數據分析,可以發現觀眾對某些賽事環節的興趣點,據此調整賽事的組織和呈現方式,提升觀眾的參與度和滿意度。
5G技術的引入不僅是一次技術的更新換代,還是一場關于體育賽事產業模式與消費體驗創新的革命。借助5G技術可解決賽事組織與市場需求不匹配、賽事質量與公眾期待不符以及賽事運營收益難以支撐高質量發展等問題,從而提高賽事轉播質量,推進智慧場館建設,提升賽事運營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