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以打造“全國最大有機富硒枸杞生產基地”為目標,樹品牌、抓品質、接市場、夯基礎,加快推動枸杞產業發展,先后榮獲“全國高寒區枸杞種植產業知名品牌示范區”“國家級枸杞出口質量安全示范區”等多項榮譽,柴達木枸杞產業發展呈現出區域化、規模化、一體化、品牌化的良好態勢。
種植規模化,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贏
走進都蘭縣宗加鎮,仿佛一頭扎進了枸杞的海洋:田野里,枸杞地向遠方延伸;晾曬場上,一片片枸杞紅得亮眼,一陣風拂過,空氣中都溢滿枸杞的鮮甜味。
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空氣濕度小,特殊的氣候條件為都蘭縣枸杞種植造就了天然優勢。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全縣枸杞種植面積達21.33萬畝,占全省枸杞種植面積的1/3,占海西州種植面積的一半以上。枸杞產業已成為全縣農業增效、農牧民增收和鄉村振興最具潛力的支柱產業。
火紅的枸杞,不僅給種植戶帶來了豐厚的收益,也讓越來越多外來務工者嘗到了增收的甜頭。為滿足企業、枸杞種植大戶在采摘時的用工需求,都蘭縣發揮69個基層就業服務站的作用,搭建枸杞采摘用工供需對接平臺,實時推送務工需求信息,有效促進供需對接。
“每年從7月到10月,一天采摘費能掙200元。”47歲的趙彩娥家在甘肅省平涼市,2023年是她來都蘭縣采摘枸杞的第四年。隨著手指翻飛,一顆顆枸杞被裝入筐中,“包吃包住,3個月能掙將近2萬元!”趙彩娥說。
“目前有來自河南、四川、貴州、云南、甘肅等省份的近4萬名工人到都蘭縣采摘枸杞。我們不斷強化用工供需對接、加強就業指導、開展技能培訓,促進枸杞經濟與勞務經濟相得益彰。”都蘭縣委書記劉貴堯介紹,“我們還結合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退耕還林工程和防沙治沙工程,在10個綠洲及周邊的沙化土地上發展枸杞經濟林,兼顧生態防護和經濟效益,讓綠色在干旱的柴達木盆地不斷延展。”
加工精細化,綠色有機名片越擦越亮
在都蘭現代農業產業園管理委員會的展廳里,枸杞原漿、凍干枸杞、枸杞白酒整齊排列,枸杞籽油軟膠囊、枸杞葉茶、枸杞花蜜讓人大開眼界。
“枸杞渾身是寶,枸杞果可以藥食兩用,枸杞葉可以泡茶,枸杞籽可以榨油,枸杞樹的枝條是很好的飼料,我們現在以‘吃干榨凈為目標,在小枸杞身上做‘大文章。”管委會主任劉華偉說。
從賣枸杞果到賣枸杞產品,理念變化引領產業鏈條不斷延伸,價值不斷提升。都蘭縣幾十家枸杞企業已建成制干、色選、包裝等生產線,形成了集種植、管理、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產業鏈條和有序競爭的良性發展體系,開發出凍干枸杞、枸杞汁、枸杞籽油軟膠囊、枸杞酒等系列產品,枸杞產業正向著更加高效、安全、循環、集成的農業綠色發展產業體系邁進。
南鄰三江源國家公園、北靠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純凈”是都蘭縣的一張亮麗名片,如何在保護生態的前提下促進枸杞產業可持續發展?都蘭縣在“綠色有機”上下足了功夫。
“我們大量收購周邊牧場的羊板糞,發酵后作為有機肥料用到地里,提高了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了土壤的團粒結構,增強了土壤持水保肥能力,也為更多群眾拓寬了增收渠道。”51歲的楊明,是都蘭莊奇枸杞有限責任公司的總經理,2023年他們公司種植了600畝枸杞,還與周邊一些農戶簽了協議。“通過‘公司+農戶+訂單的模式,我們堅持對土壤進行定期化驗,根據化驗結果提供配方肥料,在園區內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做到一戶一測土、一戶一配肥,實行嚴格統一的安全標準,公司生產的枸杞產品在市場上很受歡迎。”
破瓶頸、補短板、提質量、增效益,“綠色有機”為都蘭枸杞的品質奠定了基礎,也讓種植戶嘗到了甜頭,推動了枸杞種植從分散型、粗放型向集約化、標準化、規模化方向發展轉型。截至目前,都蘭縣認證綠色食品枸杞種植基地8.5萬畝,已通過國際知名認證機構認證的有機食品紅果枸杞面積達4.41萬畝,擁有8家有機農產品企業。
銷售渠道多元化,從“單打獨斗”到“握指成拳”
擺上小板凳、撐起支架、放好商品,丁穎開始了直播。流暢的講解、生動的展示,身后一望無邊的枸杞地,成了直播的大舞臺。從2018年到現在,丁穎在各個平臺上的枸杞產品累計銷售額達到5000萬元。
前不久,都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特色農產品展示交易中心正式啟動,標志著有機枸杞連片種植區域有了固定的農產品交易場所。“在交易中心,我們按照‘統一推介、統一加工、統一檢測、統一包裝、統一銷售、統一物流原則,健全‘質量追溯、價格信息、電商銷售、物流轉運四大平臺,不斷完善全程標準化生產監管體系、有機認證體系、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實現產銷可對接、信息可查詢、源頭可追溯、生產消費互信互認。”都蘭縣政協副主席、園區管委會兼職主任永阿說。
枸杞紅映照產業旺。都蘭縣已涌現出大漠紅、沃山農、御杞堂等11個商標,培育出青海大漠紅枸杞有限公司、青海諾木洪農林產業有限公司2個國家級龍頭企業。都蘭縣還以枸杞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支點,撬動農畜產業結構整體調整向優,突出“枸杞、青稞、藜麥、牦牛、藏羊”特色產業,引進培育省級農牧業龍頭企業5家,開發生產農畜產品精深加工生產線40余條……
“我們將不斷挖掘枸杞產業的特色稟賦,朝著有機化、規模化、品牌化、標準化、數字化方向發展,更好地激活品牌鏈、提升價值鏈、延伸產業鏈、健全供應鏈,讓都蘭枸杞走出青海、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永阿說。
(摘編自《人民日報》? ?作者:賀勇? ?賈豐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