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呢
●?問:歷史上有哪些有名的黑吃黑事件?
答:語文老師搶了數學老師的體育課。
●?為了不讓自己亂花錢,我下了個APP記賬,結果我學會了做假賬。
●?某些專家:當前最關鍵的問題,就是找到問題的關鍵。只有找到問題的關鍵,才能解決關鍵的問題。
●?人類語言閱讀理解:
我有一個朋友=我自己
你想吃東西嗎=我想吃
我們還去嗎=試圖取消
看情況吧=沒空
再說=再見別說了
我要睡了=別打擾我,我要去干別的了
官場微小說
意料之外
王科長還有幾個月就要退休了,局領導讓他在科內物色推薦一個接班人。
科內的人也都在猜測著王科長退休后誰可能上。細心的人會發現,特別是王科長更清楚,最近有些人有一些變化。
那個平時因少言寡語、從不招呼人、被人稱為“悶墩兒”的,最近卻“科長”“科長”地不厭其煩地叫。上班時喊“科長早”,下班時喊“科長還不走呵”。上樓,下樓,過道上,科長走他身邊過,他走科長身邊過,總之,抓住一切機會喊“科長”。
這在王科長即將退休、平時愛喊“科長”的都減少了頻率的情況下,“悶墩兒”的親熱尤為突出,這讓科長很受用。
另有一個,平時奉行“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口頭禪是“少管閑事”,對別人的事從不幫忙,可最近卻變成熱心人了,不過熱心的對象只是王科長。那天,有一個鄉下老頭來找王科長,當“少管閑事”知道這老頭是王科長的老爸后,就親熱地“老太爺”“老太爺”地叫。那天王科長不在,“少管閑事”把“老太爺”帶到外面館子里招待午飯,飯后又陪“老太爺”去茶館喝茶。鄉下人忠厚,無論吃飯還是喝茶,“老太爺”都要去給錢。“少管閑事”說:“那咋行,小輩兒給理所應當,您老人家培養出了這么能干的兒子,王科長平時那么關心我,想報答您老人家還沒機會哩!”
還有一個,平時從不贊揚夸獎別人,總是“自以為是”。據說最近“自以為是”往組織部門跑,不知他去干什么。他去過組織部門的事也傳到王科長耳里了。王科長前些天還納悶兒:他跑去干啥呢?不過很快就有了答案。昨天,組織部有人告訴王科長,說你退了后享受副局級待遇的事基本上沒啥問題了,還說最近你那里有人專門來為你評功擺好呢。
“啊!原來如此!”王科長不僅打消了對“自以為是”的疑慮,還真的很感謝他在關鍵時刻“添了一把火”。
平心而論,“悶墩兒”“少管閑事”“自以為是”這幾個人,論學歷、年齡、經驗,都是可以推上科長崗位的。他們平時表現出來的不足,那是因為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一旦擔子壓在他們肩上,他們就會挑起來走,也許會比自己走得更快更好。而且,科里的人中,也只有他們三人更有被推薦的條件。
向組織推薦誰?王科長想過“悶墩兒”,想過“少管閑事”,想過“自以為是”。
正在王科長權衡究竟推薦誰時,局領導告知王科長:“不用你推薦了!組織部門要安排一個人來,還要這個人來當科長!”(傅全章)
《“千金難買”》(漫畫)????????????作者:蔣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