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鵬 馬迪
摘要:在介紹滅火救援中消防員面臨的危險與挑戰的基礎上,對消防員的個人防護裝備和自我救護技術進行了重點研究,旨在為消防員提供更科學、有效的個人防護與自我救護技術,以提升其在滅火救援中的安全性與救援效能。
關鍵詞:消防員;滅火救援;個人防護;自我救護;技術
中圖分類號:D631.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6-1227(2024)01-0121-04
消防員作為應對火災災害的前線救援力量,救援中面臨著多樣化且極端危險的火場環境[1]?;馂默F場的高溫、有毒煙霧、劇烈燃燒產物等會使消防員面臨極高的風險,不僅會對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也會給消防員帶來極大心理壓力。為了保障消防員的安全與健康,提升其滅火救援效率,必須深入研究消防員個人防護與自我救護技術。本文旨在系統探討消防員在滅火救援中所面臨的危險與挑戰,重點關注個人防護裝備的種類、原理和功能,以及消防員自我救護技術的培訓與應用。通過深入了解現有技術和探討未來發展趨勢,致力于為消防員提供更先進、科學的防護裝備和自救技能,以確保其安全、提高救援效能。
1 消防員面臨的危險與挑戰
1.1? 惡劣的火場環境
消防員在滅火救援中常面對極端惡劣的火場環境,這種環境直接影響了滅火行動的進行和消防員個人安全[2]。首先,火場溫度極高,常常達到數百攝氏度,這種高溫會對消防員的生理狀況造成極大負擔,容易導致熱衰竭、中暑等疾病。其次,火場煙霧濃烈,含有大量有毒氣體,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這些毒性氣體對呼吸道、心血管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會造成直接危害。最后,火場的復雜空間結構和燃燒過程的不確定性使火場環境更加復雜多變,消防員需要在高溫、濃煙、惡劣條件下迅速作出反應、展開救援行動,這對消防員的體力、技能和心理素質提出了極高要求。
1.2? 燃燒產物對人身安全的威脅
燃燒產物包括有害氣體、熱輻射和灰塵等,會對消防員的身體健康構成嚴重威脅。首先,有害氣體。一氧化碳是火災產生的一種有毒氣體,它可在火災中大量釋放,一旦吸入人體,會與血紅蛋白結合,降低血液的攜氧能力,嚴重時可引起窒息甚至死亡[3]。二氧化碳也是常見的有害氣體,高濃度的二氧化碳環境會導致消防員出現頭暈、惡心、呼吸急促等不適癥狀。其次,熱輻射。高溫熱輻射會使消防員面臨皮膚灼傷和眼睛損傷的雙重威脅,加劇在高溫火場中的生理負荷。最后,火災產生的灰塵和顆粒物也會對消防員構成嚴重威脅。燃燒過程中,大量有害顆粒物被釋放到空氣中,容易被呼吸道吸入,對消防員的呼吸系統造成嚴重危害,可能導致急性或慢性呼吸道疾病,長期暴露更有可能引發氣管炎、支氣管炎等嚴重健康問題。因此,了解火災燃燒產物的威脅對于消防員的健康和安全至關重要。建議采取科學、全面的個人防護措施,包括戴好防護面具、穿戴防火服等,以降低燃燒產物對消防員的危害,確保他們能夠有效開展滅火救援工作。
1.3? 心理壓力及其影響
心理壓力是消防員面臨的嚴峻挑戰之一,其影響不可忽視。消防員在滅火救援現場面對火場中人員生命安全的迫切威脅時,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時間緊迫、任務繁重,每一秒都可能影響生命的存亡,這種嚴重的時間壓力對消防員的心理承受能力造成了極大考驗。消防員必須在極短時間內作出決策,執行任務,這種高強度的工作狀態往往會導致他們出現緊張和焦慮的情緒。此外,火場環境的混亂和惡劣也會對消防員的心理產生持續影響?;馂默F場可能充滿了嘈雜的聲音、煙霧彌漫、火光四射,這種混亂的情景可能會使消防員感到失去控制,產生無助感和混亂感。這樣的環境不僅會對人身安全構成威脅,還會對心理健康造成負擔,可能導致心理疲勞和長期的心理創傷。這種長期積累的心理壓力可能會引發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等嚴重心理問題,嚴重影響消防員的生活質量和職業發展。因此,了解、識別并應對消防員面臨的心理壓力,提供心理健康支持,是保障消防員身心健康、提高滅火救援效率的重要方面[4]。
2 消防員的個人防護裝備
2.1? 常見個人防護裝備概述
消防員個人防護裝備是保障他們安全執行滅火救援任務的關鍵。這些裝備覆蓋了各個方面的保護需求,包括呼吸系統、身體防護、頭部保護和其他輔助保護。常見的個人防護裝備包括呼吸防護裝備、防火服、防火靴、手套、頭盔、護目鏡和防護罩等。這些個人防護裝備通過精心設計、優質材料的選擇和先進技術的應用,能夠確保消防員在火場工作時獲得全面的保護,確保安全無虞。
2.2? 呼吸防護裝備的分類與原理
呼吸防護裝備是消防員個人防護裝備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根據不同的火場環境和需求,呼吸防護裝備分為空氣呼吸器和過濾式面罩兩類??諝夂粑鞣譃楣馐胶妥晕絻煞N。供氣式呼吸器通過連接氣瓶提供干凈的空氣,自吸式呼吸器則通過自身過濾系統來防止有害氣體進入呼吸道。過濾式面罩則通過過濾空氣中的有害顆粒和氣體來實現呼吸防護[5]。呼吸防護裝備的原理在于防止有害氣體和顆粒進入消防員的呼吸道,確保其能夠呼吸清潔的空氣,保障呼吸系統健康。
2.3? 防火服的設計與材料選擇
防火服是消防員身體防護的主要裝備,其設計目的是抵御火源、高溫和火災產生的熱輻射。防火服通常由特定的阻燃材料制成,能有效隔絕火焰、高溫和熱輻射。常用的阻燃材料有阻燃棉、阻燃聚酯纖維、阻燃絕緣材料等。合理的設計和優質的材料可以為消防員提供足夠的保護,確保其在火場中的安全。
2.4? 防火靴、手套和頭盔的功能與要求
防火靴、手套和頭盔是消防員身體防護的重要輔助裝備。防火靴需具備防滑、防刺穿、防火焰侵害等功能,以保護消防員的雙腳。防火手套需要具備阻燃、耐熱、耐磨損等特性,以保護消防員的手部。頭盔則需要具備防沖擊、防熱輻射、舒適透氣等特點,以保護消防員的頭部。防火靴不僅要具有防火、防刺穿、防滑等功能,還要確保舒適性和耐用性。防火手套需要具備阻燃、耐熱、抗拉伸等特性,以確保消防員手部在極端條件下的安全。頭盔的設計要確保頭部的全面防護,抵御沖擊和高溫,同時要適合長時間佩戴,不影響視線,保障消防員的安全和舒適。
2.5? 其他輔助性個人防護裝備
除了上述主要的個人防護裝備,還有一些輔助性裝備,如護目鏡、防護罩等。這些裝備在特定情況下能為消防員提供額外的防護。護目鏡可保護眼睛不受煙霧、火星和其他顆粒物的侵害,保障視力清晰,確保操作安全。防護罩則能為呼吸系統提供更加全面的保護,避免有害氣體侵入呼吸道。這些輔助性裝備的使用可以提高消防員在火場救援中的安全性和效率,是保障他們安全完成任務的重要補充。
3 消防員自我救護技術
3.1? 逃生技能
3.1.1? 火場逃生路線規劃
火場逃生路線規劃是消防員自我救護的基本步驟。在火場內部,消防員必須熟悉建筑結構,了解每個區域的火災情況和安全出口位置。合理規劃逃生路線,選擇最短、最安全的通道,避免煙霧濃度高的區域,確保逃生時不受阻礙。消防員需時刻更新逃生路線的信息,以應對火勢變化和尋找新的安全通道。逃生路線的規劃應當考慮建筑布局、火源位置、疏散通道等因素,以便能夠快速、有效地撤離火災現場。
3.1.2? 火場逃生器械的使用方法
火場逃生過程中,適當利用逃生器械能夠顯著提高自救效率。消防員應熟悉各種逃生器械的類型和使用方法,如繩索、逃生滑輪、逃生繩索等。這些器械可以幫助消防員快速、安全地下降或橫跨障礙物,避免被火勢阻擋。通過模擬火災場景,在受過專業培訓和模擬環境中,消防員能夠熟練掌握逃生器械的使用技巧。訓練中應注重消防員的操作技能,確保他們能夠在實際火災中迅速、準確地使用逃生器械。
3.1.3? 火場逃生演練與模擬訓練
逃生演練和模擬訓練是培養消防員逃生技能不可或缺的手段。定期組織火場逃生演練,通過模擬真實火災場景,讓消防員按照預定的逃生路線和程序進行逃生。這樣的演練可以讓消防員熟悉火場情況,鍛煉其逃生時的冷靜和應急能力,提高在火災中的自救效率和生存能力。模擬訓練不僅包括火場內部的逃生,也應模擬火災擴散、應急響應等多種情景,以提高消防員對復雜火情的應對能力。
3.2? 急救與自救技能
3.2.1? 特殊環境下的急救措施
面對煙霧、高溫、高空等特殊環境,消防員必須具備急救的能力,熟悉特殊環境下的急救措施,了解這些環境對人體的影響,如呼吸急促、煙霧中毒等情況。消防員掌握相應的急救技能,能夠在極端環境下對自己和同伴進行基本急救,保障生命安全。急救措施可能包括急救藥品的使用、心肺復蘇、傷口處理等,針對特定情況選擇正確的急救方法至關重要。
3.2.2? 火災中的自我救護技巧
火災發生時,消防員可能面臨高溫、濃煙、有害氣體等危險。消防員需要學會利用身邊資源進行自我救護。例如,利用濕毛巾防止吸入有害氣體,用濕衣物遮掩口鼻以減少有害氣體吸入,有針對性地進行自我保護。此外,了解逃生技巧,掌握突發情況下的自我保護方法,是自我救護的重要一環。通過模擬訓練,消防員能夠在火災中保持冷靜,迅速做出正確的自我救護決策。
3.2.3? 心肺復蘇術和其他急救技術的應用
心肺復蘇術是重要的急救技能,可以在火災中遇到心跳驟停等緊急情況時挽救生命。消防員應接受系統的心肺復蘇培訓,熟練掌握心肺復蘇的步驟和技巧。同時,還應學習其他常用的急救技術,如止血、疏通呼吸道等,以提高在火災救援中的急救水平。了解急救技術,并在模擬訓練中不斷實踐和完善這些技能,能使消防員在火災現場迅速、有效地展開急救行動。
4 現有技術與發展趨勢
4.1? 消防員個人防護裝備的現狀分析
消防員個人防護裝備是確保其安全執行滅火救援任務的關鍵。目前,消防員個人防護裝備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技術進步。防火服采用高性能阻燃材料,具有耐高溫、耐熱輻射、耐刺穿等特性。呼吸防護裝備也不斷升級,能夠有效防止有害氣體吸入。防火靴、手套和頭盔等配備也有了更先進的設計,提高了防護效果和舒適度。然而,仍然存在防護裝備重、不便攜帶、透氣性不足等問題。未來的發展應注重研發更輕、更舒適、更智能的個人防護裝備,以進一步提高消防員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4.2? 自動化與信息化技術在消防救援中的應用
自動化與信息化技術在消防救援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智能化傳感器和監控系統能夠實時監測火災情況、消防員位置和環境參數,為滅火救援決策提供數據支持。自動化滅火裝置能夠實現智能化滅火,降低人工介入風險。無人機和機器人技術也被廣泛應用于火災勘查和救援,能夠快速、高效地獲取火災現場信息。未來,隨著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展,自動化與信息化技術將進一步融合,為消防救援提供更強大的技術支持。
4.3? 新材料與新技術的研究進展
新材料與新技術的不斷涌現為消防員個人防護和滅火救援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先進的阻燃材料、耐高溫材料、智能材料等的研究和應用,使個人防護裝備更輕、更耐用、更智能化。3D打印技術和納米技術也為消防裝備的定制化和功能化提供了新途徑。未來,新材料和新技術的研究將持續推動消防裝備的升級換代,為消防員提供更先進、更全面的個人防護與救援裝備。
5 個人防護與自我救護技術的培訓與應用
5.1? 培訓課程內容與方法
個人防護與自我救護技術的培訓對于消防員是至關重要的。這種培訓旨在賦予消防員必要的技能和知識,使他們能夠在火災等危險情況下保護自己,并展開有效的自救行動。培訓課程的內容和方法需要全面涵蓋防護裝備、逃生技能、急救技能等方面。防護裝備介紹主要包括不同防護裝備的種類、用途、正確穿戴方法等。逃生技能培訓側重于火災場景下的逃生路線規劃、逃生器械使用方法等。急救技能培訓則包括心肺復蘇術、止血技巧、疏通呼吸道等急救技能的學習和實踐,這些課程通過理論講解、實操、模擬演練和視頻等方式進行,使消防員在不同場景下都能得到全面培訓。培訓課程內容與方法數據見表1。
在培訓課程內容與方法的數據表中,可以觀察到不同課程的培訓時間和培訓評價。其中,防護裝備介紹和急救技能培訓得到了較高的評分,這可能意味著消防員們認為這些課程對于他們的實踐工作非常重要。逃生技能培訓的時間較長,這可能是因為逃生技能在火災中具有重要性,需要更多時間的學習和實踐。
5.2? 培訓效果評估與改進措施
培訓效果評估是培訓活動的關鍵一環,能夠幫助培訓人員了解培訓的有效性,為后續的培訓改進提供指導。培訓效果評估通過比較初次培訓評分和復訓后評分來進行。參與人員編號代表參與培訓的個體。培訓改進建議根據評分和培訓過程中的觀察提出,有助于改進培訓的質量和效果。表2是對編號為1、2、3的3位消防員進行的問卷調查,評分如下:
在培訓效果評估與改進措施的數據表中,可以看到不同參與人員的初次培訓評分和復訓后評分。通過觀察這些評分和改進措施,可以了解到哪些方面需要加強,例如,加強實操環節、提高理論深度和增加模擬演練。這些改進措施有助于進一步提高培訓的效果和質量。
6 結論與展望
6.1? 主要研究結論總結
本文致力于消防員在滅火救援中個人防護與自我救護技術的研究,通過深入分析消防員面臨的危險、個人防護裝備以及自我救護技術,得出以下主要結論:①消防員在火災現場面臨嚴重的危險和挑戰,包括特殊的火場環境、有害燃燒產物對健康的威脅以及心理壓力對工作的影響。②個人防護裝備對消防員的安全至關重要。呼吸防護裝備、防火服、防火靴、手套和頭盔等裝備在保障消防員生命安全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③消防員需要接受適時、有效的培訓,掌握逃生技能和急救自救技能。這些技能培訓可以提高消防員在火災中的自我保護能力和救援效率。
6.2? 存在問題與不足
當前,在個人防護與自我救護技術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一方面,個人防護裝備在舒適性和透氣性方面仍有提升空間,以更好地適應消防員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需求。另一方面,現有的自我救護技術需要更加貼近實戰,培養消防員面對不同場景時的自我保護和救援能力。
6.3? 未來研究方向與展望
未來的研究應該朝著以下方向開展:①加強個人防護裝備材料和技術的研究,推動創新材料的應用,提高裝備的舒適性和防護效能。②將智能技術融入個人防護裝備中,實現實時監測和智能預警,提高消防員的安全水平。③加強消防員的心理健康培訓,提高其應對心理壓力的能力,使其能夠更好地應對復雜多變的火災救援現場。通過持續不懈地努力,將為消防員提供更好的個人防護與自我救護技術,確保其能夠安全、高效地履行救援使命。
參考文獻:
[1]左中右.滅火救援過程中消防員安全防護方法探討[J].今日消防,2023,8(4):142-144.
[2]秦俊龍.消防員滅火救援傷亡事故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研究[J].今日消防,2023,8(4):121-123+129.
[3]于貴鵬.滅火救援工作中消防員的安全問題研究[J].今日消防,2023,8(2):124-126.
[4]陳鵬.在滅火救援中提高消防員緊急避險能力與智慧消防技術[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3,22(4):44-46.
[5]王友高.滅火救援行動中的安全問題與應對措施研究[C]//2022年度滅火與應急救援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22:347-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