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印發(fā)《關于進一步優(yōu)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深入推動政務服務提質增效,在更多領域更大范圍實現“高效辦成一件事”作出部署。
《指導意見》指出,加強整體設計,推動模式創(chuàng)新,注重改革引領和數字賦能雙輪驅動,統(tǒng)籌發(fā)展和安全,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fā)展,實現辦事方式多元化、辦事流程最優(yōu)化、辦事材料最簡化、辦事成本最小化,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激發(fā)經濟社會發(fā)展內生動力。
《指導意見》提出兩階段工作目標,2024年,健全“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清單管理機制和常態(tài)化推進機制,實現第一批高頻、面廣、問題多的“一件事”高效辦理。到2027年,基本形成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高效政務服務體系,實現企業(yè)和個人兩個全生命周期重要階段“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落地見效,大幅提升企業(yè)和群眾辦事滿意度、獲得感。
《指導意見》提出5個方面的重點任務。一是加強渠道建設,推進線下辦事“只進一門”、線上辦事“一網通辦”、企業(yè)和群眾訴求“一線應答”。二是深化模式創(chuàng)新,推進關聯事項集成辦、容缺事項承諾辦、異地事項跨域辦、政策服務免申辦。三是強化數字賦能,依托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打造政務服務線上線下總樞紐,著力提升政務數據共享實效,持續(xù)加強新技術全流程應用。四是推動擴面增效,增強幫辦代辦能力,豐富公共服務供給,拓展增值服務內容。五是夯實工作基礎,健全政務服務標準體系和工作體系,強化政務服務制度供給。
《指導意見》明確了“高效辦成一件事”第一批13個重點事項清單。其中,屬于經營主體辦事的有8項,包括開辦運輸企業(yè)、水電氣網聯合報裝、信用修復、企業(yè)上市合法合規(guī)信息核查、企業(yè)注銷登記等。屬于個人辦事的有5項,包括教育入學、社會保障卡居民服務、殘疾人服務等。
湖北首推財政對外借款終身負責制
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公開《進一步規(guī)范財政收支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其中一大要點是規(guī)范暫付性款項管理。比如,按照“誰出借、誰回收”原則,湖北實行財政對外借款終身負責制,未按規(guī)定程序辦理對外借款以及因審核不嚴造成財政資金損失的,提請相關部門追責。
去年5月,武漢市財政局、武漢長江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發(fā)布債務催收聯合公告,要求259家企業(yè)、單位償還截至2018年末還未償還的欠款。不少地方財政部門跟武漢一樣,加快清理對外借款。這主要是落實財政部相關要求,前2018年底形成的暫付款項原則上應在2023年底前消化完畢。
所謂財政暫付款,主要是指各級財政部門借出、暫付所屬預算單位或其他單位臨時急需的款項,屬于非預算安排支出。它一般由財政臨時出借給預算單位應急等,按規(guī)定不得長期掛賬,應及時清理結算。但實際清理并不容易。
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教授表示,一些地方財政對外借款不規(guī)范,比如違規(guī)借給企業(yè),借款期限超過1年,且實際上很難收回形成呆賬壞賬,造成財政資金損失。此次湖北明確實行財政對外借款終身負責制,意味著只要有相關違規(guī)行為,哪怕離職也要接受相應紀律處分乃至適當的經濟責任,這嚴守了財經紀律,維護財政資金安全。
上述《通知》還要求,從嚴控制暫付性款項新增規(guī)模和累計余額,綜合運用各種手段清理收回存量暫付性款項。嚴禁以暫付名義違規(guī)支出和無預算支出。符合規(guī)定且確需借款的事項,必須按程序報請本級人民政府常務會議審查批準。
“地方財政暫付款作為歷史性話題,近些年未得到根本性解決,其原因極其復雜,歷史問題必須精準處置,有必要進行頂層設計,出臺相關核銷辦法。對于新增的必須嚴肅問責?!边|寧大學地方財政研究院院長王振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