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旭 夏芯
“感謝紀委的同志,我們現在終于用上自來水了。你看,這么清澈的水,安逸得很呢!”近日,資陽市雁江區迎接鎮東庵村八組村民韓玉高興地向前來回訪的紀檢監察干部說。此前,由于該村自來水管道鋪設路段恰好與水溝整治工程、集體經濟等項目區域重合,三方“扯皮”導致“民心工程”懸而未決。村民一紙將問題反映至雁江區紀委監委派出第五片區紀工委(監察組)。民有所呼必有所應,紀工委立即實地走訪將問題反饋給該鎮黨委、政府,水務部門及自來水廠等相關單位,并召開聯席會議。會上,各單位明確各負其責、共同發力,協調解決群眾飲水問題。在監督推動下,當地自來水管道鋪設順利施工,很快,東庵村8組22戶群眾就盼來了干凈的自來水。
這是2023年,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秉持執紀為民理念,以精準監督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一個生動事例。過去一年,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大抓基層鮮明導向,緊盯突出問題、回應群眾關切,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完善基層監督體系,深化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以懲治群眾身邊“蠅貪蟻腐”促進發展成果真正惠及廣大群眾。
完善基層監督體系,加快釋放監督治理效能
2023年,在全面實現基層監督從“無人干事”到“有人干事”、從“單兵作戰”到“協同攻堅”的基礎上,四川進入第二個“大抓基層年”。2023年3月,省紀委監委在成都市郫都區召開深化縣鄉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片區推進會;2023年10月,全省完善基層監督體系試點工作推進會召開……片區推進會鮮明大抓基層導向,一茬接著一茬干、一錘接著一錘敲,把監督力量整合貫穿始終,折射出基層監督體系深度融入基層治理體系的新格局。
除了提法的變化,改變還在身邊,變化近在眼前——走進達州市渠縣三匯鎮紀委辦公場所,只見敞亮的辦公區、統一的標識牌、詳盡的流程圖、標準的談話室、溫馨的廉政小院,干凈整潔的辦公環境和規范的運行模式令人眼前一亮。“完成規范化建設后,人員隊伍配齊了,辦公場所固定了,細化了信訪受理、審查調查、案件審理等功能分區,各項制度健全了,監督執紀能力得到了明顯提升?!痹撴偧o委書記雍淑亞說。
變化源自省紀委監委緊緊圍繞機構建設、治理成效、工作機制、履職能力“四個提升”,持續深化縣鄉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四強行動”,不斷推動監督向基層延伸。全省探索建立縣鄉干部配備動態管理預警、鄉鎮(街道)兼職紀委委員履職指引等一批制度機制,完善基層監督體系試點在19個縣(區)初見成效。監督力量在一線集結、壯大,全省3101個鄉鎮(街道)紀檢監察組織已實現“兩專三兼”全覆蓋,鄉鎮(街道)紀檢監察組織均已突破“零立案”。各地組織召開525次片區推進會,通過座談、案件回演、授課等方式,切實解決力量整合不到位、案件質效不高等問題。聚焦鄉鎮(街道)兼職紀委委員職責不清、履職不力等問題,印發履職指引,有力引導、督促兼職紀委委員主動擔當作為。
“隊伍有了,監督的作用更要凸顯,要讓家門口的‘紀委監委從有形覆蓋變為有效覆蓋。”省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四川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織密織牢基層監督網絡,各地按照地域相近、職能相關、有利工作的原則在全省183個縣(市、區)建成791個紀檢監察協作區,構建縱向調度有力、橫向協作緊密、整體高效運行的監督執紀工作格局。
綱舉目張,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統籌各類監督力量,創新監督方式方法,升級戰術打法,增強主動監督發現問題的能力。樂山市緊盯“關鍵少數”“小微權力”,綜合運用提級監督、交叉監督、數據監督、聯動監督四種方式,全面提升基層監督能力水平。德陽市探索構建“四面貫通、八方來風”監督體系,破除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察監督的運行機制壁壘,圍繞“信中來、審中來、巡中來、檢中來、案中來、督中來、訴中來、事中來”八個方面主動收集問題線索。2023年,該市通過監督檢查和審查調查主動發現問題線索成案數占比達到62%,同比提升16個百分點。
身子沉下去,質效提上來。一系列推動完善基層監督體系的探索實踐,加快釋放監督治理效能。2023年,全省鄉鎮(街道)紀檢監察組織共立案15748件,優質案件占比明顯上升。
以專項整治為抓手,直擊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
“對近5年開發和設置的公益性崗位是否進行了全覆蓋起底排查?是否存在因人設崗、人崗不適等情況?”近日,宜賓市敘州區紀委監委深入區人社、就業部門,就低收入群體就業補貼管理問題專項治理工作開展監督檢查。
從群眾“最不安逸”“最惱火”的突出問題抓起,直擊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的“出血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整治,真正把全面從嚴治黨覆蓋到“最后一公里”。近年來,省紀委監委連續開展專項整治,果斷向基層“微腐敗”亮劍,傾力捍衛民生“奶酪”,取得明顯成效。
2022年8月以來,省紀委監委牽頭相關主責部門,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簡易審批村莊建設項目問題專項治理,對癥糾治其中出現的腐敗和作風問題,護航鄉村振興戰略有效實施,共清理項目14.5萬個、涉及資金700億元,收集問題線索3280條,立案2241件,處理1764人……
去年6月以來,會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等部門,聚焦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培訓補貼、失業保險等方面突出問題,集中開展專項治理,全省共排查低收入群體就業補貼管理問題線索797條,立案482件、處分285人、組織處理251人。
各地紀檢監察機關緊盯困擾群眾多年、關系民生底線的問題,結合實際開展各類專項整治,以點帶面釋放疊加效應。攀枝花市開展農村集體資產資源租賃(承包)發包亂象專項治理,累計清理合同5672份、發現“問題合同”2474份、涉及金額3.37余億元,嚴肅查處失職瀆職、損害集體利益等違紀違法行為55個、給予黨紀政務處分39人。巴中市把準群眾針對鄉村振興領域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強烈的安全飲水、塘庫溝渠、高標準農田、村組道路等“水地路”項目建設中的突出問題開展重點整治,發現問題線索63條,立案67件67人。
一年來,通過分層分級開展“小切口”整治,全省深挖嚴查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7983個、處分8939人。
下沉一線深入群眾,用心用情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李明祥1500元,馮維祥1000元……”近日,在廣元市蒼溪縣河地鎮紅琳村村委會小廣場上,舉行了一場違紀資金清退現場會,村干部違規收取的2.72萬元集資款悉數退還到14戶群眾手中。與此同時,該村原村委會主任張某因違規向群眾籌資籌勞、攤派費用,侵害群眾利益,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蒼溪縣的實踐并非個例。去年年初,省紀委監委部署在全省紀檢監察信訪舉報工作中開展“走基層、訪民生、解難題”活動,開展紀檢監察干部全員接訪、委機關領導班子成員包案下訪等活動,持續深化“碼上舉報”馬上辦機制,把辦理信訪舉報問題的過程與化解矛盾、解決問題、服務民生、開展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相結合,把細化分類做好問題處置、加強信訪舉報分析等融入基層監督,以“全周期管理”理念把群眾“最不安逸”“最惱火”的事化解在家門口。
走出辦公室、沉到基層去、深入百姓家,各地紀檢監察機關從坐等線索上門向主動發現問題轉變,打出“組合拳”。廣安市加強線上監督賦能,建立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清廉村居”電視頻道,全市鄉鎮(街道)紀檢監察組織立案664件,其中監督檢查發現的問題線索占60.8%;巴中市巴州區探索運用“派單明任務、限時報信息、合力督落實、評比曬優劣”四步工作法,推動解決問題614個,涉及群眾資金兌現、矛盾化解、政策落實等方面。
“2023年以來,四川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累計接待群眾4.4萬人次,線上線下收集群眾訴求11528條,督促解決一大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過去一年,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鞏固拓展大抓基層成果,依靠群眾身邊的紀檢監察組織解決問題的水平不斷提升,群眾信任監督、監督回報信任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