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波 夏芯
省委修訂印發巡視工作五年規劃,板塊輪動“歸堆兒”開展第二輪和第三輪巡視,實務化具體化強化對“一把手”監督,制發巡視反饋問題整改銷號辦法,印發進一步推動新時代巡察工作高質量發展意見,統建統管“碼上巡”信訪平臺……盤點2023年我省巡視巡察工作,新的工作亮點紛呈。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我省巡視巡察工作惟實勵新、篤行致遠的重要一年。一年來,全省巡視巡察工作在奮進新征程中堅守政治定位,既保持持續發力、縱深推進良好態勢,又于創新中提質增效,展現了新氣象、新作為。
守創并舉開新局
2023年7月21日,全省巡視巡察工作會議暨十二屆省委第三輪巡視工作動員部署會召開,對更好發揮政治巡視利劍作用,推動我省巡視巡察工作高質量發展作出部署要求。
推動巡視巡察工作高質量發展,需要不斷守正創新,精準發力、精準監督。
守正,“守”的是政治定位。一年來,省委巡視機構始終把“兩個維護”作為根本政治任務,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把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情況作為巡視監督重中之重,緊扣省委“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發展戰略強化政治監督,督促被巡視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忠誠履職、擔當作為,保障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在四川落地落實。
“各省委巡視組聚焦各地的區域特點和發展定位,深入了解相關地區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委重大決策部署方面存在的問題,工作做得比較扎實,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省委書記專題會議聽取第三輪巡視重要情況匯報,省委領導對我省巡視工作取得的成效給予高度肯定。
創新,“創”的是方式方法。如何把政治巡視做得更深、更專、更實?省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打出一套“組合拳”:在全國率先推開巡視了解“一把手”實務操作,制定工作指引,把加強對“一把手”監督貫穿到巡視工作全過程;著眼減少重復監督,把選人用人工作、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巡察工作專項檢查融入巡視組工作;探索“巡審聯動”,實現“巡借審力、審借巡勢”;建立“政策法規咨詢專家庫”,根據需要派出機動專業“小分隊”為巡視組分析研判問題提供智力和技術支撐;全面應用“四川碼上巡”收集群眾意見,有效破解信訪舉報難題;試點運用大數據分析協助開展巡視工作,助力巡視組精準發現問題……
原則靠制度保障,制度靠流程支撐。據省委巡視辦有關負責同志介紹,為提升發現問題精準度和實效性,巡視辦提前半年啟動下一輪準備工作,圍繞巡前、巡中、巡后三個階段,優化流程運行,形成了一套標準化“打法”,全年完成對省國資委、15戶省屬國有企業、川南經濟區20個縣(市、區)和成都平原經濟區7個市、27個縣(市、區)的常規巡視,累計發現問題1847個,移交領導干部問題線索246件,其中省管干部問題線索81件,涉及81人,巡視利劍利器作用充分彰顯。
破立兼顧探新路
2023年2月,中央巡視辦在大竹縣開展了為期1個月的對村巡察蹲點調研。以此為契機,我省同步選取成都武侯、綿陽江油、內江隆昌、遂寧射洪、涼山會東等開展了試點,探索對村(社區)巡察的有效路徑。
根據試點成果,各地創新探索“分類巡村”“巡察組+小分隊”等模式,全年共巡察村(社區)黨組織7300個,發現和推動解決問題6.9萬余個,移交問題線索2449件,推動立案1025人,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與上一屆巡察工作對比,現在平均每個村發現問題數量多了2倍”,大竹縣委巡察機構有關負責同志介紹。
巡察工作面臨的時與勢在不斷變化,只有不斷破除舊思維、舊套路,錨定新目標、探索新路徑,才能推動巡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省委巡視辦聚焦解決巡察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組建專班赴市縣和省直單位深入調研,制定出臺《關于進一步推動新時代巡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了全省巡察工作發展的任務書、路線圖。
為破解市縣巡察任務不均衡、縣級重點部門“巡不好、不好巡”難題,探索開展提級巡、聯動巡。省委第二輪、第三輪巡視期間,相關市級巡察機構對縣級紀委監委機關和組織部開展了提級聯動巡察,發現問題3009個、問題線索53件,其中涉及時任縣紀委書記問題線索2件。“既提升了巡察質效,也減輕了縣級巡察壓力。”內江市委巡察辦主任楊勝坦言。
為破解“三州”地區巡察力量不足、高質量推進巡察全覆蓋壓力大等難題,巡視辦統籌組織全省15個市48名干部赴甘孜、阿壩、涼山18個縣(市)開展幫扶式巡察,安排樂山、內江、達州等基礎較好的地區對民族地區開展幫扶式指導督導,實現了從“力量幫扶”向“方法幫扶”的轉化升級。
為破解省直單位巡察基礎薄弱、機制不順的問題,推動省屬國企、省屬高校全面開展巡察工作,指導完善巡察工作領導體制,規范巡察辦設置,科學確定巡察對象,完善巡察工作流程,促進省直單位巡察走上正規化道路,發揮好示范帶頭作用。
圍繞提質增效各顯神通,結合實際不斷創新打法。成都借力“微網實格”基層治理體系擴大巡察參與度,綿陽探索實行巡察發現問題“模式化工作法”,眉山制定提級、交叉、聯動巡察三個工作規范,德陽分管市領導帶頭參加巡察反饋,瀘州堅持由市委書記對被巡察黨組織“一把手”開展整改提醒談話,廣元市委常委會會議直接聽取被巡察黨組織整改情況匯報,巴中探索建立巡察整改評估機制,內江出臺整改問責規定;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與地方建立巡察協作機制,川投集團與成都、樂山、資陽等地互派巡察干部、開展企地巡察協作,青白江區與廣漢市跨區域聯動巡察解決毗鄰地區“斷頭路”“兩不管”等問題。
增減同步創新績
加強巡視整改和成果運用,是新一屆省委巡視工作的重要深化點。著眼發揮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作用,堅持在深化巡視成果運用上做“加法”,在強化巡視反饋問題整改銷號上做“減法”。
2023年7月19日,十二屆省委第二輪巡視省國資委和省屬國有企業情況集中反饋會議召開,對整改工作提出具體要求。
著眼推動解決巡視發現共性問題和深層次問題,省委巡視辦加強分析研究,全年向6名分管省領導報送專題報告,向18個省直單位通報問題540個、移交建議17份。
針對巡視通報問題,省紀委監委機關結合“大抓基層”工作開展下沉式監督;省委組織部在全省開展了國有企業“黨建入章”清理規范;甘孜州成立巡視整改督促指導工作領導小組,督促指導轄區內被巡視縣真改實改巡視反饋問題;省國資委統籌推進國有企業整改突出問題;省衛健委傾斜財政資金支持開展“三州重大傳染病防治攻堅行動”;農業農村廳組建調研工作組分市包片指導整改高標準農田建設問題;審計廳根據巡視建議將對某系統的專項調查納入2024年度審計項目計劃。省委宣傳部、省委統戰部、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交通運輸廳、住房城鄉建設廳、水利廳、省統計局等根據巡視通報問題或移交建議,結合職能職責分別開展了專項整治或系統治理,努力實現巡視一地、治理一域。
省委巡視辦自主開發巡視(巡察)整改和成果運用管理平臺,建立對被巡視黨組織的整改提示機制,定期舉辦巡視整改工作培訓;會同省紀委監委機關、省委組織部加強對整改方案和整改情況報告審核。省紀委監委對2名縣委書記因組織領導巡視整改不力進行約談提醒,釋放從嚴整改信號。
“我們積極回應被巡視黨組織關切,對已完成整改和因特殊原因確實難以完成整改的問題,經過認真分析研判后,堅持實事求是,該銷號的直接銷號,該整改的繼續整改”。據省委巡視辦負責人介紹,巡視反饋的個別問題不夠精準,或因政策調整變化、受不可抗力影響等無法整改,導致被巡視黨組織無所適從。
2023年7月,省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印發巡視反饋問題整改銷號辦法,對整改銷號工作責任、范圍、標準、程序等內容作出明確規定;探索開展直接銷號工作,對十一屆省委巡視反饋涉及53個被巡視黨組織因特殊原因難以完成整改的88個問題逐一分析研判,直接銷號47個;啟動十二屆省委首輪巡視整改銷號工作,5個市(州)對被巡視縣(市、區)的銷號申請協助審核,實事求是為基層松綁減負,普遍反響良好。
“銷號不銷責任”,被巡視黨組織負責人紛紛表示,要把落實巡視整改融入日常工作、融入深化改革、融入全面從嚴治黨、融入班子隊伍建設,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初心不改,行者無疆。2024年,全省巡視巡察機構將堅持守正創新、穩中求進、固本強基,以實干爭先姿態履職盡責,持續推動巡視工作向深拓展、向專發力、向下延伸,以強有力的政治監督為推動新時代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