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淇 徐麗娟
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發現農村學校、衛生院、畜牧養殖等“雙管”領域干部問題線索383件,立案查處356件,處分202人,同比增長433.33%、652.94%、339.13%。去年1—9月信訪數據顯示,全市涉及“雙管”單位的民生訴求同比下降12.5%。
2023年以來,遂寧市紀委監委堅持大抓基層導向,以查辦案件為引領,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深入“一線訪廉”,創新開展基層“雙管”單位監督工作,推動鄉鎮(街道)紀(工)委主要負責日常監督、案件查辦,派駐紀檢監察組主要負責系統“后半篇文章”,聯系紀檢監察室負責統籌協調,有效解決鄉鎮(街道)“雙管”單位普遍存在“看得見的管不著,管得著的看不見”的監督問題。
開篇點題——日常監督空轉,調研破解難題
“射洪市金華鎮衛生院原黨總支書記稅某某在十多年內貪腐金額超300萬元,腐蝕大量科級干部,嚴重影響地方政治生態。分析個中緣由,除了政治信仰不堅定以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日常監督的缺失。”在遂寧市紀委監委“一案一剖析”工作會議上,該市紀委監委負責人指出了問題根源所在。
原來,像稅某某這樣的基層“雙管”干部的日常監督主要由縣級派駐機構負責。然而,“雙管”干部的黨組織關系和工作地點均在鄉鎮,縣級派駐機構力量有限、鞭長莫及,鄉鎮紀委雖然貼近監督對象,但又無權監督,存在日常監督兩頭跑空的問題。
“就拿射洪市紀委監委駐衛健局紀檢監察組來說,組內一共3人,監督3個市直部門、29家鄉鎮(街道)衛生院、1271名干部,僅靠紀檢監察組力量無法有效覆蓋延伸至每個角落,上級偏遠、屬地無權,這也就導致基層衛生院成了監督的‘模糊地帶。”該市紀委監委負責人介紹說。
監督空轉帶來的問題,終究會在群眾信訪數據上得以體現。翻看遂寧市近3年全市信訪舉報臺賬,基層“雙管”干部信訪舉報件長期居高不下,尤其是民生訴求類高達2.83萬件,占“雙管”信訪量79.4%,集中分布在醫療衛生、教育教學、養老服務、行政執法等領域。“雙管”領域的日常監督空轉、信訪舉報居高不下,使得強化基層“雙管”監督機制刻不容緩。
在方案制定之初,該市紀委監委便深入基層“雙管”單位所屬行業部門展開調研。調研數據顯示,全市基層“雙管”單位共1056個、涉及公職人員16249名,分別占基層單位及人員的45.93%、52.96%,“分布范圍廣、點多線長、高度分散”特征顯著。
遂寧市紀委監委緊貼基層“雙管”單位特點“量體裁衣”,針對性制發《關于進一步優化鄉鎮(街道)“雙管”單位監督工作機制的通知》,明確聯系紀檢監察室負責統籌協調、鄉鎮(街道)紀(工)委負責日常監督和案件查辦、派駐紀檢監察組負責以案促改的工作架構,建立了“組地”黨風廉政意見“雙征求”、廉政檔案“雙監管”等工作機制,推動各縣(市、區)、園區形成“一系統一清單、一行業一清單、一單位一清單”,全鏈條明晰職責,實現了基層“雙管”監督從有形到有效的轉變。
靶向破題——“小切口”施治,綜合效能凸顯
為深入解剖“雙管”單位問題背后的深層次原因,遂寧市紀委監委堅持以案件查辦為引領,建立以鄉鎮(街道)紀(工)委為主,采取“室組地”聯動、片區協作等辦案模式,按照“一縣一重點領域”的解剖思路,用“小切口”撬動“大整治”。
大英縣嚴某某案正是運用“雙管”監督機制查辦的典型。嚴某某作為鎮畜牧站原站長,履職不力、不收紅包收生豬。鎮紀委在發現線索后,直接聯系大英縣紀委監委“雙管”監督協作區開展調查,最終揭開了嚴某某長期以想吃豬肉、親戚要養豬為由,向多名養殖戶索要生豬達18頭的真相,全縣由此全面鋪開畜牧獸醫領域的專項整治。
“福利中心工作人員長期在食堂就餐,為什么沒有伙食費的支付記錄?”不久前,船山區南津路街道紀工委在開展“雙管”單位日常監督中,發現轄區內某養老機構工作人員以虛造食材采購費方式套取補貼、擠占入住老人伙食費的相關問題線索。養老保障事關民生福祉,養老機構作為“老有所依”的重要一環,必須廉潔安全、規范運行。
此案發生后,船山區紀委監委立即啟動全區養老領域“雙管”公職人員專項治理,對6家養老機構劃片重點核查,發現問題線索18條,立案14件,幫助養老機構規范化管理制度40余條,真正讓老有所養落到實處。
射洪市紀委監委對具有典型“雙管”特征的農村學校進行了專項治理,通過監督發現許多學校利用食堂經營自主權,將學生餐費以虛列虛支等手段套出用于違規接待、聚餐吃喝、濫發福利等。甚至,學校相關人員還與商人勾結,圍標串標大搞利益輸送,儼然將學校食堂變成了發財之地。2023年以來,射洪發現問題線索189件(科級干部11件),立案83件,留置2人,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10人,涉案金額達5720余萬元。
以“一縣區一重點”策略為指引,如今,各地聚焦教育、養老、畜牧等關鍵行業和重點環節,選定主題開展專項治理,監督質效持續提升。
協作答題——壓緊壓實責任,提升監督質效
“農村學校食堂學生餐費長期受到侵蝕,建議創新補貼發放模式……”此前,在農村學校專項治理以案促改會上,遂寧市各地區的教育局、財政局以及相關責任部門均收到了紀檢監察建議書,再次擰緊了相關部門的責任發條。
該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邊查邊改邊治,運用紀檢監察建議書、廉政談話等多種手段,督促職能部門深挖問題根源,弄清行業亂象和監管漏洞,結合問題整改補齊短板、堵塞漏洞、完善制度。
在做實“雙管”監督“后半篇文章”工作中,船山區紀委監委通過向區民政局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明確從規范資金使用、提升管理水平、建立長效機制等三方面對敬老院加強監督管理,督促強化民政資金分類管理、資金內審內控和專項資金規范撥付,修訂完善《敬老院財務管理制度》《物資采購制度》,累計規范化管理制度40余條。蓬溪縣紀委監委以廉政談話方式督促教體系統照單整改,推動在學校食材招標、采購、配送和學生餐具配備、消毒、存放以及菜品葷素搭配等七個方面,建立“七個統一”管理模式,進一步規范食堂管理。
針對基層學校食堂方面的普遍性問題,遂寧市紀委監委深入剖析原因,健全監督機制,推動地方黨委政府落實主體責任,制發有關工作監督機制20余項,切實解決侵占學生權益的問題3類233個。全市共計投入8000余萬元,新建4所學校食堂,對33所農村學校食堂環境升級改造,為364所農村學校統一購置856臺消毒設備及12.9萬套學生用餐餐具,妥善解決了學生用餐不衛生、教師用餐不規范等突出問題,得到了人民群眾的廣泛認可。
“現在學校食堂環境衛生明亮整潔,菜品豐富、味道可口,不僅統一了餐具,還統一配備了餐具的消毒柜,娃娃在學校吃得更安全營養,家長也更安心。”近日,蓬溪縣一名家長說起文井鎮小學食堂的變化,由衷地感到高興。
該市紀委監委還明確“后半篇文章”以派駐紀檢監察組為主,屬地紀(工)委協助,采取定期座談調研責任部門、實地回訪基層單位的方式,全面掌握整改進度與實效,堅決防止問題整改紙面化,推動責任部門切實整改。
2023年以來,遂寧市紀委監委持續推進“雙管”監督,嚴肅查處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建立“監督檢查—查處通報—教育警示—建章立制—促進治理”工作閉環,不斷鞏固治理成果,推動各縣區鄉鎮紀委靠前監督“雙管”干部,主動發現問題462個,轉問題線索162件,立案查處110人,成案率達到69%,推動職能部門研究出臺形成一批務實管用的長效機制,努力實現綜合施治、標本兼治,有效解決了一批反映強烈、拖而不決的突出問題。
“接下來,我們將堅持以強化組織、強化能力、強化主業、強化保障等‘四強行動為抓手,進一步壓實責任提質、整體聯動提效、增強素質提能,推動鄉鎮(街道)‘雙管單位監督工作向縱深發展,促進基層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遂寧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