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維嘉

運河邊兒的楊柳總比旁的地方綠得早一些。站在春水微波,細柳搖曳的春風中我不由得想到剛剛讀完的《裁一片綠影送給你》一書,想到書中《柳暗生煙》那詩一般的美文:“一種韻致,一種消息。柳條依依,條條垂掛。春風里它的芽苞一閃一閃,數不清的一樹枝條,多少棵柳樹集合,那連綴在一起的樹梢便升騰起輕煙淺霧。我認定,它就是人們常說的‘柳暗模樣。”觸景生情中我回味著馮小軍筆下細膩靈動的文字,想到馮小軍長期從事綠化事業的客觀優勢和主觀努力,還有他對創作風格的理性追求。
馮小軍在生態文學天地里深耕多年,先后創作出版了《林間筆記》《綠水青山看中國》《綠色奇跡塞罕壩》《白色的海? 綠色的?!贰栋瞬缴车墓适隆贰恫菽臼[郁》等著作,主編過《碧水青山——首屆羨林杯生態散文作品集》,此外還有《延伸的綠色長城》《綠色奇跡》《地球衛士塞罕壩》等英文著作在國內外發行。
記得2017年春天,應上饒市三清媚女子文學研究會之邀,河北采風學會組織30名作家到江西上饒采風。在那次活動中我們相識,談及年齡竟是同庚,而且經歷相似,以后我們聯系不斷,成了接觸頗多的文友?;氐酵ㄖ莶痪梦易x到了他發表在文匯報上的《四月山香》,那清新的筆調,生動的語言一下子感染了我。直覺告訴我,生態書寫是他的拿手,他的文筆不枝不蔓、簡潔明快,三筆兩筆就帶領讀者走進森林,與他一起感受大自然的氣息。
多少年來馮小軍一直從事造林綠化的工作,還多次去巴丹吉林、騰格爾、烏蘭布和、科爾沁和毛烏素等沙漠考察采訪,路上經歷過很多危險。被蜱蟲叮咬發燒直至病情惡化,被同事送到醫院急救;在燕山和太行山里多次從山坡上滑倒摔傷;還發生過在山里錯過飯點兒餓到虛脫的事。這樣的經歷讓他的作品帶有明顯的實踐品性,具有鮮明的現實主義風格。
馮小軍總是把自己對森林的理解、對森林與人的關系的思考凝結成文字,創作了大量生態文學作品。在他看來:“不僅人類需要森林,還有更多的生命依賴森林得以繁衍生息?!遍喿x他的生態散文和報告文學,“生態保護和修復”是不變的主題,培植公民生態道德是他創作的永恒理念。
馮小軍先生是一位較早書寫塞罕壩的作家,也是深入生活最深,出版作品比較多的一個作家。他說:“自從走進它那一天起我就暗下決心寫它,從此我沒有停止收集資料,思索把它的傳奇故事轉化為優秀文學作品的路徑?!?在談及確立自己寫作方向時他說:“我的生態文學創作從最初漫無邊際的有感而發,到選擇自己比較熟悉的綠色和生態方面,與自己有限的精力有關,更與當下生態危機的暗影投射到我的內心有關?!彼倪@番話是不是對我們從事寫作的人有所啟發呢?
馮小軍先生在《生態文學創作前景廣闊》(《裁一片綠影送給你》跋)中寫到:“地球環境到了今天這種地步不是旁的什么物種造成的,人類已經走到該掂量自己今后應怎么規范自己欲望的時候了?!瘪T小軍坦言:“生態環境惡化一次次向人類敲響警鐘,使人們不得不在危機中反思自身過于貪婪的行為,開始搜尋和解決應對危機的途徑?!?/p>
馮小軍的生態文學創作風格深沉而厚重,我認為這樣的特點能讓他的創作道路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