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昭隱,張紅良,林奕豐,康巍瀚,潘 毅,夏黑旦·木塔力甫,吳國君,劉 瑤,蘆 帥,鄭 昕
(1.蘭州大學 第一臨床醫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2.蘭州大學第一醫院 輸血科,甘肅 蘭州 730000;3.蘭州大學 第二臨床醫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主動脈夾層是一種危重的心血管疾病,起病較急、不具備預估性、具有高死亡率[1]。主動脈夾層A型患者病情嚴重,手術風險高,不確定因素多,尤其是涉及主動脈根部疾病時,手術風險更高、要求更為復雜、患者預后更差,危險期持續2~4周及以上[2]。隨著治療技術的不斷改進,患者的生存率逐漸提升,但相較其他心血管手術,仍然有較高的死亡率(10%~39%)[3-4]。在血液資源容易產生區域性、季節性短缺的情況下,當前臨床手術備血具備較大挑戰。本研究基于輸血視角聚焦于主動脈夾層手術患者預后情況的影響因素,致力于臨床的科學、合理、有效輸血并改善患者的預后。
1.1 研究對象 回顧2018年1月1日—2021年12月23日蘭州大學第一醫院收治的199例主動脈夾層A型手術患者臨床資料,其中男172例,女27例,平均年齡(51±11)歲;排除未接受手術治療者、轉院者、術中死亡者。本研究遵守《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辦法》中的相關要求,患者知情同意。
1.2 資料收集 查閱蘭州大學第一醫院病案系統、輸血資料病案系統,收集患者的一般資料、臨床資料、預后情況。一般資料包括患者的性別、年齡、血型、既往史、用藥史、住院天數;臨床資料包括患者圍術期輸血情況(血漿、紅細胞、血小板),體外循環時間、術中失血量、自體回收血量;預后情況由患者出院小結中提取,出院小結為治愈、良好、好轉的患者納入預后良好組,出院小結為無好轉、死亡、不良的患者納入預后不良組。根據患者預后情況分為預后良好組159例與預后不良組40例。
1.3 統計學方法 數據分析采用SPSS 23.0軟件。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分析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采用χ2分析患者預后的影響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患者預后不良的影響因素。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影響主動脈夾層A型手術患者預后的單因素分析 比較預后良好和預后不良患者的資料,結果顯示:不同性別、血型、既往史、用藥史、年齡、體外循環時間和圍術期血漿輸注量、術中失血量、自體回收血量,及是否吸煙飲酒患者間,預后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不同住院天數、圍術期紅細胞和血小板輸注量的患者,其預后情況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影響主動脈夾層A型手術患者預后的單因素分析
2.2 影響主動脈夾層A型手術患者預后不良的多因素分析 將單因素分析中篩選出具有統計學意義的指標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結果顯示:圍術期紅細胞輸注量是主動脈夾層A型手術患者預后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住院天數是患者預后不良的獨立保護因素,均P<0.001。見表2。
表2 主動脈夾層A型手術患者預后不良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主動脈夾層是一種嚴重的心血管疾病,主要表現為主動脈內膜撕裂,導致血液滲透至主動脈壁形成血腫,從而使得主動脈壁分離形成真假腔[5-6]。該病通常發病突然,進展迅速,未經治療的24小時內死亡率高達20%。研究表明,該病在老年男性中較為常見,年發病率在十萬分之一到二十萬分之一之間[7]。50~70歲為發病高峰,患者性別比例約呈3∶1[8]。患者的男女比例在本研究中達到了6.37∶1,表明性別是影響該病發病的一個因素。與張源明等[9]研究結果相比,本研究中患者的平均發病年齡更年輕,表示該病的發病年齡可能存在年輕化的趨勢。本研究中,117例患者診斷合并高血壓(58.8%),與白雪等[10]研究結果相近,提示高血壓可能與主動脈夾層發病密切相關。此外,其他主動脈疾病也可能是易感因素[11-12],但目前尚未明確它們與主動脈夾層術后預后不良之間的直接聯系。
主動脈夾層A型的手術風險較大,與患者年齡、術中出血量及體外循環時間等因素有關[13]。一旦出現主動脈夾層,需明確夾層為A型還是B型,并根據分型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案。主動脈夾層A型的手術創傷比較大,患者預后較差并且有一定的死亡率,術后住院時間也較長[11-13]。圍術期輸血是關鍵環節,其影響因素包括血型、年齡、性別等,女性是主動脈夾層術中輸注紅細胞量的影響因素之一,其原因可能是女性身體質量指數相比男性較低[14]。有研究發現,年齡較大患者術中輸注紅細胞量相比年齡較小的患者更高,同時,由于年輕時女性體內的雌激素可以起到保護心血管的作用,但發病時大多數人已經處于絕經期,此時女性的凝血功能發生變化,一般表現為纖溶功能降低、凝血功能亢進等,導致體外循環期間消耗加速,肝素不足時容易致圍手術期輸血量增加,因此,在臨床實踐中應注意性別引起的輸血差異[15-16]。
綜上所述,住院天數、圍術期紅細胞輸注量是影響主動脈夾層A型手術患者預后的關鍵因素。住院時間的充足是改善預后的重要因素,而圍術期紅細胞輸注量的適當控制也顯得至關重要。改善主動脈夾層A型手術患者的預后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重視患者的手術個體情況分析、實施合理的備血和輸血策略是關鍵。未來的研究建議致力于探索更多影響預后的因素,并深入研究手術過程中用血量及血液成分輸注比例的最優化調整,以期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