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宗順 曾 玲 冉明會
(重慶醫科大學期刊社,重慶 401331)
醫學期刊是醫學研究領域必不可少的載體之一,它承載著醫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前沿技術和臨床應用經驗,是廣大醫務工作者學習、交流和分享的重要媒介[1-2]。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及數字化技術的高速發展和普及,傳統醫學期刊已開始向數字化領域快速轉型,這不僅豐富了醫學期刊的形式和內容,而且提升了醫學研究的深度和廣度[3]。因此,筆者設計了關于重慶市醫學期刊刊媒融合出版現狀的問卷調查,調查刊媒融合出版的形式、具體內容等,旨在深入探討刊媒融合出版的現狀和特點,為傳統醫學期刊的數字化轉型提供參考。
本研究采用實名問卷調查的形式,調查了重慶市 27 本中、英文醫學期刊,包括Burns & Trauma、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Pediatric Discovery、《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重慶醫科大學學報》、Genes & Diseases、《中華肝臟病雜志》、Journal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Hepatology、《臨床超聲醫學雜志》《肝博士》《中華內分泌外科雜志》《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第三軍醫大學學報》《中華創傷雜志》《創傷外科雜志》《中華消化外科雜志》《兒科藥學雜志》《局解手術學雜志》《免疫學雜志》《重慶醫學》《國際檢驗醫學雜志》《檢驗醫學與臨床》《現代醫藥衛生雜志》《中國藥房》《中國藥業》《中國中醫急癥》《中華燒傷雜志》。
了解期刊在哪些融媒體平臺上進行傳播,如社交媒體、新聞網站、移動應用等。了解期刊在融媒體平臺上發布的內容形式,如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以及這些內容的呈現方式和互動性。了解期刊在融媒體傳播過程中采取的策略,如內容策劃、推廣方式、合作伙伴等。了解期刊在融媒體傳播中的受眾特點,如年齡、性別、地域、興趣等,以及受眾對期刊內容的接受程度和反饋。了解期刊在融媒體傳播過程中的數據,如閱讀量、點贊數、評論數、分享數等,以評估傳播效果。了解期刊在融媒體傳播中采用的營銷手段和商業模式,如廣告投放、付費閱讀、會員制等。了解期刊在融媒體傳播過程中的創新實踐和發展趨勢,如新技術應用、新內容形式、新傳播模式等。了解期刊在融媒體傳播過程中需要遵守的法律法規和倫理規范,如版權保護、信息安全、隱私保護等。
問卷形式分為單選題、多選題和問答題。問卷生成之后,采用網絡問卷(問卷星)形式發放,筆者與幾家期刊編輯部聯系,了解編輯部刊媒融合基本情況。所有調查問卷均通過手機端、網絡鏈接填寫,對有疑問的選項通過微信、電話的形式與調查者進行再次溝通。
這種形式是目前醫學期刊普遍采用的方式,即在保持傳統紙質版的基礎上,增設數字版,形式多樣,可以是PDF、XML、HTML 等格式。數字版有利于增強閱讀體驗,提高可讀性,同時方便用戶在線上瀏覽、檢索和下載相關內容[4]。重慶市采取紙質+數字出版模式的醫學期刊包括所調查的全部期刊,如《重慶醫學》《第三軍醫大學學報》等。這些期刊在提供紙質版的同時,還提供了數字版,方便讀者在線閱讀和下載。這些期刊都提供了紙質版和數字版兩種形式,以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同時,這些期刊也積極利用數字技術,如網絡出版、微信公眾號等,拓展傳播渠道,增強傳播效果。
此種形式通過借助互聯網和移動設備,將紙媒和電子平臺相互貫通,實現雙向互動。例如,一些醫學期刊通過獨立網站、微信公眾號、手機APP 等平臺,刊載期刊的內容,以方便用戶隨時隨地獲取和交流信息。同時,電子平臺也可以直接反映紙質媒體的內容,實現線上線下的統一。重慶市采取紙質+數字出版模式的醫學期刊包括所調查的全部期刊,期刊的電子版可以通過其官方網站以及萬方數據庫等平臺在線閱讀和下載。同時,這些期刊也積極利用數字技術,如網絡出版、微信公眾號等,拓展傳播渠道,提高傳播效果。
線上互動和數據服務是醫學期刊發展的重要方向,它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線上交流和互動,通過社交網絡、直播、在線討論等方式,加強讀者與作者的互動和交流,提高期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5]。另一方面是數據服務,重慶市一些醫學期刊以期刊中心的形式,提供期刊論文統計分析、評價、排名、審稿等一系列服務,為讀者、作者、編輯等提供優質服務。《重慶醫學》在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和新浪微博等平臺上,提供了線上互動和數據服務。讀者可以在這些平臺上進行在線投稿、在線查詢稿件進度、在線交流等操作,還可以獲取相關的醫學數據和統計信息。如《重慶醫學》《中國藥房》還提供了多元化的數據服務,包括文獻檢索、數據挖掘和分析、科研評估等。讀者可以通過這些數據服務,獲取相關的醫學文獻和信息,進行科學研究和學術交流。
科普短視頻可以用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的方式傳達專業醫學知識,擴大讀者群體。國內期刊如《協和醫學雜志》聯合當期執行主編及副主編共同商討,策劃內容選題,在確定的稿件中優選具有“學術+科普”融合潛質且擁有廣泛關注度的內容,同文章作者或青年編委“健康科普行動”主創邀約,進行學術內容的科普轉化,使期刊不僅擁有優質學術文章,同時也有與之相配的優質的健康科普作品(包括科普圖文、漫畫、視頻、動畫以及科普主題直播),形成“學術+科普”雙優內容體系。國外一些醫學期刊正在制作科普短視頻,以幫助公眾更好地理解和應用醫學知識。其中,BMJ(英國醫學雜志)通過其印刷版、網站、博客和社交媒體提供醫療和健康方面的信息。近年來,BMJ 也制作了大量的科普短視頻,涵蓋了各種醫學主題,包括心臟病、糖尿病、癌癥、心理健康等等。這些短視頻由專業的醫學專家和醫生制作,他們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解釋醫學概念和治療方法,以幫助公眾更好地理解醫學知識,提高公眾的健康意識和健康素養。
醫學期刊可以提供科技咨詢服務,針對特定的醫學領域或者問題,提供專業的咨詢和建議。這種服務不僅可以增加期刊的收入來源,而且也可以提升期刊的品牌形象和專業性。醫學期刊可以在其官方網站或微信公眾號上設立科技咨詢欄目,提供針對醫學領域的專業咨詢和指導。例如,可以針對醫學研究、臨床實踐、藥品研發等方面的問題,提供專家意見和建議。同時,醫學期刊可以組建由醫學專家、研究員、藥師等組成的科技咨詢團隊,針對讀者提出的問題和需求,提供專業的咨詢和指導。例如,可以針對特定疾病的治療和預防、新藥研發等方面的問題,提供專業的意見和建議。另外,醫學期刊可以開展線上科技咨詢服務,通過在線問答、在線討論等方式,與讀者進行溝通和交流,及時解決讀者在醫學領域的困惑和問題。例如,可以針對臨床病例的診治、醫學技術的運用等方面的問題,提供專業的指導和建議。醫學期刊也可以發布科技咨詢服務指南,提供有關科技咨詢服務的流程、規范和注意事項等方面的指導。例如,可以明確咨詢問題的分類、咨詢費用的標準、咨詢時間的安排等方面的規定和流程。
醫學期刊可以通過數字化技術,對讀者和內容進行數據挖掘和分析,通過這些數據可以更好地了解讀者的需求和偏好以及期刊的優劣勢和問題所在,從而提高期刊的實效性和管理水平[6]。刊媒融合出版新業態的發展趨勢是多元化和集成化。數字化技術的深入發展,將更好地促進新業態的形成和發展。同時,不同業態之間的集成也是發展的趨勢之一,數字化平臺可以支持、集成多種業態,提供更為完整、靈活和優質的醫學期刊服務。
明確刊媒融合的目標和定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一是目標受眾。醫學期刊的目標受眾主要是醫學領域的專業人士,包括醫生、研究人員、學者等,因此在明確刊媒融合的目標和定位時,需要針對這些受眾的需求和特點,制定相應的策略。二是內容定位。醫學期刊的內容定位應該與其辦刊宗旨和特點相符合。例如,期刊可以聚焦于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和學術進展,也可以關注醫學教育、醫療管理等方面的內容。在明確內容定位時,需要考慮到受眾的需求和興趣,以及期刊自身的特點和優勢。三是融合方式。醫學期刊在明確刊媒融合的目標和定位時,需要考慮到融合方式的選擇。例如,可以通過數字化轉型、多媒體融合等方式,提高期刊的傳播效果和影響力。同時,也需要考慮到不同平臺的優勢和特點,如微信公眾號、微博、網站等,選擇最適合的平臺進行推廣和傳播。
醫學期刊需要注重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比如建設數字化平臺、開發數字化產品等[7]。一是建立數字化出版平臺。數字化出版平臺可以包括在線投稿系統、在線審稿系統、數字出版系統等,以提高期刊的辦刊水平和效率。二是推廣數字化閱讀方式。例如,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網站等平臺,提供在線閱讀和下載等功能,提高期刊的傳播效果和影響力。三是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醫學期刊可以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對期刊的稿件進行數據挖掘和分析,提高審稿效率和準確性。同時,也可以利用這些技術對讀者的閱讀行為進行分析,了解讀者的需求和興趣,為讀者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四是關注新興數字化媒體的傳播效果。醫學期刊可以關注新興數字化媒體的傳播效果,如短視頻、直播等。這些數字化媒體具有傳播速度快、受眾廣泛等特點,醫學期刊可以利用這些媒體傳播醫學研究成果和學術進展情況,提高期刊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醫學期刊需要進行多元化經營和創新商業模式。如利用數據服務、廣告合作、在線培訓等多種方式,拓展收入來源,提高經營效益。一是創新經營模式。例如,可以通過數字化轉型、多媒體融合等方式,提高期刊的傳播效果和影響力。同時,也可以考慮與其他醫療行業機構合作,共同開展醫學研究、教育培訓、醫療咨詢等服務,拓寬期刊的經營范圍和盈利渠道。二是開發多元化產品。例如,可以開發手機APP、微信公眾號、在線課程等產品,提供醫學知識普及、醫學教育、醫療咨詢等服務。同時,也可以考慮開發相關的醫學圖書、音像制品等產品,豐富期刊的產品線。三是加強品牌建設。醫學期刊可以通過加強品牌建設,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吸引更多的讀者和客戶。例如,可以通過舉辦學術會議、開展公益活動等方式,提高期刊的社會影響力。同時,也可以通過加強與讀者的互動和交流,了解讀者的需求和反饋,提高期刊的質量和服務水平。四是探索國際化發展。醫學期刊可以探索國際化發展,與國際醫學期刊和機構合作,共同開展醫學研究、教育培訓、醫療咨詢等服務。同時,也可以通過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展覽等活動,提高期刊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
刊媒融合已成為醫學期刊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趨勢,它對醫學期刊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刊媒融合可以提高醫學期刊的品牌形象和品牌價值。通過融入數字化元素,擴大期刊的影響范圍和讀者群體,提升期刊的知名度和聲譽。同時,數字化平臺和數據服務也可以為期刊的運營與開發提供更多的商業機會和利潤。刊媒融合可以豐富醫學期刊的內容和讀者體驗。通過數字化技術,期刊可以以多種方式展現出豐富多彩的生動畫面、圖文并茂的精彩內容、互動交流的形式等。這種形式可以增強讀者閱讀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使讀者更多地參與到期刊的交流和互動當中[8-9]。但在數字化轉型中,醫學期刊也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其中,數字化技術的復雜性和不斷變革、市場競爭的激烈性、讀者需求的多樣性和變化性、內容質量的提升等都是醫學期刊刊媒融合所面臨的挑戰。醫學期刊需要加強對數字化技術和市場趨勢的研究與把握,持續關注數字化技術和市場趨勢的發展,尋找適合自身的發展模式,不斷優化內容質量、服務體驗和商業模式,以取得更加優秀的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