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芙蓉,余丕恒
(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腎病內科,湖南 常德 415000)
動靜脈內瘺是臨床用于維持血液透析患者治療的永久通路,但長期使用易出現內瘺狹窄的情況,進而導致內瘺血流量降低,致使透析治療不夠充分,影響整體的血液透析治療效果[1]。因此,對于動靜脈內瘺狹窄患者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促使內瘺再通,增加內瘺血流量。目前,臨床對血液透析動靜脈內瘺狹窄患者主要實施球囊擴張術,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但手術治療具有一定的創傷性,術后容易出現感染等并發癥,不利于患者的恢復,因此還需進一步加強護理干預[2]。在血液透析動靜脈內瘺狹窄患者行球囊擴張術后,以往臨床多給予常規護理干預,雖然能根據疾病情況提供相應的護理措施,但缺乏全面性及系統性,整體護理質量不高,無法有效滿足患者的需求[3]。與之相比,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整體護理質量,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4]。基于此,本研究選取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期間在我院進行球囊擴張術的76 例血液透析動靜脈內瘺狹窄患者,就綜合護理干預在此類患者術后的應用價值進行探討分析,詳細報道如下。
選取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期間在我院進行球囊擴張術的76 例血液透析動靜脈內瘺狹窄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通過動靜脈內瘺行維持性血液透析;(2)經臨床聽診聞及動靜脈內瘺高調雜音或減弱,并且內瘺觸診消失或減弱[5];(3)在本院進行球囊擴張術;(4)有手術指征;(5)術后各項生命體征平穩。排除標準:(1)存在嚴重心理疾病;(2)合并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或肺動脈高壓;(3)存在嚴重的心、肝、肺等器官功能障礙,或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礙;(4)合并全身性感染、免疫系統缺陷等疾病。采用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各38 例。參照組:男性21 例,女性17 例;年齡32 ~65 歲,平均年齡(51·89±4·34)歲;原發疾病:慢性腎小球腎炎21 例,糖尿病腎病16 例,多囊腎1 例。研究組:男性23 例,女性15 例;年齡33 ~67 歲,平均年齡(51·76±4·43)歲;原發疾病:慢性腎小球腎炎20 例,糖尿病腎病16 例,多囊腎2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1 參照組 術后給予參照組常規護理干預,包括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教育,講解具體護理知識、術后并發癥、注意事項等,提升其對疾病相關知識的認知水平,同時提供日常基礎護理,指導患者科學飲食及鍛煉等。
1·2·2 研究組 術后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研究組綜合護理干預,主要包括:(1)疾病觀察護理: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的體溫、皮膚顏色等,并觀察穿刺點的滲血、滲液情況,若發現穿刺點、內瘺震顫或出現滲血、滲液情況,需及時選用合適的輔料進行按壓及包扎。同時,密切觀察患者的牙齦、鼻腔、消化道等是否存在出血傾向。(2)內瘺觀察護理:術后定期對內瘺進行聽診及觸診,觀察有無血管雜音、震顫等情況,并對內瘺進行評估穿刺,穿刺方式可采用繩梯式,盡可能一次穿刺成功,減少損傷。對于條件允許的患者,可建立相應的外周靜脈回路。同時,在后續的血液透析過程中,護理人員還需密切監測患者的動脈壓、內瘺血流量等,在每次透析結束后,及時拔除內瘺針,并按壓15 min左右,按壓力度以聽到血管雜音、觸及內瘺震顫或按壓點無滲血為宜。(3)并發癥預防護理:①預防感染:術后嚴格遵醫囑給予患者相應的抗生素治療,同時在進行各項護理操作時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要求。②預防內瘺栓塞:術后遵醫囑使用阿司匹林或低分子肝素對患者進行抗凝治療,同時密切觀察患者的情況,若發現內瘺部位突然疼痛,提示可能發生局部栓塞,此時需及時反饋給醫師并進行處理。(4)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加強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以提升其自我護理能力,如日常生活中正確護理內瘺的方式等。同時,積極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在交流過程中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對于有不良情緒者,需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5)飲食護理:術畢患者清醒后可根據其具體情況,讓其適量飲水,若無明顯異常及腸胃不適等,可給予適量的流質食物,隨后逐漸從流質食物過渡到半流質食物、正常食物。在飲食選擇上,需以清淡、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為主。(6)康復鍛煉指導:術后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指導其進行康復鍛煉。對于生命體征平穩、恢復較好的患者,協助其取半臥位,指導其在床上進行簡單的四肢活動鍛煉。同時,在患者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鼓勵其盡早進行下床活動。(7)出院指導:動靜脈內瘺狹窄術后容易復發,因此出院前需要再次向患者強調疾病的相關知識,如內瘺的評估、不同部位及不同強度震顫的含義等,同時告知患者定期復診,居家期間若出現病情反復、加重等異常情況,需及時與醫護人員取得聯系或就醫。
(1)內瘺情況:干預1 周后測量兩組患者的內瘺口內徑,并通過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測定內瘺血流量,予以組間比較。(2)術后并發癥:詳細記錄兩組患者術后發生的所有并發癥,如感染、水腫、栓塞等,計算并發癥發生率并予以組間比較。(3)生活質量:分別于干預前后采用36 項健康狀況調查問卷(SF-36)[6]評估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該問卷包括心理健康、軀體功能等維度,總分100 分,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
干預后,研究組的內瘺口內徑和內瘺血流量均大于參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干預后的內瘺口內徑及內瘺血流量(±s)

表1 對比兩組干預后的內瘺口內徑及內瘺血流量(±s)
組別 內瘺口內徑(mm) 內瘺血流量(mL/min)參照組(n=38) 2.79±0.42 214.09±24.07研究組(n=38) 3.15±0.58 230.47±27.41 t 值 3.099 2.768 P 值 0.003 0.007
研究組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5·26%,低于參照組的13·16%,但組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例(%)]
干預前,研究組的SF-36 評分為(72·05±4·61)分,與參照組的(71·84±4·51)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 預 后,研 究 組 的SF-36 評 分 為(82·57±4·53)分,顯著高于參照組的(79·69±4·27)分(P<0·05)。詳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干預前后的SF-36 評分(分,±s)

表3 對比兩組干預前后的SF-36 評分(分,±s)
組別 干預前 干預后參照組(n=38) 71.84±4.51 79.69±4.27研究組(n=38) 72.05±4.61 82.57±4.53 t 值 0.201 2.852 P 值 0.842 0.006
動靜脈內瘺狹窄主要因流通的靜脈血本身壓力較低,動脈血直接通過動靜脈內瘺,長此以往便會導致內瘺狹窄,引起嚴重的內瘺血栓,嚴重影響患者的透析質量和治療效果[7-8]。近年來,隨著現代醫療水平及腔內介入治療技術的不斷發展,血管腔內球囊擴張術逐漸在臨床上得到應用,具有安全性高、可反復操作等優點,在一些疾病的治療中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球囊擴張術雖然創傷較小、安全性較高,但仍是一種創傷性應激源,患者在圍手術期容易出現應激反應,不僅會增加手術的風險,還易導致術后出現感染等并發癥,不利于患者術后恢復,影響其生活質量,因而需強化護理干預[9]。研究顯示,將常規護理應用到血液透析動靜脈內瘺狹窄球囊擴張術后,雖然能根據疾病情況提供基礎性護理服務、干預,但這種護理模式主要依靠護理人員的主觀經驗進行管理、護理,缺乏全面性及系統性,存在較大的局限性,難以有效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因此還需尋找更為有效的護理模式[10]。
研究指出,在血液透析動靜脈內瘺狹窄患者實施球囊擴張術后,給予更為全面及綜合性的護理干預,可有效提升護理服務質量,為患者提供更為全面及系統的護理干預,改善其預后[11]。本研究中,干預后研究組的內瘺口內徑和內瘺血流量均大于參照組(P<0·05)。提示在血液透析動靜脈內瘺狹窄患者行球囊擴張術后,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可取得理想的護理效果,有效改善內瘺血流量。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綜合護理干預中,通過疾病觀察、內瘺護理及并發癥預防等護理措施,能夠根據術后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有效提升護理質量,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而通過健康教育、心理干預、飲食護理、康復鍛煉指導、出院指導等措施,能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自我效能及自我護理能力,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的開展,進而可確保手術治療的效果,有效改善內瘺血流量[12]。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5·26%,低于參照組的13·16%,但組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中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能與本次研究中樣本數量較少有關,仍能提示在血液透析動靜脈內瘺狹窄患者行球囊擴張術后給予綜合護理干預能取得理想的護理效果,減少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球囊擴張術后,給予患者內瘺護理及并發癥預防等護理措施,能減少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延長動靜脈內瘺的使用壽命,利于血液透析的開展。此外,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干預后研究組的SF-36 評分為(82·57±4·53)分,顯著高于參照組的(79·69±4·27)分(P<0·05)。提示在血液透析動靜脈內瘺狹窄患者行球囊擴張術后,給予綜合護理干預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究其原因主要是,術后通過內瘺護理、并發癥預防等能有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而通過健康教育、心理干預、飲食護理、康復鍛煉指導、出院指導等,除了能幫助患者提高對疾病相關知識的認知水平、改善心理狀態外,還能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促進術后早日康復,進而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在血液透析動靜脈內瘺狹窄患者行球囊擴張術后,給予綜合護理干預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可改善內瘺血流量,提高生活質量,有臨床應用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