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桃妹,張 芹,劉天琳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圖書館 北京 102249)
高校作為我國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高度集中的前沿陣地,在專利發明創造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然而,由于高校的非營利性和職稱專利的存在,導致不少高校只重視專利申請數量[1],一切以專利數量作為評判標準而忽視了專利質量,導致專利管理重申請、輕轉化,專利整體質量差、保護意識不足,高價值專利缺乏,嚴重影響了高校參與產業轉型升級的能力和成果轉化率[2]。2020 年,教育部聯合國家知識產權局和科技部發布了《關于提升高等學校專利質量促進轉化運用的若干意見》,要求高校著力提高專利運營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專利質量,創造高價值專利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3]。
近年來,全球能源需求不斷增長,石油作為最主要的能源來源之一,在全球能源市場上占據著重要地位[4]。但是,隨著能源轉型的逐漸推進,石油行業的發展面臨著許多變革和挑戰,而與石油行業緊密關聯的石油高校如何發揮好作用則顯得更為重要。提升石油高校的科技創新能力和發明創造質量既是國家政策導向也是行業發展所需。筆者通過對國內主要三所石油高校的專利進行梳理和比較分析,多維度地展示了石油高校專利現狀、存在的問題及提高石油高校專利質量的對應策略。
使用incoPat專利數據庫分別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以及西南石油大學三所石油高校申請人,申請日在2011.1.1―2021.12.31 共計11 年的專利數據進行高級檢索,對檢索結果經過人工清洗、合并和去重后得到三所高校近11 年的專利分析基礎數據,并對能反映專利質量的幾個指標進行對比分析。
三所石油高校專利匯總如表1(p16)所示。由表1 可見,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專利總量最多,西南石油大學次之,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最少。同時也能看到,三所石油高校的專利均以中國專利為主,國外專利極少。

表1 三所石油高校2011―2021 年專利檢索結果匯總
對三所石油高校的專利進行法律事件檢索,匯總結果見表2。由表2 可見,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專利所涉及的法律事件包括訴訟、轉讓、許可、復審決定、權利人變更、在售、質押、保全及一案雙申,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及西南石油大學則無在售、質押和保全專利。一般來說,法律事件越多,說明專利受到的關注越大,專利權人進行的專利相關活動也越活躍。

表2 三所石油高校2011―2021 年專利法律事件統計
三所石油高校中,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的總被引次數最多,西南石油大學次之,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最少。考慮到三所石油高校的專利總量差異性較大,進一步分析三所石油高校的平均被引量可以看出,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篇均被引次數最高,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稍低于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排在第二位,西南石油大學排在第三位,且與其他兩所高校有一定差距(圖1)。

圖1 三所石油高校2011―2021 專利被引情況
高被引專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專利具有較高的價值,值得關注,對三校單篇被引情況進行比較,如圖2 所示。由圖2 可知,三所石油高校均有超過半數的專利未被引用過,引用次數高于5 次的專利均不足10%。

圖2 三所石油高校2011―2021 專利被引次數區間情況
利用專利分析平臺對三所高校的專利強度進行統計,從不同專利強度區間分布(圖3)的占比來看,三所石油高校均有超過50%的專利強度處于0―10 區間內,其中,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最低,為58%,西南石油大學最高,為64%。除0―20 的強度區間外,在強度為20―100 的八個區間內,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強度區間占比均高于其他兩所高校對應的強度區間占比,特別是強度超過70 的高強度專利占比明顯高于另外兩所石油學校。

圖3 三所石油高校2011―2021 專利強度分布情況
對三所高校專利申請人不唯一的專利進行統計,并對“十二五”(2011―2015 年)和“十三五”(2016―2020 年)期間三校的合作專利申請數量進行對比,如圖4 所示。三校在合作專利數量上,“十三五”期間比“十二五”均有增長。其中西南石油大學增幅最大為168.61%,其次是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增長率為101.12%,增長幅度最小的是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為17.09%。

圖4 三所石油高校專利合作情況
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提供的歷屆中國專利獎數據,對2011 年第13 屆到2021 年第23 屆中國專利獎獲獎項目申請人中含有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和西南石油大學的專利數據進行了提取整理。除第13屆,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和西南石油大學均未有專利獲獎以外,其他屆次三校中至少有一所高校獲獎;其中第16 屆和第22 屆三所石油高校分別有6件和5 件專利獲獎,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在第22 屆專利獎評選中獲得一項專利金獎和一項專利銀獎。從第13 屆到第23 屆專利獎評選,三所石油高校一共有29 件專利獲獎,其中失效6 件,有效23 件,優秀獎27 件,金獎1 件,銀獎1 件??傮w上石油高校應加強對高價值專利的維護,加大對高價值優秀專利的培育力度,爭取更多的專利入圍專利獎。
2.1.1 專利以中國專利為主,缺乏多國布局意識
專利具有地域性特點,它的保護僅限于其申請地,對于沒有進行申請的國家和地區,發明人不享有專利保護。這就意味著,在未進行專利布局的國家和地區,人們可以無償使用該發明創造,同時,其他發明人可以在這些國家或地區進行專利申請。對于高質量專利來說,缺乏多國布局意識意味著該發明創造放棄了可能存在的廣闊市場和收益,并且由于將技術進行了公開,他人特別是競爭對手容易利用公開的技術情報在他國或地區進行專利申請以搶占市場。
石油高校中的高質量專利需要提高對專利布局的重視程度,發明人應該對技術應用市場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盡可能在多國同時提出專利申請,例如通過PCT等途徑進行多國申請,最大程度占領市場。
2.1.2 高強度專利及高被引專利占比低
專利被引和專利強度能夠直觀反映專利質量的好壞。三所石油高校的高被引專利和高強度專利均較少,這說明三所石油高校中的高質量專利很少。這一方面是因為很多專利屬于技術改進,不屬于基礎理論的重大創新,專利價值不高,另一方面也可能存在由于專利文本質量不高導致本該閃光的發明創新不突出的原因。
2.1.3 獲轉化應用的專利占比低
從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強調要提高高校專利轉化運用的要求中可以看到,將專利成功轉化應用是實現專利價值的終極目標,否則,只是單純地申請專利而不應用,除了增加專利管理難度、形成冗余外,對我國的科技進步無法形成有效的推動作用。三所石油高校的專利中僅有少量專利有轉讓、許可、質押等形式的轉化應用,絕大多數專利處于沉睡狀態,這對高校來說既浪費了發明人的時間精力去申請,也加大了專利經費支出和加重了管理部門的管理任務。
2.2.1 加大專利知識科普力度
要提升專利質量第一步在于提升專利意識。對于低年級學生,石油高校在注重學生專業知識教育的同時,也要加強專利等知識產權信息素養科普教育,由淺入深引導學生理解專利的特性和申請專利的技巧,為學生日后從事科研工作打下基礎。對于校內科研人員,考慮到其已經具備了相當的科研工作能力和專利申請經驗,則應由專業人員從專利檢索、專利布局、專利預警等角度對科研人員進行幫助,提高科研人員專利申請和布局意識,提升科研人員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專利進行保護的意識和能力,為進一步提高專利質量夯實基礎。
2.2.2 加強申請審核把關
提升專利質量的第二個關鍵點在于專利申請的審核和把關。對于技術創新,在申請專利前可進行預審,即由專業人員對發明點進行預檢索,分析專利性后將預檢索結果反饋給發明人,幫助發明人對發明點進行改進,提升專利申請效率和質量。同時,在確定發明點可以申請專利后,可委托專利代理人員對專利申請書等文件的編寫進行指導,提高專利文本的撰寫質量,以保證在可公開范圍內最大程度圈定保護范圍。
2.2.3 完善政策激勵
高校專利冗余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職務發明對權益分配的吸引力不足,以及專利申請的目的僅用于評定職稱,石油高校同樣存在這些問題。因此,要提高專利質量,一方面可以改進職稱評定過程中專利的評判標準,使得以職稱評定為目標申請低質量專利的方法失效,減少低質量專利的產生。另一方面,對于職務發明的權益分配可以制訂更為符合發明人預期的獎勵政策,例如對于發生轉化應用形成收益的專利,除合理分配收益外再額外進行獎勵,以此提高發明人申請專利的積極性。同時,對于職務發明,學校管理部門應定期監測,對長時間處于沉睡狀態的專利,可通過減少對發明人的專利費用支持進行約束,以此減少低質量專利的產生。
石油高校肩負著國家能源人才培養與創新研究的任務,要持續跟進學習國家相關文件,提高專利質量,增強產業轉化能力,踐行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