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蘇州金螳螂建筑裝飾股份有限公司 編輯/張羽

鳥瞰圖
在未來的教育模式上,法國哲學家德勒茲認為,同人類社會發展一樣,教育也將從早期百科全書式的授課模式向現代跨學科、融合的模式轉變。
未來教育類建筑將圍繞“受教育者”展開,學生在學習之余,還會進行更多休閑、交往等活動,這些對學生的個人成長和未來發展都至關重要。
西交利物浦大學太倉校區是一座以“未來大學的樣板”為藍圖的綜合性校園。HPP建筑事務所負責整個校區設計,金螳螂負責室內精裝修。該校區在2021 年世界建筑新聞大獎“未來教育”類別中斬獲銅獎,并榮獲LEED 金級綠色建筑認證,這是綠色建筑的最高標桿。
2022 年,西交利物浦大學太倉校區舉行了隆重的啟用儀式,并正式迎來首批學生入住,這座象征未來的校園正式投入使用。
大學的未來特質體現在它的開放性、融合性和創新性上。“學習超市”作為校區內的實驗性教育平臺,是未來校園的核心。
每個單獨學院都通過環狀學習超市與其他學院連接,但同時也擁有自己的首層獨立出入口。整體造型呈現擁抱的姿態,歡迎任何人來這里學習。
從未來大學的發展方向出發,充滿親和力且獨特的建筑群,結合校園景觀打造錯落有致的空間布局,展開對融合式教育等方面的探索。
圓環界定了內外空間關系:外部空間面向城市,內部空間則創造了一個桃花源般的校內世界。
被串聯起的七個建筑空間借由環形連橋構成循環,使圍合中的開放校園形成了更整體、無邊界的氣質。

人工智能學院
學校的性質不應被固有概念限制,因此要采用不同于傳統教育建筑的室內裝飾手法。金螳螂團隊與設計方充分溝通后深化了設計方案,在施工階段運用更多具有科技感的材料及創新工藝,完成各學院所對應的空間氛圍需求,讓室內空間充分激發教師和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力,既開放多元又充滿活力。裝飾材料采用耐用及易維護的材料,在打造空間效果的同時降低維護成本。
獨特的建筑造型與圓環自然圍合成每個學院的活動中庭。當學生在圓環通道中學習或漫步時,可以通過中庭空間清楚觀察、了解到其他學科的動向和魅力,感受更整體、全面的學習氛圍。
充滿未來感的空間中,運用U 型玻璃、穿孔鋁板、混領土肌理、金屬板等材料,營造出浩瀚神秘的空間維度,隱喻人類向往無限挑戰的求知精神。
大廳與庭院景觀相連,采光極佳,整體空間通透。內外延續的設計,表示讓任何想法都能在這里交融混合、相互促進。
空間充滿流動和包容感,簡潔的線條被用于鏈接整個空間,營造出無處不在的聯系,永恒穩定的秩序對應萬物互聯的氛圍。
溫暖的木質面材和不規則的座位設計,創造了一個自在且舒適的開放空間,自由靈活地促進人們交流和溝通,讓人與空間的律動感達到平衡。
柔和的自然光線、純凈的淺色空間、開放靈活的布局,讓閱讀、交流和探索自然發生,激發學習樂趣,點亮科研靈感。
室內整體空間設計簡潔,設計者極盡可能地減少裝飾,使建筑的結構更為清晰。透明玻璃墻,引入室內運動的間接自然光激活了內外部的學生,感受運動的激情。
隨著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化,一批新興技術和教學法被推廣,開始倒逼高校學習空間的革新。以該校區為例,金螳螂團隊與太倉市文化教育投資集團、HPP 建筑設計事務所、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西交利物浦大學、中建八局等,一起探討在未來校園空間通過重塑學習空間引領教學創新或學習行為變革的可能性。構筑符合新型教學模式和多元學習活動需求的學習空間,助力未來教育模式發展落地。

物聯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