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佳 趙偉奇
人口老齡化是現今世界人口發展的普遍趨勢。一般認為一個國家或地區60 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0%,或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到7%,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于老齡化社會。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人口結構近年發生重大變化,已逐步從成年型社會穩步邁入老齡化社會。我國適老行業相比其他國家起步較晚,近些年適老行業發展異常迅速,同時大量科技產品進軍適老界,高科技設備和智能產品積極優化了老年人的生活,極大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為老年人生活提供了便利。
但一些適老機構為提升可入住量,并未將老年人真正的生活需求作為出發點,公共文娛設施和活動空間較少,忽視了對老年人情感上的需求。老年人由于各種原因,如性格、經歷和年齡,可能會感到孤獨,缺乏娛樂和與同齡人交流的機會;同時,過度商業化和程式化的空間設計風格可能無法滿足老年人的真實需求。適老化空間的設計研究對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有顯著影響,設計時需要考慮老年人的各種需求和使用習慣,為老年人設計出更好的交流空間[1]。對適老化空間優化設計分析,應從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心理需求進行分析研究,制定能夠優化適老化空間的措施,為后續我國適老化空間優化提供有效解決方案;同時通過構建新型適老化空間,為緩解我國老齡問題提供有效建議。
適老化作為一種關注老年人生活需求的空間設計理念,旨在通過優化和改造現有的建筑環境,使其更加適應老年人的生活特點和需求。這一概念的提出,源于對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關注和對老齡化社會發展趨勢的認識。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的加速,如何為老年人提供一個安全、舒適、便利的生活環境,已經成為當今社會亟待解決的問題。
適老化空間設計的核心理念是將老年人的需求納入空間設計的范疇,通過對建筑、室內外環境、交通、設施等方面的綜合優化,使空間更加符合老年人的生活需求。適老化空間設計在實際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1,適老化空間可以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質。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可能會越來越多面臨諸如視力、聽力下降、行動不便、記憶力減退、疾病增多等問題。而適老化空間設計可以通過改善建筑和空間布局來滿足老年人的特殊需求,為他們提供一個舒適安全的居住環境,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第2,適老化設計可以使老年人最大限度保持自主獨立性。一些老年人可能會因自身身體條件較差而面臨行動不便和失去獨立能力的風險,而適老化空間設計可以幫助老年人減少在日常生活中的困擾,幫助他們保持獨立自主。
設計適老化空間時應重點注意以下幾個方面[2]:第1,安全性。應確保空間設計滿足老年人的安全需求,主要包括避免發生跌倒、滑倒等意外事故,以及提供便捷的急救設施和通道。第2,舒適性。應重點關注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提供適宜的溫度、濕度、光照等環境條件,以及設計寬敞、明亮、通風的空間布局。第3,便利性。應優化空間布局和設施配置,使老年人能夠輕松地完成日常生活活動,如行走、上下樓梯、使用衛生間等。第4,社交性。應創造有利于老年人交流互動的空間環境,如設置休閑座椅、活動場所等,以滿足老年人的社交需求。第5,可持續性。在空間設計中應充分考慮環保、節能等因素,降低資源消耗,實現可持續發展。
總之,設計適老化空間時應堅持以人為本的空間理念,為老年人設計安全、舒適、便利、便于社交的生活環境,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促進老齡化社會和諧發展。
居住問題儼然已成為老齡化社會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之一。現有適老化空間中的部分老年人居住空間較為單一,其僅將居住空間視為休息的場所,并未將其視為有情感的歸屬地[3]。同時,目前部分適老化空間人口密度過高,應使居住空間與社區活動空間逐漸增加聯系,豐富適老化空間的體系構成。而當前的綜合活動空間,多數以建筑群為基礎,是融合各種功能的聚集體,具有高密度性、統一性及功能復合性的特點,但是公共活動區域狹小,并且私密性、功能性略顯單薄(如圖1)。適老化空間設計現存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圖1 適老化空間平面構成(來源:作者自繪)
1)缺乏靈活性。部分適老化空間設計缺乏靈活性,難以滿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老年人的能力和偏好因個體而異,因此設計應該考慮到各種需求,設計可調整、可定制的布局。
2)安全性問題。老年人更容易受傷,因此注重安全性,包括設計防滑地板、易于抓握的扶手、無障礙通道等。此外,需要考慮到老年人可能出現的身體機能下降,如在合適位置設計斜坡。
3)缺乏舒適性和美觀性。適老化空間設計應注重提供舒適和美觀的環境,以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包括合適的家具和裝飾品,舒適的座椅和床鋪,保持適宜的室內溫度和照明。
4)忽視老年人社交需求。社交活動對于保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但適老化空間設計可能會忽視老年人的社交需求,未提供共享空間、社交休閑區域和便于交流的設施。
5)缺乏技術支持。隨著科技的發展,技術在老年人生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然而部分適老化空間設計并未充分利用技術,缺乏智能化設備和輔助工具,難以滿足老年人的日常需求。
綜上所述,適老化空間設計仍舊面臨一些問題,需要更加關注個性化、安全性、舒適性、社交性需求等。
根據抽樣調研數據,發現希望優化適老化空間的人群中65 歲以上老年人占39%,60 歲~64 歲老年人占29%,55 歲~59 歲老年人占21%,由此可知65 歲老年人對適老化空間優化的需求最強烈(如圖2)。
適老化空間的主要用戶是能夠自理、自由活動的老年人,和有身體健康問題的老年人。他們可能面臨較多日常生活活動的挑戰,如行動不便、視力衰退、聽力受損等,通常需要更多的關注和照顧。具體來說,適老化空間的主要用戶分為以下幾類[4]:
1)行動不便的老年人。這類老年人可能需要使用助行設備,如手杖、輪椅或行動輔助器具,適老化空間應該設計無障礙通道、寬敞的門道和易于操作的設施,以方便他們的移動[5]。
2)視力衰退的老年人。這類老年人可能需要增強光線,適老化空間應該設計明亮而均勻的照明系統,并設計大字體的標識和文字。
3)聽力受損的老年人。這類老年人可能需要配備聲音放大器、可調節音量的設備或輔助聽力裝置,設計適老化空間時應該注重避免噪聲干擾,為他們提供良好的聲音環境。
4)患有認知障礙的老年人。這類老年人可能面臨記憶力減退、定向困難等問題,適老化空間應設計清晰明確的標識和指示,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所處的環境和找到所需的設施。
5)獨居老年人。這類老年人通常需要特殊的關懷和安全保障,適老化空間設計應該通過智能安全監控系統、緊急求助裝置和定期巡檢等方式,為他們提供安全保證[6]。
適老化空間次要用戶為在此空間的工作人員如餐廳工作人員、保潔,以及老年人的親屬、朋友等,具體包含以下幾種類型:
1)養老服務提供者。適老化空間通常需要服務提供者,如護理員、醫護人員及其他相關職業人員。這些人在養老空間中扮演關鍵角色,負責照顧老年人和提供各種支持服務。
2)老年人的親屬和朋友。適老化空間是老年人與家屬和朋友團聚的地方,他們可能會定期或不定期來探望老年人,并陪伴他們參與一些活動。因此,適老化空間應該為家屬和親友提供舒適的休息區域等。
3)志愿者。志愿者在適老化空間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時常會在適老化空間組織老年人參與文藝活動、開展娛樂項目,或者為老年人提供社交陪伴等。因此,設計適老化空間時應注重留出適合的活動場地。
次要用戶在適老化空間中的參與和支持對于老年人的福祉與生活質量至關重要。適老化空間應該充分考慮這些用戶的需要,從而為老年人共同營造一個溫暖的養老空間。
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上升,如何為老年人提供更加舒適、便捷、安全的公共活動空間已成為當務之急。通過對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研究,能夠更好地把握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方式。適老化空間作為老年人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的綜合性空間,更應該深度劃分空間層次,理清空間流線。總的來說,適老化空間設計的多維思考對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適老化空間設計應充分考慮老年人的習慣、注重空間的適度性,還應關注老年人情感需求和功能需求。通過優化適老化空間設計,可以為老年人創造一個更加舒適、安全、溫馨的生活環境,從而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和他們與社會的融合。
智慧型適老化空間是指在設計和布局老年人活動區域時,利用先進的技術和智能化設備提供更加舒適、安全與便利的環境。具體特點有:第1,將智能家居系統應用于適老化空間,讓老年人可以通過語音助手或手機應用自動調節室內溫度、燈光、窗簾和遠程控制家電設備等,提高其生活質量。第2,在適老化空間安裝人體感應器、床墊傳感器等設備,以更好監測老年人的睡眠質量、心率、體溫等健康數據。同時,為老年人配備智能手環或手表,實時記錄其步數、心率和血壓等信息,幫助老年人進行管理健康。第3,增添智能設備,如智能電視、平板電腦和電子書閱讀器,以便老年人更好接收信息。第4,在適老化空間內設置緊急求助按鈕或智能手表等設備,讓老年人在遇到緊急情況時能夠快速尋求幫助。第5,安裝智能安全監控,室內外攝像頭和門禁系統,通過手機或電腦遠程監控老年人活動區域的安全情況,并記錄重要視頻片段。第6,為老年人提供智能康復輔助設備,如智能步態識別器、平衡感應器等,幫助他們進行康復訓練,提高身體機能。
情感需求是指個體對情感體驗和情感交流的需求,它是人類基本需求之一。在設計適老化空間時,需要格外注重老年人的情感需求,打造溫馨、舒適的環境。具體應做到:第1,老年人通常對溫暖、安靜的環境有較高的需求,因此可以通過選擇合適的材料、色彩和照明來滿足其需求。還可以通過增加綠植、藝術品等元素來提升適老化空間的美感和舒適度。第2,適老化空間設計應該關注老年人的社交互動需求。老年人通常渴望與他人進行交流和互動,以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因此,應在適老化空間中設置公共活動區域,如休閑區、閱讀室等,以促進老年人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此外,可以通過組織各種活動和娛樂項目來豐富老年人的生活。第3,每位老年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活習慣和喜好,可根據老年人的個性特點設計適老化空間。例如,對于喜歡音樂的老年人,為他們提供音樂欣賞區域;對于喜歡園藝的老年人,為他們設置花園區域等[7]。
我國適老化發展從傳統適老模式在逐步邁向多元化,而復合型適老化空間的出現更能夠滿足適老多元化發展需求,在多種適老方式發展的背后,是社會對老年人日常生活關注度的日益提高。適老化空間的出現和發展是具有必然性的,其具備更強大的兼容性、更強的延展性及對不同地區不同環境的適用性。本文總結出當前適老化空間存在的問題后,提出建設智慧化、復合化的適老化空間,對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在實際案例驗證與分析中,發現適老化空間設計需考慮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個人特征、家庭結構、社會支持和經濟狀況等。還要結合老年人行為習慣、交往方式、居住習慣、空間適度性從情感需求和功能需求,提供更加貼合老年人需求的居住環境。為老年人創造更加舒適、安全、溫馨的生活環境,從而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
本文雖然在探討適應老年人生活習慣的適老化空間設計策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之處。具體如下:第1,未來的研究應更加注重老年人的實際需求和使用體驗。在設計過程中,應充分調查和了解老年人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身體狀況等方面的信息,以確保設計方案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第2,未來的研究應加強對新技術在適老化空間設計中的應用。第3,未來的研究應關注適老化公共活動空間的可持續發展。在設計過程中,應充分考慮資源的合理利用和環境保護,采用綠色建筑材料和技術,降低能耗和排放;同時,應關注適老化空間的社會和經濟價值,合理的規劃和管理,使其成為促進社區交流、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重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