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杰
城市商辦綜合體是指由商業和辦公這2 種以及2 種以上的功能組成,具有一定面積規模的城市綜合體類型。通常作為城市、社區重要的公共配套服務設施和公共活動場所,是城市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重要載體。城市商辦綜合體通常具有體量大、功能多樣、技術復雜的特征。與其他功能單一的商業建筑不同,商辦綜合體建筑承載了更多的功能、安全及品質的要求。在此類項目設計過程中,需結合項目的實際需求,從設計初期便開展多專業全面系統的工程設計,以綜合性的設計工作引導推進工程項目實施,確保設計愿景的實現,保障城市空間品質的有效提升。
陸家嘴御橋04B-03 地塊項目位于浦東新區北蔡御橋社區的Z00-0902 單元,其用地性質為商務辦公及商業服務用地。
本地塊是整個片區的公共中心,設置商業酒店、商務辦公以及室內外的公共空間。該工程項目的用地面積3.7 萬m2,總 建 筑 面 積23.2 萬m2,地上建筑10.1 萬m2,地下建筑為9.7 萬m2,其余為設備房、公共設施、廣場建筑等。項目的主體建筑部分、公共空間、周邊綠化等施工內容均屬于本工程項目的施工范圍之內。工程效果圖如圖1 所示。

圖1 沿街立面效果圖(來源:項目組自繪)
1.2.1 總體設計理念
該工程項目的設計延續區域規劃中的“綠河”理念,是通過步行路徑的串聯,將該商辦綜合體的各個關鍵空間進行串聯,同時設置多樣化的空間保障不同的需求。
1.2.2 規劃構成
以廣場為中心,塔樓有序設置在地塊的外圍。共計3 棟塔樓位于地塊區域不同方向,西側的塔樓為酒店,面向公共綠地。其他2 棟塔樓均為高層辦公,裙房為圍合式布局的商場。綠化景觀分散沿項目的公共動線布置,構建一步一景的建筑景觀環境。
城市商辦綜合體建筑通常具有較大的建筑體量。大體量的工程項目不僅功能技術更加復雜和多樣,對綜合性的要求更高,同時也會延長設計和實施周期[1]。
例如對于高層辦公建筑,在設計初期就需要考慮結構、機電等相關需求,若空間跨度要求較大,凈高要求較高,則需要在柱網布置、結構形式、空調選型以及造價影響等方面進行綜合性評估;大體量的商業部分,需要在設計初期進行商業策劃、動線規劃;地下空間之間以及地下空間與地上空間的互通設計;配套服務設施共享;公共空間有序聯系各功能空間等均屬于設計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難點問題,整體園區體量如圖2 所示。

圖2 園區鳥瞰圖(來源:項目組自繪)
工程項目的功能定位對于設計初期工作的開展具有影響作用,設計過程就是實現工程使用功能的過程。針對不同功能的工程項目,其設計過程也會有一定的差異,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參考不同的規范標準,并根據不同的結構機電形式,進行不同的空間布局和空間預留。本項目綜合了辦公需求、商旅需求以及零售餐飲、體育運動等公眾需求,不同的建筑功能在綜合體設計中的融合,不僅需要考慮不同功能的設計體系,還需要綜合考慮彼此之間的兼容和互通。
本工程項目與一般單一功能項目相比,具有更為多樣化的綜合性需求,主要包括:不同功能的彼此獨立而相互聯通;不同功能配套設施的集約共享;豐富多樣的公共空間使用的舒適度保障;使用和消防疏散的安全性等一系列需求,需要通過多專業綜合設計的模式提出相關的策略和方案[2]。例如,室外公共空間與各功能單體的聯系(圖3);商業室內中庭與室外下沉廣場的聯系;商業公共空間與辦公酒店大堂、核心筒垂直樞紐的聯系;酒店、辦公、商業的既有差異及可以共用的機電系統設置;復雜空間體系可識別性營造;辦公、商業停車庫的集約設置;后場貨運的集中共享等。

圖3 公共庭院空間(來源:項目組自繪)
多專業綜合設計策略是指從方案設計的階段開始,在建筑專業主導下,結構、機電、景觀、消防、人防、綠建等多專業從設計初期階段便開始介入,共同確定建筑方案的設計模式。鑒于城市商辦綜合體項目的復雜性,設計初期多專業綜合設計十分必要,可以保障方案設計順利推進,保障設計方案的系統性及落地性。
建筑專業根據規劃要求和建設需求進行體量的分析和拆分。利用城市景觀條件,綜合考慮不同功能的朝向要求以及日照通風等綠建要求,設置合理的建筑朝向和建筑布局(圖4),并且還需要綜合考慮城市空間的聯通需求,包括城市公共空間連接、地鐵站點連接、不同地塊地下連接等。

圖4 綜合規劃、景觀、綠建等要求的建筑布局(來源:項目組自繪)
城市綜合體項目的系統主機房通常集中布局與地下一層及以下樓層,因為消防的要求以及為了節約層高和空間,常常布局于地下一層。同時地下一層也是地下商業空間、公共空間布局重要的樓層,因此機房需要合理布局且集約設置,以提高商業空間的利用率,這需要機電專業與建筑、結構專業協同設計。機房區域常常需要結合商業的后場貨運流線進行設置,貨運流線通常也兼做機房區域的交通走廊,應與商業公共空間、垂直交通綜合考慮其布局。
機房的布局還應考慮靠近負荷中心,獨立分區且面積應盡量合并。鍋爐房、柴油發電機房應避開人員密集場所等等。機電專業需要在方案設計階段便與業主討論,并明確機電系統配置和計量方案,同時提供集約化布局建議,明確機房面積、層高、位置要求以及設備安裝要求[3]。機房的布局不但會影響地下商業布局,還會影響地上建筑的布局,在方案設計階段是比較關鍵的環節。
地上層高凈高、地下室的埋深直接關系到項目的成本和空間效果,在方案初期既成為重要的專項研究內容。此項工作涉及到機電系統尤其是空調類型;結構類型、柱網跨度及梁高;消防要求;凈高要求等等。由于設計初期各專業還未達到深度,此階段有經驗的設計師參與是十分必要的。工程積累形成的規律性的經驗,可以直接指導設計初期的層高確定,后遺癥也會減少很多。
大型城市綜合體項目的消防設計是非常復雜的體系,通過對眾多項目的實踐總結,消防設計往往會對方案的形成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因此,近年來在上海地區的綜合體方案審批中,均要求提供消防圖紙,并由專家進行審核審定[4]。
由于城市規劃中越來越重視公共空間的設置,在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中往往要求設置公共通道和公共廣場,在綠化和公共空間不允許重疊的情況下,消防車道與消防登高場地需要與基地內車行道、入口廣場緊密結合。在設計初期便應進行細化規劃,確保總圖布局以及消防設施的可實施性。例如本項目為超長體量的商業裙房形態,在設計初期便要充分考慮消防車道的穿越,做好寬度、高度的預留。
在平面布局中,由于消防樓梯需要占據商業的容積率面積,如何有效地利用商業面積是商業建筑設計中的重要環節。需要建筑專業與機電專業充分配合,空調機房、排煙機房、設備管井應盡量結合樓梯設置,并盡量位于防火分區交界處集約共享[5]。同時需要與商業公共通道之間預留一定的空間以保證商業界面的連續。這是一項精細且持續的工作,多數情況下會延續到最終施工實施以及招商階段。
與其他建筑工程形式相比,大型商辦綜合體建筑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考慮一系列復雜影響。從整體功能定位上來看,其是多種功能的融合,需要考慮到多種空間的互聯互通,解決不同使用者、管理者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的產生的一系列問題。在設計初期需要多專業介入協同設計,確保設計的完整性、全面性和落地性。實際上除本文所述內容之外,在進行大型商辦綜合體建筑設計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更加復雜,全面的全專業協同解決技術關鍵問題是保障項目有序推進的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