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向東
(吉林楊靖宇干部學院 吉林 通化 134001)
高擎偉大精神,以一往無前的熾熱情懷接續激發出社會變革的強大偉力,這是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征程中得以不斷推動中國社會取得翻天巨變的密鑰之一。習近平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明確強調,要“大力弘揚東北抗聯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引導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激發干事創業熱情”[1]。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先進政黨,歷來高度強調物質與精神的相互辯證法,實踐基礎可以凝結成寶貴的精神財富,精神要旨又蘊藏著推動實踐發展的悠遠力量。在黨的百年歷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以一往無前的革命理想做導引,不斷推動社會實踐的漸進變革,從革命到建設,從改革開放到邁入新時代,每一時期都展現了緊密立足時代特征而濃縮形成的強大精神力量。東北抗聯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東北全面振興的偉大進程中,東北抗聯精神具有鮮明的時代價值與現實意義。置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征程,需要大力弘揚東北抗聯精神,為東北全面振興持續賦能助力。
穿越縱向時空,從革命戰爭到和平年代,中國共產黨在抗戰時期凝結而成的偉大抗戰精神,是具體而豐富的,東北抗聯精神正是抗戰精神的具體呈現。東北抗聯精神是黨在抗戰時期經過異常艱苦的抗日斗爭磨礪而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具有特定的內涵指向。
忠誠于黨的堅定信念是崇高理想追求的鮮明標識。楊靖宇、趙尚志、趙一曼等無一不是忠誠于黨的典范,在浴血奮戰中、在復雜環境中,他們始終堅貞不屈、矢志不移,始終抱持共產黨人的堅毅品格與篤定意志。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無產階級政黨放眼人類的解放事業,以實現共產主義作為崇高理想,作為動態的持續向上的過程,共產主義始終為無產階級政黨的自身進步與發展指明了遠航的方向。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根本行動指南,因而從誕生之日起,實現共產主義就是黨的鮮明主張。對于黨員而言,檢驗其是否具有崇高理想信念追求,首先就是看黨員是否真正忠誠于黨。東北抗聯的十四年艱苦卓絕斗爭歷程已經以確切的歷史軌跡證明了廣大抗聯將士具有無比堅貞的忠誠信念,即使在最為艱苦的抗戰時期,他們都始終保持堅貞不屈的高貴品格,踐行入黨誓言初心如磐石。廣大抗聯將士以持恒守一的執著與歷經艱險的勇毅,真切詮釋對黨的忠貞赤誠,可以說忠誠于黨的堅定信念是東北抗聯精神的首要內涵。
勇赴國難的民族大義是濃郁愛國情懷的充分展現。東北抗聯的廣大將士勇赴抗戰前線,直面日偽軍的殘酷軍事壓迫,始終彰顯頑強抗爭的精神風貌,靠的是對祖國的一片赤誠之心,以拳拳愛國情懷扎根在對敵斗爭的艱苦歲月?!皭蹏髁x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2],沒有愛國情懷的支撐,就沒有持之以恒的抗日斗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當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時,全民族抗戰就成為各階級、各階層的共同任務。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革命的核心政治力量,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抗擊日本侵略者,從組建東北抗聯隊伍開始就充分展現了挽救民族危亡的民族大義,站在了為國立命的道義制高點。堅持抗戰到底的東北抗聯全體將士以勇毅頑強的斗爭展現了以民族大義為重、以國家利益至上的高尚愛國情懷。
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是勇毅斗爭精神的集中濃縮。面對數倍于己的日偽軍,東北抗聯將士毫無畏懼、勇毅剛強、堅持戰斗,楊靖宇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孤懸敵后數年,始終堅持抗戰,實際上在當時那種艱苦環境下,東北抗聯所展現的精神風貌正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秉性和中國人民果敢剛毅的斗爭品格。這種勇毅無畏的斗爭精神自中華文化數千年悠長積淀中傳承而來,也在當下具有尤為鮮明的現實價值與指導意義。中國共產黨百年黨史所呈現的正是斗爭不息的精神傳承,烽火年代下革命與戰爭激蕩著無數優秀共產黨員以大無畏的革命斗爭精神勇敢面對侵略者,和平發展中我們依然需要大力弘揚斗爭精神,不斷推進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與進步。
黨的思想理論建設是黨的建設的基礎性工作,關系到黨的自身的不斷發展與進步。黨在百年歷程中所凝結而成的偉大精神譜系是思想理論建設的重要成果,對于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邁向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起到強勁的引領與導引作用。東北抗聯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于革命戰爭時期,歷經前后相繼的不同發展階段,依然具有鮮明的啟示與價值,尤其是當下對推動東北實現全面振興勢必起到無可替代的精神引領作用。從黨中央提出東北振興戰略至今,東北地區經濟社會變遷發展經歷過起伏,也越過了不少激流險灘,當下正值爬坡過坎的艱難時刻,尤為需要寶貴精神的明晰指引,而東北抗聯精神恰好提供了這樣一種潛在且尤為突出的促動價值。
當前,東北全面振興已經到了關鍵時期,在拓荒道路上需要以大無畏精神勇于破除萬難,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船到中流浪更急,事業發展越是進入攻堅克難時期,越需要以開拓進取的斗爭精神指引經濟社會不斷取得新的偉大成就。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比較突出,近些年東北地區相較全國其他區域的經濟增長形勢明顯呈現動能不足的態勢,如何科學分析研判東北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合理化路徑是當前推動東北全面振興需要著力回答的重要課題。在東北振興進程中,離不開在漫長歷史長河中逐漸形成積累的一系列寶貴精神的指引。東北抗聯精神是黨在領導東北人民堅持抗戰歷史進程中形成的堅定信念,在當下依然具有鮮明的現實引領價值與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高度強調賡續紅色血脈、傳承東北抗聯精神的重要性。在接續推進東北全面振興進程中,不能缺失偉大東北抗聯精神的科學指引與關鍵促動,尤其是正處于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
弘揚東北抗聯精神,需要精準評判其與東北全面振興的辯證關系,兩者的緊密關聯造就了東北抗聯精神的歷久彌新,也深刻影響著東北地區破舊立新的發展大勢。新時代持續弘揚東北抗聯精神,既需要深刻理解豐富內涵及其前后承續的時空條件,也要扎實立足國內國際雙向互動的時代背景,更要緊密結合東北振興的實際情形,融通融合寶貴精神財富與當下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邏輯,形成契合東北振興發展目標的現實策略與價值選擇。
第一,弘揚東北抗聯精神,就要鍛造綜合素能過硬的干部隊伍。東北全面振興離不開一大批忠誠、干凈、擔當的好干部,黨的政治路線需要依靠一大批好干部去貫徹落實。東北在推進全面振興進程中,必須依靠廣大干部扎實推動,堅守黨的領導的根本原則,加強高質量黨建工作,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著力培養扎根東北振興的各領域人才,以政治標準作為統領要素,淬煉過硬的執政本領,特別是培養造就立足東北發展實際的具有本土情懷的青年才俊,多方協同創設青年人才回鄉創業的便捷制度渠道和平臺。應發揮各級黨組織的專門平臺機制作用,激發黨建引領功效,各級組織部門應承擔好選人、育人、用人的職能角色。東北的全面振興越是到關鍵時期,越需要政治過硬、德才兼備的優秀施政骨干,正確政治路線的貫徹落實需要組織路線保障。對于東北振興而言,好干部必須兼及對黨忠誠、干凈廉潔、敢于擔當這三項重要標準。堅守對黨忠誠政治標準,就要以實際行動扎實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全面、準確、高效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業績譜寫貫徹黨的基本方略的東北篇、吉林篇。做到干凈廉潔,是新時代推動黨的事業向前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實現東北全面振興的內在要求,只有廉潔從政,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才能在推動實際工作中直面風險挑戰、破解諸多難題。勇于擔當作為,是新時代衡量干部合格與否的關鍵標準。實干興邦,東北的全面振興也有賴于各級領導干部勇擔重責、踏實苦干。總之,踐行東北抗聯精神,推動東北全面振興,首先要系統謀劃干部隊伍綜合素能的不斷提升,以優質干部體系厚植東北發展的堅實基礎。
第二,弘揚東北抗聯精神,就要服務于中國式現代化的整體進程。黨中央從促動區域均衡協調發展的戰略視角出發,明確提出要繼續“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3],這是新時代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東北全面振興關系到中國式現代化全局的向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必由之路,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需要辯證兼顧整體與局部的關系。東北全面振興正是在全局視野下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必要路徑,中國式現代化總體目標的實現有賴于各個組成部分的協同配合與有效聯動。新中國成立后的數十年間,東北作為全國的重工業基地為新中國建設奠定了重要的發展基礎。新時代東北的全面振興既承接歷史的厚重根基,也因應時代的變化形勢,必須與國家發展宏觀大局緊密呼應,也就是要確保東北的振興放眼于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遠戰略目標。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轉變的時代背景從本質上影響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宏觀戰略決策的制定實施,實現東北全面振興是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要路徑,為東北振興奠定了全方位發展的基礎條件,不斷縮小東北地區與其他區域的發展差距,為構建與完善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戰略支撐。
第三,弘揚東北抗聯精神,就要直面振興發展遇到的難題挑戰。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需要堅持問題導向,直面在發展進程中遇到的一系列現實難題。實踐基礎上的精神凝聚往往展現出超乎尋常的現實力量,寶貴的精神財富以其強大的凝聚力共同澆筑融合社會各階層團結協作的濃厚氛圍,創造新的偉大業績。物質與精神存在著辯證法的統一性,在物質生產基礎上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對于促進經濟社會的深刻變革具有無可替代的強大指引與促動功效。因而,需要持之以恒地加強黨的思想建設,扎實強化思想理論武裝,不斷增強黨的各級干部思想先進性,凝聚最大化共識,準確深究現實問題的內生原因,找尋正確解決之道,從而形成科學合理的應對策略,推動東北地區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社會治理多元協同、群眾利益切實保障,為東北各省深度化解發展難題提供行之有效的解決方策,不斷推動東北實現全面振興。
總之,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實現全面振興發展,需要大力弘揚東北抗聯精神,以歷史與現實、思想與實踐、整體與局部的辯證關聯深刻賦予東北抗聯精神在當代語境下的豐富內涵與啟示,著重通過培育優秀干部隊伍、服務國家發展大局、直切現實難題挑戰等戰略方向與舉措,謀篇布局、劃定方略、協調共進,不斷釋放寶貴精神財富的引領價值與功效,為東北全面振興持之以恒賦能助力。